資源簡介 第四章 三角形1 認識三角形第1課時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目標※1.理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其驗證方法,能夠運用其解決一些簡單問題。(重點)2.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關性質并能夠運用其解決問題。一、新課導入[情境導入](三兄弟之爭)在一個直角三角形村莊里,住著三個內角,平時他們非常團結,有一天,老三不高興了,對老大說“憑什么你的度數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樣大!”老大說:“這是不可能的,否則我們這個家就要被拆散,圍不起來了!”“為什么呢?”老二、老三納悶起來……同學們,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二、新知探究(一)三角形的概念[提出問題]1.你能從下圖中找出幾個不同的三角形嗎?2.與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3.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4.三角形包含哪些元素呢?這些元素如何表示呢?5.我們在前面學習了角、平行等,為了書寫方便,使用了角、平行的符號。那么三角形可以用什么樣的符號表示呢?[歸納總結]三角形的三要素:邊:(如圖)三邊AB,BC,AC,也可以用a,b,c來表示。頂點:(如圖)三個頂點,頂點A,頂點B,頂點C。內角:(如圖)三個內角,∠A,∠B,∠C。三角形的表示法:用符號“△”表示,如圖的三角形記作:△ABC(或△BCA或△CBA等)。(二)三角形的內角和[提出問題]每個學生畫出一個三角形,并將它的內角剪下,分小組做拼角實驗,能否拼出一個或幾個角的和為180°?為什么是180°?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有幾種拼合方法?開展小組競賽(看哪個小組發現多,說理清楚),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拼圖,并說出理由。[歸納總結]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已知△ABC,試說明:∠A+∠B+∠C=180°。解:如圖,延長BC到點D,過C作CE∥AB,所以∠A=∠ACE,∠B=∠DCE。因為∠ACB+∠ACE+∠DCE=180°,所以∠A+∠B+∠ACB=180°。 [典型例題]例1 如圖,D是△ABC中BC邊延長線上一點,F為AB上一點,連接FD交AC于點E,∠DFB=90°,∠A=46°,∠D=50°。求∠ACB的度數.解:在△DFB中,因為∠DFB=90°,∠D=50°,所以∠B=180°-90°-50°=40°。在△ABC中,因為∠A=46°,∠B=40°,所以∠ACB=180°-∠A-∠B=94°。方法總結:求三角形的內角,必然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有關,解決問題時要根據圖形特點,在不同的三角形中,靈活運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針對練習]1.在△ABC中,∠A-∠B=36°,∠C=2∠B,則∠A=72°,∠B=36°,∠C=72°。(三)三角形分類及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的關系[提出問題]一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被遮住,只露出了一個銳角,你能判斷出被遮住的兩個角是什么角嗎?小組內相互交流,每人的結果一樣嗎?根據同學們討論的結果可以知道,遮住的兩個角有三種情況:①兩個銳角;②一個直角一個銳角;③一個鈍角一個銳角。銳角三角形, 三個內角都是銳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內角是直角 鈍角三角形, 有一個內角是鈍角[歸納總結]我們可以按三角形內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為三類:通常,我們用“Rt△ABC”表示“直角三角形ABC”,把直角所對的邊稱為斜邊,夾直角的兩條邊稱為直角邊。(如圖)思考: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有什么關系?你能證明嗎?[歸納總結]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典型例題]例2 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之比為1∶2∶3,這個三角形一定是( A )A.直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 D.無法判定[針對練習]如圖,將一個長方形紙片剪去部分,則圖中∠1+∠2的度數是( C )A.30° B.60° C.90° D.120°三、課堂小結1.三角形的概念。2.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3.三角形形按角的分類。4.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四、課堂訓練1.三角形三個內角中,銳角最多可以是( D )A.0個 B.1個 C.2個 D.3個2.如圖,圖中共有 5 個三角形,其中以AB為一邊的三角形有 △ABD,△ABC,△ABE ,以∠C為一個內角的三角形有 △CBE,△CBA 。3.判斷:(1)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可以都小于60°;(×)(2)一個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個內角是鈍角或直角。(√)4.觀察三角形,并把它們的標號填入相應的括號內:銳角三角形( (3)、(5) )直角三角形( (1)、(4)、(6) )鈍角三角形( (2)、(7) )5.如圖,在△ABC中,D是BC延長線上一點,∠B=40°,∠ACD=120°,則∠A等于__80°__。6.如圖,CE⊥AF,垂足為E,CE與BF相交于點D,∠F=40°,∠C=30°,求∠EDF,∠DBC的度數。解:因為CE⊥AF,所以∠DEF=90°,所以∠EDF=90°-∠F=90°-40°=50°。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得∠C+∠DBC+∠CDB=∠F+∠DEF+∠EDF。又因為∠CDB=∠EDF,所以30°+∠DBC=40°+90°,所以∠DBC=100°。※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一段對話設置疑問,巧設懸念,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索未知領域、尋找客觀真理,成為發現者,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這一探索過程,發展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有條理地表達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拼圖過程,為今后的幾何證明打下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