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考試試卷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共兩個大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比較與選擇(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下與三次偉大飛躍的時間節點從左到右依次對應正確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B.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入新時代C.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D.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2.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完成歷時53天的太空之旅,從38萬公里的“天外”帶回世界首分月背樣品,再次為中國航天創造新的世界紀錄。這說明我國 ( )A.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B.在科技領域全面領先世界C.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D.全面建成了創新型國家3.9月21日,作為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重點活動之一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對接會在合肥召開。會上發布了《安徽省專利轉化運用分析報告》,全面梳理2021年至2023年安徽專利轉化運用成果。下列對知識產權認識正確的有( )①未成年人不享有知識產權 ②我們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③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④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 為破解社區停車難問題,某社區10多位居民代表齊聚“小院議事廳”,圍繞社區停車棚建設、規劃停車位等問題,你一言我一語,民主討論的氣氛熱烈。這( )①是提高社區治理服務水平的根本途徑 ②能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③充分彰顯了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④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體現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 “云端”會議、遠程辦公、智能施工、直播賣貨、機器人配送……數字時代涌現出眾多以高效、便捷、共享為特點的新業態、新模式,這看似“偷懶之舉”,實則是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這些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反映了( )①知識的創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②創新讓生活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③時代呼喚創新,社會需要創新 ④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基礎教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學生資助覆蓋全學段,累計達到14億人次;營養改善計劃惠及4.2億人次……一組組數據顯示,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更加充實。重視教育,是因為( )①目前,發展教育是政府的中心工作②教育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③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 2024年12月4日,中國的春節終于申遺成功。春節,不僅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逐漸成為了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節的申遺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歷史性的肯定,也為全世界更好的了解和體驗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窗口。這( )①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②激發了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表明優越的中華文化引領世界文化發展潮流④提高了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革命文化創新性發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2023年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60周年。60年來,雷鋒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弘揚。這是因為雷鋒精神( )①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②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③詮釋了愛國敬業的價值準則 ④是激勵我們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9. 河南的農產品加工業已經成為了萬億級產業,市場上二分之一的火腿腸、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饅頭、五分之三的湯圓、十分之七的水餃都是河南生產的。河南每年向全國輸出原糧和加工制成品600億斤以上。河南發揮了中原糧倉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這說明( ) A.河南是農業強省,農業生產力水平全國領先B.河南積極承擔責任,讓國人飯碗里裝上更多優質“河南糧”C.河南堅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共同富裕已經實現D.河南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高質量發展碩果累累10. 漫畫《問責》表明( )①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②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③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現階段全黨工作重中之重④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方略,消除社會主要矛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1. 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這說明了 ( )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③中國革命文化,需要繼承發楊④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2.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共有442名,他們來自全國55個少數民族,占代表總數的14.85%。這些代表多數來自民族地區,有的還直接從事民族工作,與少數民族群眾聯系緊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上不僅有自身優勢,更有一份沉甸甸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這說明 ( )①我國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②我國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③我國各民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④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 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作為其中一員,2024年,15歲的小秦暢想了一下他今后人生奮斗的軌跡。其中可能實現的是( )A. 十八歲當脫貧攻堅志愿者,為解決貧困地區溫飽問題貢獻力量B. 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后主動援藏,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C. 三十歲成為行業先進個人,助力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D. 四十二歲成為中堅力量,見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全面建成14. 2024年8月12日,巴黎奧運會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創造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在“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的鼓舞下,一代代中國體育健兒奮勇爭先,從“零的突破”到逐夢體育強國,不斷為祖國書寫著驕傲與榮耀。中華體育精神 ( )①是以自強不息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表現②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③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精神支柱④匯聚了中國力量,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 “平語”近人,妙典生花,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時經常巧用經典名言表達思想。以下是小林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其中對相應經典名言的理解與運用不恰當的是( )經典名言 理解與運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②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正確認識文化差異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③堅持以公民為中心,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④機遇是上天給予的,只能坐等觀望,被動求變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6.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6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表聲明稱,過去24小時以軍在加沙地帶開展的軍事行動共導致32人死亡、95人受傷。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導致4461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05834人受傷。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局部戰爭和沖突從未間斷,威脅和平的種種因素依然存在②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發生根本逆轉,戰爭與沖突是當今時代主題③世界雖整體維持和平態勢,但戰爭陰影從未遠離④整個世界復雜多變,國家之間只有競爭沒有合作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7. 中國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綠色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地球生命共 同體。下列做法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 沙特和伊朗兩國北京會談,中國居中斡旋,并達成三方聯合聲明B. 法總統馬克龍訪華,與國家主席一起欣賞《高山流水》,共話中法友誼C. 中國第一時間向遭受地震的土耳其和敘利亞提供緊急援助D. 中國荒漠化防治技術助力非洲建設“綠色長城”,阻止撒哈拉沙漠向南擴展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36分)18、(8分)2023年3月3日至6月3日,2023年度大展“大河文明展”在鄭州博物館(文翰街館)展出。出自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的珍貴文物薈萃一堂,穿越歷史時空散發出奪目的光彩,吸引了許多人的駐足觀看。但是有些人卻認為: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實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請你對該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9. (8分)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1)材料一體現我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施了哪些戰略?(4分)材料二新聞一 新聞二 新聞三2024年7月,首屆“國科英才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比賽城市邀請賽在溫州開幕。此次活動齊聚英才拼創意,讓科學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2024年9月,為提升青少年知識產權創新意識,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天津市知識產權創新教育科普日活動”成功舉辦。 2024年9月,第39屆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這是一項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2)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應該如何做。(4分)(8分)(8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時,同學們展示了下列信息:(1)在上表①②處填上合適的內容。(2分)(2)請你闡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6分)21. (12分)1960年,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為改變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 500千米舉世聞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紅旗渠。紅旗渠不僅給后人留下了澆灌幾十萬畝田園的水利工程,更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紅旗渠精神。你校準備開展“繼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系列活動,作為校學生會干部,你負責此次系列活動中的宣講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為進行宣講活動,宣傳海報設計小組設計了一張海報,版面現已設計好,但其中有一個叫“紅旗渠精神的內涵”的欄目,其具體內容還沒寫,請你幫忙補上。(1分)(2)為保證宣講活動效果,請你設計一種“在實踐中繼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的活動形式,并列出活動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3分)(3)在宣講紅旗渠精神的過程中,小豫同學提出:紅旗渠精神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對當代中國又會有怎樣的精神價值呢?請你為他解惑。(4分)(4)青年一代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有什么重要意義?(4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選擇題-5 ACADD 6-10 CACBA 11--15 ABDBD 16--17 BD二、非選擇題18、【參考答案】 該觀點是錯誤的。文化遺產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需要加以保護。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彌足珍貴。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促進世界文明交流,推動世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實現文化創新。因此,我們要積極保護文化遺產,促進文化交流互鑒,推動文化創新發展,讓文化遺產在現代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彩。(8分)評分說明:答出任意一條即可給2分,本題最高給8分。評分說明:觀點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表述流暢,給7~8分;觀點正確、層次比較分明、邏輯比較嚴密、表述比較流暢,給3~6分;觀點模糊、層次不分明、邏輯不嚴密、表述不流暢,給1~2分;觀點錯誤或只判斷不做分析,給0分。19、(1)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2)思想上: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行動上: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積極參與科學社會實踐等等。20、(1)①文明 ② 和諧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②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等等。(6分)21、(1)【參考答案】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1分)(2)活動形式:“繼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的研學旅行。(1分)準備工作:確定活動時間和活動路線;準備相關物品;準備有質量的研學問題;等等。(2分)(3)①紅旗渠精神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是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與中華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的;②紅旗渠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③紅旗渠精神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等等。(4分)(4)①有利于激發青年一代的斗志,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②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有利于增強青年一代的愛國情感,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④有利于激勵青年一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斗;⑤有利于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道法期末參考答案(2).docx 九年級上學期道德與法治(3).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