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第4課 孫權勸學【教學目標要求】1.熟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內容。2.分析人物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勸說技巧。3.研讀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教學重點難點】1.朗讀課文,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的內容。2.領會文章主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勸說技巧。3.學會從不同角度探究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的方法。【教學過程方法】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第一課時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1.我的資料 (1)歷史背景 三國時期,孫權大將周瑜和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軍隊,不久后周瑜病死。魯肅代替周瑜成為孫權的謀佐,然而劉備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力的局面。為了加強國力,孫權勸呂蒙多學習。“孫權勸學”的故事就發生了。 (2)文學常識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國的創建者。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書名“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2.我的檢測 (1)給下列字注音。 卿(qīng) 邪(yé) 孰(shú) 遂(suì)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 ②但當涉獵(古義:只,只是;今義:但是。) ③見往事耳(古義:了解;今義:看見。//古義:罷了;今義:耳朵。) ④既更刮目相待(古義:另,另外;今義:更加。) (3)試譯下列句子。 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②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1.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體味本文對話的精彩之處。 2.理解課文 (1)學生讀記重要注釋,本人用多媒體顯示以下文言現象: ①通假字:邪 ②古今異義(見“我的檢測(2)”) ③一詞多義:見,當,大 (2)掌握以下語氣詞的用法和稱謂詞的含義。 語氣詞:邪(反問語氣),耳(限止語氣),乎(感嘆語氣) 稱謂詞:孤(自稱),卿、阿蒙、大兄(他稱) (3)學生翻譯課文,之后本人用多媒體顯示“參考譯文”。 (4)輕聲朗讀,思考本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然后填寫示意圖。 孫權勸學—— 呂蒙(治)學—— 魯肅(嘆)學 【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基礎題 第二課時 【知識回顧,溫故知新】 1.掌握下列加點的詞語。 但當涉獵(只) 見往事(了解) 蒙乃始就學(于是) 刮目相待: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他。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1)蒙辭以軍中多務:呂蒙用軍中事務多推脫。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學管嗎?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長兄認清這件事太晚了啊。 【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一、研討與啟迪 1.本文是怎樣以對話表現人物的(孫權的說話技巧等)? 明確:先一語破的(“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再現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指出學習的可能性。 2.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明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 3.說說文中描寫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點。 (1)孫權:以身作則,關心部下,善于勸導。 (2)呂蒙:樂于接受勸告,勤奮好學。 (3)魯肅:直爽,敬才,愛才。 4.孫權勸學的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1)從孫權的角度看 ①開卷有益;②勸人要講究策略;③不但自己要學習,還要力勸身邊的人學習,讓大家共同進步。 (2)從呂蒙的角度看 ①只要肯學,就能擠出時間,就會有所收獲,學有所成;②要成才,關鍵在于學習;③要善于接受(聽取)別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④及時醒悟為時不晚。 (3)從魯肅的角度看 ①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人和事,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新事物;②要與有本事(知識與能力)的人交朋友。 二、延伸與拓展 1.勸學的古文: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秉燭夜讀》) 2.勸學的對聯: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 3.勸學的格言:書到用時方恨少。(《警世賢文·勤奮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賢文·勸學篇》) 4.勸學的故事: 毛澤東冬天在讀書的時候,為了御寒,經常邊吃生辣椒邊手拿書本讀書。 魯迅為了上學不遲到,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 【課堂檢測,學以致用】 1.文化知識填空。 古代不同身份的人,稱謂是不一樣的:“卿”是君對臣的愛稱,“孤”是王侯的自稱,“大兄”是對朋友輩的敬稱。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當涂掌事(掌管) (2)蒙辭以軍中多務(事務) (3)治經為博士邪(研究) (4)但當涉獵(粗略地閱讀) (5)見往事耳(了解) (6)蒙乃使就學(于是,就) (7)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謀略) (8)即更刮目相看(擦拭) 3.翻譯下列各句。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譯:你現在當權管理事務,不能不學習! (2)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呂蒙用軍中事務多推脫。 (3)卿今者……阿蒙! 譯: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吳地的阿蒙。 4.孫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識進步的? 答: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②運用側面描寫,通過寫呂蒙和魯肅論議,側面烘托出呂蒙的自信,來表現他取得的學習成果。 5.“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表現了孫權的什么心理? 要點:關心;嚴格要求;有厚望。 6.“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句話有幾層意思,分別是什么? 答:讀書的好處;鼓勵呂蒙讀書;告誡呂蒙不要找借口不讀書。 【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提高題(弱差生不做課外閱讀題)。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查閱資料,了解常識。 自主完成,展示評比。 朗讀課文,正確流利。 讀記注釋,以便運用。 自行翻譯,對照糾查。 小組討論,教師小結。 積累知識,提升素養。 限時完成,小組評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