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第12課 臺階【教學目標要求】1.瀏覽小說,從情節入手,深入細節,欣賞人物形象。2.研讀小說,體會“臺階”的含義,把握小說的主題。3.比較閱讀,明確本文與《背影》立意和選材的異同。【教學重點難點】1.揣摩關鍵語句,分析父親形象,理解形象典型意義。2.比較閱讀,明確本文的立意和圍繞中心選材的特點。【教學過程方法】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第一課時 【自主學習,基礎過關】 預習檢測 1.注音。 蹦(bēng) 撬(qiào) 磕(kē) 門檻(kǎn) 晌午(shǎng) 2.找出每組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A. 肩膀 摩破 寬敞 涎水 摩 改為 磨 B. 緣故 泥漿 疲卷 瞬間 卷 改為 倦 C. 糟糕 仿佛 叮囑 煩燥 燥 改為 躁 D. 倔強 露珠 醒悟 跨骨 跨 改為 胯 3.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寫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 動作描寫 表現父親由于喜悅而手足無措的樣子。 ②他那顆很倔的頭顱埋在膝蓋里半晌都沒動,那極短的頭發,是剛收割過的莊稼茬,高低不齊,灰白而失去生機。 外貌描寫 表現父親為造新屋已經耗費了許多精力,到晚年不能勞作的深深失落感。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活動一、讀懂課文 1.整體把握 01~09段: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修建前) 10~16段:父親苦干了大半輩子,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準備) 17~24段:新屋終于蓋起了,也砌上了九級高臺階。(修建) 25~32段:新屋造好了,父親卻衰老了。(修建后) 2.主題概括 明確:通過記敘父親大半輩子的勞動、生活和追求,表達了對父親愚公移山精神的贊美,也流露出對農村生產力低下、農民生活貧困的慨嘆。 3.問題探討 (1)如何理解父親總說“我們家的臺階低”的心態? 明確:臺階的高低象征著地位的高低。面對自家的低臺階,父親不甘心低人一等,總想去改變。 (2)第13段:從父親的目光來看他此時的心理。 示例:我一定要造一幢有高臺階的新屋,我一定能如愿。 (3)第19段:“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里”句中“浮”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確:一是反襯父親的瘦弱,二是寫出了父親干活的輕松,表現了父親理想即將實現時的愉悅心情。 (4)第27段:造好的新臺階為什么會讓父親如此“不自在”? 明確:一是因為父親還不適應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自卑心理難以一下子消除);二是因為雖然臺階高了,但是父親的社會地位并沒有提高。 【課后練習,鞏固提高】 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基礎題 第二課時 【知識回顧,溫故知新】 1.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B ) A.唿搭 麻筋草鞋 人踩牛踏 寬敞陰涼 B.泥漿 微不足道 搖來蕩去 籌劃材料 C.跨骨 精力旺盛 不湊熱鬧 大庭廣眾 D.嗑頭 門檻臺階 流出涎水 低眉順眼 2.“臺階”在本文有什么特殊含義?為了高臺階,父親付出了哪些努力?結果怎樣? 答:①“臺階”是地位的象征,臺階高,地位就高。②為了高臺階,父親不辭辛勞,既準備了必需的建筑材料,又積攢了一些錢,并親自參與新屋和臺階的修建。③新屋落成,臺階高筑,但是父親衰老了,腰閃了。 【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活動二、讀懂人物 ☆☆☆認識文中的父親 1.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遠大的生活目標(想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十分漫長地準備/親自參與修建)。 2.父親是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辛苦,同時在他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特有的謙卑(坐在高臺階上不自在)。 活動三、讀出學問 1.作者為什么詳寫老屋的三塊青石板?為什么詳寫父親洗腳? 明確:①第一,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么大,后面寫造新屋的時候托石板閃了腰,前后就形成對比。第二,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第三,寫“我”在臺階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蓋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之低。寫父親在臺階的坐姿,又是寫臺階之低。第四,寫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窮困。②表現父親為造新屋而辛勤勞作、不辭辛苦的精神。 2.找出并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 明確:如第5段中“我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漿,木盆底上還積了一層沙。”表現了父親生活和勞動的艱辛。 小結:(1)要圍繞中心選材;安排好詳略;(3)運用細節描寫,為人物形象的樹立做出鋪墊。 活動四、讀懂自己 ☆☆☆說一說自己的父親 1.典型事例 要求:抓住人物特點,敘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所舉事例必須有積極意義。 2.人物品格 要求:評價恰當,評語和事例相符合。 【拓展延伸,博聞強技】 ☆☆☆比較《背影(第六段)》(多媒體顯示)和《臺階》在立意與選材上的異同。 《背影》《臺階》相同點立意表現父親的精神品質。選材抓住生活中的細節,以小見大。不同點立意表現深沉的父愛。表現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表現父親得到尊重的愿望。選材車站送別備料,建房。【課堂檢測,學以致用】 閱讀課文10~16段,完成下列各題。 1.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根據文意,父親的準備除了漫長,還有什么特點? 答:父親就是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艱辛。 2.先說說“父親那專注的目光”中流露出他怎樣的心理,然后聯系上下文仔細揣摩,把父親當時的想法寫下來。 答:①表現了父親對高臺階的向往與執著的心理。②父親想:“總有一天我家也會有這高高的臺階。我得再加把勁,早點把這高臺階造起來。” 3.“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一個冬天”表明時間之短,“堆得超過了臺階”表明穿破的草鞋之多,從側面烘托了父親造高臺階新屋的艱辛與不易。 【總結提煉,知識升華】 1.學習的收獲 2.注意的問題 【課后訓練,鞏固提高】 1.完成語文練習冊本課提高題(弱差生不做課外閱讀題)。 2.小作文:引導學生回憶描述自己的爸爸,抓住爸爸某一個令你難忘、讓你感動的特點,要求描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 【課后反思,自悟自勵】 積累字詞,理解語句。 瀏覽課文,歸納大意。 邊讀邊想,小組交流。教師點撥,學生發言。 結合課文,評論人物。 先思后議,有所表述。 擇要介紹,深化親情。 依據文本,逐一比較。展示成果,教師點評。 獨立完成,小組評比。 歸納知識,提高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