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十一 中國的自然環境(課件69張)-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十一 中國的自然環境(課件69張)-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

資源簡介

(共69張PPT)
專題十一
中國的自然環境
課時:第十一課時
課本:第127頁
課標解讀
01
知識梳理
02
目錄
重點突破
03
能力提升
04
過關訓練
05
直擊中考
06
課標解讀
01
PART ON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課標解讀
課標要求 自然環境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地形、氣候、河湖等的特點;簡要分析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黃河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針對某一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掌握一定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
2025年 備考指導 本專題主要從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特征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別是考查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知識梳理
02
PART TWO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重點一 地形和地勢
重點一 地形和地勢
1.地形類型多樣
(1)四大高原的特點。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②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黃土分布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③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④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重點突破
(2) 三大平原的特點。
①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面坦蕩、黑土廣布。
②華北平原:我國第二大平原,又稱“黃準海平原”。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魚米之鄉”。
(3)四大盆地的特點。
①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②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的盆地,相對濕潤。
③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④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4)主要山脈(圖11.1)。
①東西走向山脈。
北列:天山山脈、陰山山脈、燕山。
中列:昆侖山脈、秦嶺、大別山。
南列:南嶺。
②東北—西南走向山脈。
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中列: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東列:臺灣山脈。
③西北—東南走向山脈。
阿爾泰山脈、小興安嶺、祁連山脈。
④南北走向山脈。
北列:賀蘭山。
中列:六盤山。
南列:橫斷山脈。
⑤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唐古拉山脈。
(5)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分布的識記方法。
①位于省級行政區域界線上的山脈(圖11.2)。
②作為重要地形區界線的山脈(圖11.3)。
2.山區面積廣大
(1)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
(2)山區的開發利用。
①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旅游、采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水能等資源相對豐富。
②不利條件:地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耕作業;易發生自然災害,如滑坡、泥石流等。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保護,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
3.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地勢三級階梯概況(大河向東流最能說明此特點)(表11.1)。
階梯名稱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表11.1
(3)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征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概括為“降水、水能、水運”三水)。
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②對河流的影響: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很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
③對交通的影響:順著地勢,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東流,便利東西交通。
典題精析
(2022·湖南株洲)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看出某一條線上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圖11.4為“我國橫斷山脈南段垂直剖面圖”。讀圖完成1~2題。
1.對于該地形區的描述,
正確的是( )
A.地面和緩
B.地勢低平
C.支離破碎
D.山河相間
D
2.圖示地區的地形地貌,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為( )
A.降低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難度
B.減少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C.阻礙了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
D.有利于發展特色農業
C
重點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重點二 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重點二 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成因(表11.2)
季節 分布特點 原因 重要地區
冬季 南北溫差大 緯度因素: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少;北方地區緯度較高,比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低,比南方地區日照時間短;冬季風加劇北方地區的嚴寒
最高氣溫在海南,最低氣溫在漠河
夏季 南北普遍高溫 緯度因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較多;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低,但比南方地區日照時間長,獲得的光熱不比南方地區少
最高氣溫在吐魯番,最低氣溫在青藏高原
表11.2
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11.5)
(1)依據:將≥10℃持續期內的日
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
總和,稱為活動積溫,它是劃分溫
度帶的主要指標。
(2)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
(表11.3)。
溫度帶 寒溫帶 中溫帶 暖溫帶 亞熱帶 熱帶 青藏高原區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兩年三熟到 一年兩熟 一年兩熟 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表11.3
其中,跨溫度帶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是甘肅省,跨越了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青藏高原區。
3.東西干濕差異(圖11.6)
(1)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省
的火燒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
疆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3)四類干濕地區對應的年降水量、植被與農業類型(表11.4)。
干濕地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干旱區 干旱區
年降水量/毫米 > 800 400 ~ 800 200 ~ 400 < 200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沙漠和戈壁
農業類型 種植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畜牧業
表11.4
4.我國的氣候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地區(表11.5)。
氣候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
熱帶季風氣候 云南 、廣東 、臺灣三省的南部及海南省全部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方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 北方地區
溫帶大陸性氣候 西北地區
高原山地氣候 青藏地區
表11.5
(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表11.6)。
5.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
季風 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
夏季風 太平洋 、印度洋 高溫多雨 東南風 帶來降水 ,易發生旱澇災害
冬季風 西伯利亞 、蒙古 寒冷干燥 西北風 加劇北方地區的寒冷 ,帶來寒潮、 凍害等災害天氣
表11.6
(2023·重慶)我國今年已發生多次大范圍沙塵天氣,風沙危害嚴重。圖11.7為“近22年我國沙塵天氣平均次數統計圖”。讀圖完成1~3題。
1.我國的沙塵天氣多出現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最容易引發沙塵天氣的是( ) )
A.濃霧 B.大風
C.暴雨 D.大雪
典題精析
A
B
3.為減少沙塵天氣發生,人們應該( )
A.過度放牧 B.圍湖造田
C.植樹種草 D.毀林開荒
C
重點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重點三 河流和湖泊
重點三 河流和湖泊
1.眾多的河湖
(1)外流河、外流區: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外流區。
(2)內流河、內流區: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內流區。
(3)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比較(表11.7)。
(4)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②內流河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流域名稱 占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
外流區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瀾滄江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 內流區 1/3 流入沙漠深處:塔里木河
表11.7
2.長江與黃河(表11.8)
項目a 長江 黃河
長度 6300千米 約5500千米
發源地 唐古拉山脈 巴顏喀拉山脈
特點 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呈“幾”字形,我國第二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東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宜昌、湖口 河口、桃花峪
流經省級行政區域 青、川、藏、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 青、甘、川、寧、內蒙古、陜、晉、豫、魯(9個)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湘江、贛江 湟水、汾河、渭河
項目a 長江 黃河
開發 ①“水能寶庫”,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電站有三峽、葛洲壩等 ②“黃金水道”,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發電,著名水電站有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②引黃灌溉:塞外江南—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重要的飲用水源
憂患 ①長江上游水土流失 ②川江(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河段)灘多流急,荊江河段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③下游水污染 ①上游:荒漠化嚴重;寧夏、內蒙古河段初春時節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變寬,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沉積,使河床抬高,成為“地上河”;山東河段初春時節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興建長江中上游防護林,保持水土;興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還林(導) ③加固防洪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復林草植被,改善生態環境;修建水庫、水電站
②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打壩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黃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2.長江與黃河(表11.8)
(續表)
3.主要的湖泊
(1)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是咸水湖。
(2)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2022·黑龍江哈爾濱)下列關于長江流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中下游地區是“魚米之鄉”
②青稞、小麥種植廣泛
③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
④柑橘產量最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典題精析
B
重點突破
03
PART THRE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重點四 自然災害
重點四 自然災害
1.自然災害的定義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自然環境發生異常變化,其次是造成資源、財產和人員的損失或傷亡。
2.氣象災害:主要有寒潮、臺風、干旱、洪澇等。
3.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022·廣西賀州)2022年5—6月,南方部分地區遭遇暴雨天氣,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暴雨天氣可能帶來的自然災害是 ( )
A.臺風 B.洪澇 C.地震 D.寒潮
2.在日常的生產和生活中,為防范意外,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
A.到池塘里玩耍
B.在大樹下避雨
C.不到河里游泳
D.暴雨發生時到農田里從事生產活動
典題精析
B
C
能力提升
04
PART FOUR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1.我國發射的載人飛船的著陸點大多選擇在內蒙古高原的原因。
①地廣人稀,有利于安全;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觀測;③地勢平坦開闊,有利于著陸。
2.區域氣候的影響。
氣候對河流的影響:氣溫影響河流結冰期(長/短)、汛期(冰雪融水及降水);降水影響河流徑流量(大/小)、季節變化(大/小)。
能力提升
3.長江中下游地區被稱為 “黃金水道”,試分析其原因。
①江闊水深,主要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水量大;②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水流平穩,有利于航運;③支流眾多,且南北分布,增加通航里程;④主要流經亞熱帶區域,無結冰期,四季通航;⑤流域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貨運需求量大;⑥便于與鐵路、公路、運河、海運等其他運輸方式實現聯合運輸。
4.試分析黃河凌汛的形成原因、發生凌汛河段的判斷依據。
原因:由于較高緯度河段秋冬季節封凍早,冬春季節解凍遲,容易形成冰壩,阻塞較低緯度的河道來水,導致河堤決口。
依據:①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②河流在冬季會出現結冰現象。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05
PART FIVE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讀某水果批發商收集的“中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域西瓜集中成熟時間示意圖”(圖11.8),完成1~2題。
1.下列表述與圖中信息相符的有( )
①四川盆地的西瓜成熟時間早于塔里木盆地
②珠江三角洲的西瓜成熟時間晚于山東半島
③江西省的西瓜成熟時間可能比河南省更晚
④浙江省是我國西瓜成熟時間最晚的省級行政區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過關訓練
B
2.海南瓜農選擇讓西瓜在春節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南冬半年比夏半年氣溫高
B.海南冬半年比夏半年降水多
C.有利于外省西瓜在海南銷售
D.希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D
氣候舒適度與氣溫、濕度、風速等因素有關,體現不同天氣、氣候條件下人體的舒適狀態。讀“中國南方地區部分省級行政區域冬季氣候舒適期天數等值線圖”(圖11.9),完成3~4題。
3.廣州冬季氣候舒適期天數可能是( )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C
4.冬季,海南省明顯受益于氣候舒適期的產業活動是( )
A.交通建設
B.觀光旅游
C.海上航運
D.對外貿易
B
5.中央氣象臺于某年12月9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讀圖11.10,和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氣溫較高,主要是因為其( )
A.深居內陸 B.海拔低 C.四周環山 D.多大風
C
2021年年初, 美國南部多地連日來遭遇罕見低溫和暴雪,停水斷電,機場關閉,新冠疫苗運輸和接種受影響,得克薩斯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大洋彼岸的中國,廣東省也遭遇寒潮天氣,全省開啟“速凍”模式,降溫急、最低氣溫低、霜凍范圍廣、海陸風力大。據此完成6~7題。
6.與美國相比,廣東省受寒潮影響相對較小,降溫幅度低于美國南部的得克薩斯州,原因是廣東省( )
A.地勢較高,冷空氣影響小 B.緯度更低,冷空氣難以到達
C.距海近,受海洋影響大 D.位于東半球,得克薩斯州位于西半球
B
7.美國地勢東西高、中間低,中部南北貫穿,冬季受寒潮影響大。讀 “美國本土農業帶(區)分布圖”(圖11.11),寒潮來襲時,首先影響美國農業帶(區)中的( )
A.玉米帶、乳畜帶
B.小麥區、棉花帶
C.玉米帶、小麥區
D.小麥區、乳畜帶
D
讀圖11.12,完成8~9題。
8.黃河由甲地到乙地水量減少的原因有( )
①落差大,河水流速快
②氣候干旱,河水蒸發
③引水灌溉農田
④“地上河”導致河水下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9.乙地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時節會出現冰壩堵塞河道造成河水泛濫現象,即凌汛。黃河在這段產生凌汛的原因除有結冰期因素之外,還與_____有關。( )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C
讀“長江沿江地帶示意圖”(圖11.13),完成10~11題。
10.讀圖可知,與上海相比,攀枝花發展鋼鐵工業的突出優勢是( )
A.資金、技術
B.勞動力、信息
C.原料、能源
D.交通、市場
11.攀枝花市西跨橫斷山脈,
東臨大涼山,該地區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是( )
A.臺風 B.寒潮 C.洪澇 D.滑坡、泥石流
C
D
12.我國西部地區旱災發生的頻次較少,主要原因是( )
A.終年濕潤
B.人口稀疏,城鎮較少
C.氣溫年較差大
D.工農業發達,城鎮密集
B
13. 閱讀圖文材料 , 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天然橡膠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是制造輪胎的原料。天然橡膠喜高溫、高濕,生長在年均溫19℃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的熱帶地區。全球天然橡膠的最大產地在亞洲的東南部。
材料二 圖11.14為“我國主要天然橡膠分布區圖”。
(1)說出至少兩個我國主要天然橡膠分布區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
(2)近年來,我國一些汽車制
造廠把輪胎廠遷移到東南亞地
區,試從原料來源分析其原因。
(3)說出我國天然橡膠的分布
特點,試從氣候方面簡要分析其原因。
瓊、粵、桂、云等。
接近原料產地;節省運輸成本。
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地區(云南、廣西、廣東的南部和海南島)。原因:天然橡膠是熱帶經濟作物,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屬于熱帶,高溫多雨,適宜天然橡膠的生長。
(4)某詩人曾稱贊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請簡析昆明“花枝不斷四時春”的自然原因。
昆明地處低緯度地區,冬季溫和;昆明地處云貴高原,海拔較高,夏季涼爽。
直擊中考
06
PART SIX
2025
課標解讀
知識梳理
重點突破
能力提升
過關訓練
直擊中考
(2020·山東濱州)讀“小天鵝在中國境內的主要棲息地和遷徙路線
圖”(圖11.15),完成1~2題。
1.遷徙路線②在我國境內沒有經過的地形區
是 (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東北平原
直擊中考
C
2.甲地是小天鵝在我國越冬的最北處,這里適合越冬的優勢條件是( )
A.地處暖溫帶、濕潤區
B.冬季風被山脈阻擋,氣候溫暖
C.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D.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
B
(2022·湖北)梯田耕作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人類為了滿足生存需要、適應山地環境而創造的一種農業生產類型,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1.16示意梯田景觀。據此完成3~4題。
3.早期,山區中的人們將未利用的坡地開墾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耕地面積 B.緩解水土流失
C.改變土壤肥力 D.提高土壤水分
4.下列省級行政區域中,梯田分布面積
最大的是( )
A.寧夏回族自治區 B.吉林省
C.上海市 D.云南省
A
D
(2023·甘肅金昌)圖11.17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北緯32°剖面)。讀圖完成5~6題。
5.我國地勢的總體特征是( )
A.東高西低,呈斜坡狀分布 B.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分布
C.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D.南高北低,呈斜坡狀分布
C
6.下列詩句不能體現圖中地勢特征對河流影響的是( )
A.碧水東流至此回 B.春風不度玉門關
C.一江春水向東流 D.三萬里河東入海
B
7.(2022·湖南衡陽)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圖11.18山脈間的地形區是( )
A.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
B
(2020·廣東)讀“中國地形圖”(圖11.19)和“2018年中國高速鐵路分布圖”(圖11.20),完成8~10題。
8.中國的地勢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山脈縱橫交織
D.山區面積廣大,平原面積狹小
B
9.下列關于中國高鐵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
B.主要分布在山地、高原地區
C.青藏高原尚無高鐵經過
D.四川盆地尚無高鐵經過
10.中國大規模建設高鐵網絡的主要目的是( )
A.促進東西部地區的經濟交流
B.滿足經濟活躍城市的客運需求
C.服務于大宗貨物的運輸需求
D.提高電商平臺的貨物流通效率
A
B
11.(2020·湖北孝感·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2023年10月10日,習近平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城區段、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當地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石化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等情況。
材料二 十年來,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建壩、退耕還林、植樹造林……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綠色不斷在黃土高原上鋪展。如今,“三北”工程區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年入黃河泥沙減少4億噸左右。
材料三 “長江、黃河流域簡圖”(圖11.21)。
(1)從地形和氣候兩個方面,分析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2)近年來,由于黃土高原進行水土保持取得重大成效,黃河輸沙量減少,請從利弊兩方面分析黃河輸沙量減少對下游地區產生的影響。
地形: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氣候: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水量豐富。
利:減緩河床淤積速度,抑制了下游“地上河”的發展;減輕了下游的防汛壓力。
弊:河口地帶泥沙淤積量減少,三角洲面積縮小;河口地帶有機物質和營養鹽類減少,可能導致漁業資源減少,漁業產量下降。
(3)長江流域某些地區為了擴大耕地面積,生產一些糧食,曾倡導“圍湖造田”。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理念,你是
否贊成這種做法?請說明理由。
(4)為了推行綠色生活方式,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做?
不贊成。
理由:圍湖造田雖然增加了耕地面積,但同時會導致湖泊的蓄水能力下降,加劇洪澇災害的發生,還會破壞生態環境。
綠色出行,隨手關燈,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安福县| 嵊州市| 库伦旗| 宜君县| 葫芦岛市| 沂源县| 石家庄市| 精河县| 泰兴市| 汽车| 景德镇市| 板桥市| 紫金县| 乌审旗| 勃利县| 十堰市| 河南省| 荔波县| 会宁县| 左权县| 宁晋县| 岳西县| 无锡市| 洛扎县| 苍梧县| 十堰市| 滦平县| 靖边县| 沾化县| 襄汾县| 肥城市| 鄂尔多斯市| 武城县| 淳化县| 景泰县| 天镇县| 武宁县| 罗山县| 两当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