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數學學科7_2_1 平行線的概念【2025春人教新版七下數學精彩課堂(素材+教案)】創設學習場景 實際情境置疑探究歸納探究復習探究類比探究懸念激趣實際情境 如圖7-2-1,欣賞這些圖片.圖7-2-1思考:圖中游泳池中的分道線、鐵軌、操場上跑道中的分道線會不會出現交點 在位置上給人怎樣的感覺 質量評價角度 【評價角度1】 平行線的概念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是平行線B.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相交就重合C.在同一平面內,沒有公共點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D.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評價角度2】 畫平行線 圖7-2-2例1 如圖7-2-2,在方格紙中,有兩條線段AB,BC.利用方格紙完成以下操作:(1)過點A畫BC的平行線;(2)過點C畫AB的平行線,與(1)中的平行線交于點D;(3)過點B畫AD的垂線,垂足為E.[答案:略]例2 讀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直線AB,CD相交于點O,∠AOC為銳角,E是∠AOC內部一點,過點E作直線EF與直線CD平行,與AB交于點F.解:如圖7-2-3.圖7-2-3圖7-2-4 例3 讀下列語句,并畫出圖形:平面上有一點P,過點P任意作一條直線l,再過點P作直線MN⊥l,用刻度尺在MN上取兩點A,B,使PA=PB=1厘米,分別過點A,B作直線a∥l,b∥l.解:如圖7-2-4. 【評價角度3】 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及其推論例 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D)A.有且只有一條 B.不存在C.有兩條 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條7.2.1 平行線的概念教學過程設計 課題 7.2.1 平行線的概念 授課人學習 目標 1.理解平行線的意義,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及其推論的內容. 3.會根據幾何語句畫圖,會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 4.能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學習 重點 探索和掌握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及其推論.學習 難點 對平行線的基本事實的理解.教學活動教學 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 一: 創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課堂引入】 如圖7-2-5,將兩根木條a,b分別與木條c釘在一起,并把它們想象成在同一平面內兩端無限延伸的三條直線.固定木條b和c,轉動木條a,直線a從在c的左側與直線b相交逐步變為在c的右側與直線b相交.想象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直線a與直線b不相交的位置呢 圖7-2-5 學生在已經知道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的情況下,由模型中的相交向平行變化,比較直觀,學生易于接受.可以讓學生旋轉木條,體會變化過程,也不妨讓學生在旋轉到圖②時保持模型固定不動,放在黑板上沿木條a和b畫線并延長,體會平行.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探究1】 探究平行線的特點 平行線的特點:(1)在同一平面且不相交;(2)是直線. 定義: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作平行線. 表示方法:如圖7-2-6所示的兩條直線a,b互相平行,記作“a∥b”,讀作a平行于b. 圖7-2-6 問題:(1)平行線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答案: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即無交點)] (2)在同一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 [答案:相交與平行](續表)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應用舉例】 例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叫作平行線 B.經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C.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互相平行 D.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作平行線 【探究2】 平行線的畫法 先由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并示范平行線的畫法. 畫法:一落,二靠,三推,四畫.(如圖7-2-7) 圖7-2-7 學生自己練習. 【應用舉例】 例2 如圖7-2-8,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 (1)在圖①中,過點A畫MN∥BC; (2)在圖②中,過點C畫CE∥DA,與AB交于點E;過點C畫CF∥DB,與AB的延長線交于點F. 圖7-2-8 【探究3】 平行線的基本事實 在圖7-2-5轉動木條a的過程中,有幾個位置使得直線a與b平行 如圖7-2-9,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 過點C呢 圖7-2-9 師生共同總結平行線的基本事實: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注意:正確理解“有且只有”的含義,它包含兩層意思:“有”表明存在與已知直線平行的直線;“只有”表明與已知直線平行的直線是唯一的. 【應用舉例】 例3 圖7-2-10 如圖7-2-10,O為直線AB外一點,如果OC∥AB,OD∥AB,那么點C,O,D在一條直線上嗎 為什么 解:點C,O,D在一條直線上.理由:因為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所以直線OC、直線OD是同一條直線,所以點C,O,D在一條直線上. 通過對平行線的畫法的講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獨立練習中體會手腦結合的樂趣.(續表)活動 二: 探究 與 應用 變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過一點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B.過一點沒有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C.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探究4】 平行線的基本事實的推論 在探究2的基礎上,另找一點B,如圖7-2-11,繼續讓學生自己畫出與直線l平行的直線. 圖7-2-11 提問:在這三條直線中,任意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什么樣的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應用舉例】 例4 同一平面內有三條直線a,b,c,有下列說法:①若a∥b,b∥c,則a∥c;②若a⊥b,b⊥c,則a⊥c.其中正確的是 (A)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都不正確 以畫平行線為線索,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及其推論.【拓展提升】 例5 在同一平面內三條直線會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和交點個數 解:(1)如圖7-2-12①,三條直線互相平行,此時交點個數為0; (2)如圖②,三條直線相交于一點,此時交點個數為1; (3)如圖③,三條直線兩兩相交且不交于一點,此時交點個數為3; (4)如圖④,其中兩條直線平行,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此時交點個數為2. 圖7-2-12 知識的綜合與拓展,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小結】 框架圖式總結,更容易形成知識網絡.【當堂訓練】 1.有下列生活實例:①交通道口的斑馬線;②天上的彩虹;③體操的縱隊;④長方形門框的上下邊;⑤火車的平直鐵軌線.其中屬于平行線的有 (D) A.1個 B.2個 C.3個 D.4個(續表)活動 三: 課堂 總結 反思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可能的位置關系是 (C)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 3.有三條直線a,b,c,若a∥c,b∥c,則a與b的位置關系是 (B) A.a⊥b B.a∥b C.a⊥b或a∥b D.無法確定 4.已知直線AB和一點P,過點P畫直線AB的平行線,可畫 (C) A.1條 B.0條 C.1條或0條 D.無數條 5.如圖7-2-13所示,在同一平面內,有三條直線a,b,c,且a∥b,如果直線a與c交于點O,那么直線c與b的位置關系是 相交 . 圖7-2-13 6.如圖7-2-14所示,AB∥CD,過點E作EF∥AB,那么EF與CD平行嗎 為什么 圖7-2-14 解:EF∥CD.理由:因為AB∥CD,EF∥AB, 所以EF∥CD(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平行線的概念及性質.【教學反思】 ①[授課流程反思] 本節從學生熟悉的、常見的身邊事物出發引入平行線的概念,親切自然、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②[講授效果反思] 通過本節教學,學生理解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基本掌握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及其推論,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③[師生互動反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本節課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平行現象,然后讓學生歸納兩直線平行的概念.歸納平行線的基本事實的推論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深入指導. ④[習題反思] 好題題號 錯題題號 回顧反思,找出差距與不足,形成知識及教學體系,更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