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2 千以內數的組成和算盤計數教學目標 1.利用原有知識經驗,通過數圓點、小棒等數數活動,感知1000以內數的組成,深化對計數單位“千”及其與百、十的關系的認識。 2.認識算盤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的組成、名稱,初步會用算盤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數,會讀寫算盤上撥的數。 3.經歷探索、交流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學 重難點 1.認識1000,進一步了解1000的組成。 2.認識算盤,學會運用算盤撥數,會識數、讀數、寫數。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計數器、算盤。 學具準備:計數器、算盤。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充分利用直觀培養學生的數感。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第75頁數軸和彩色圓點圖。 師:同學們,圖中有這么多彩色圓點,我們能不能把它數出來呢? (引出課題) 一、發現問題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初步體會彩色圓點的數量多少。深化對計數單位“千”及其與百、十的關系的認識。 二、引導合作 1.借助彩點圖感悟1000有多大。 (1)這么多彩點要怎么數?你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嗎? (2)根據剛才的方法,把缺少的數填完整,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問題 活動一:借助彩點圖數一數,圈一圈,填一填。 預設:先十個十個地數,數出100,再一百一百地圈,看看有多少個一百。加深對1000這個數及“千”這個計數單位的認識,培養數感。 通過算盤歷史的介紹,讓學生懂得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3)師:在數一數,圈一圈的過程中,你有哪些發現呢? (教師在這個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地交流,從不同角度發現,如:1000里有100個十、800和200合起來是1000等) 師:那么1000里面有多少個十呢? (適時板書,并引導學生明確:1000里面有10個一百,1000里面有100個十,1000里面有1000個一) 師生小結:千是比百高一級的計數單位,千和百之間的進率是10。10個百組成一千,100個十或1000個一也可以組成一千。 2.認識算盤 (1)師:剛才我們是用數軸和彩點圖表示數,在古代,人們還用算盤表示數,我們一起來認識算盤。 課件出示算盤的歷史: 你知道嗎? 算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早在10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用算盤記數和計算。大約在500年前,算盤開始傳入日本、朝鮮等國家。 我國傳統的算盤,每檔2個上珠,5個下珠,也稱為“七珠算盤”。后來又出現了“五珠算盤”,每檔1個上珠,4個下珠。 學生活動:學生用多種方式表達1000。 預設1:我發現10個十是100。 預設2:我發現九百再加上一百就是一千。 預設3:我發現10個一百是一千。 預設4:1000里面有10個100,所以1000里面有100個10。 活動二:認識算盤。 1.學生活動:了解算盤的歷史,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預設:學生自由表達,合情合理即可。通過課件演示、動作比畫等不同方式,使學生記住算盤的各部分名稱。 在交流中懂得算盤上哪一檔都可以定為個位,只要個位定下來,其余各位也定下來了。 通過動手操作撥珠學會算珠計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聽了這些介紹,你有什么感想? 小結:我們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盤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好好認識算盤,把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承下去。 (3)仔細觀察算盤,說說算盤里都有些什么? 課件依次出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并明確上珠和下珠的意義: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個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個上珠表示5。(適時板書) 3.實踐操作,使用算盤。 教師示范撥算盤,依次在算盤上撥1~9各數。 我們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手指協同撥珠,拇指把下珠向上撥;食指把下珠向下撥;中指把上珠向下撥和向上撥。 (不強制要求掌握怎么用手指撥珠,重點引導“5”的撥法) 怎么撥10呢? 2.學生活動:認識算盤。 明確:框、梁、檔、上珠、下珠。動手比畫算盤各部分,說一說它們的名稱。 活動三:學生活動,實踐操作撥算盤。 學生觀看老師撥珠方法,嘗試自己撥珠。 (1)先明確撥珠的指法。 (2)認識上珠和下珠,知道一顆上珠表示5,一顆下珠表示1。 (3)練習撥1~4。明確:這些數都用下珠表示。 (4)練習撥5。明確:這個數用一顆上珠表示。 (5)練習撥6~9。明確:這些數用一顆上珠和相應的下珠表示。通過撥出“563”這個數,讓學生了解在算盤上表示數時“先定位,再撥珠”的方法及步驟。 引導學生實現用算盤表示數與讀、寫數的轉換。 10一般不用個位上一顆上珠和5顆下珠表示,而用十位上一顆下珠表示。(引導學生如何定位,明確在算盤上記數,首先要確定某一個檔作為個位并做上記號,再從個位向左數,依次是十位、百位……) 你能說出100、1000怎樣撥嗎?(讓學生試著撥一撥) 4.嘗試著用算盤表示“563”吧! 我們要撥563,第一步應該做什么?我們看看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撥的,他們撥的有什么不同? 定位是用算盤記數的特殊要求,而我們一般把最右邊的一檔定為個位。 那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怎么讀,怎樣寫出這個數呢? 師生小結:從高位起,百位上是5,就表示5個百,就在算盤的百位下面寫出數字5;十位是6,表示6個十,對著十位下面寫出數字6;個位是3,表示3個一,對著個位下面寫出數字3。 (6)練習撥10。明確:10用十位上的1顆下珠表示。 預設:100就是確定好個位后,在百位上撥1顆下珠;1000就是在千位上撥1顆下珠。 活動四:算盤實踐,合作交流。 先獨自撥,再指名上黑板演示,最后集體評價。 預設1:先定位,然后在相應的數位上撥數。 預設2:他們選擇的個位檔不同,第一種是以最右邊作為個位。 預設3:563是由5個百、6個十、3個一組成的。 學生先嘗試讀寫,然后指名匯報讀法、寫法。通過基本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算盤的結構特點和用算盤表示數的方法,能夠熟練地讀寫算盤上的數。 溝通算盤與計數器、數位之間的關系,重點深化學生對數的認識,培養數感。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在算盤上撥出下面各數。 17 254 180 309 600 出示課本第76頁做一做。 如果遇到哪位上沒有珠子,那么這位上表示什么?請同學們先思考,再嘗試撥出上面各數。 (1)學生獨立撥一撥。 (2)指名學生撥數,其他學生在下面撥,檢查自己撥得對不對。 (3)說一說,撥數時要注意什么? 2.變式練習 把相同的數連起來。 課件出示第79頁第11題。 先獨立完成,再想一想你還能用什么形式表示這些數? 3.提升練習 在算盤上撥3個珠子組成三位數。(每小題任寫4個) (1)能讀出零的數: (2)不能讀出零的數: 你能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嗎?快試一試吧。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學生練習在算盤上表示17、254、180、309、600。 引導學生明確:用算盤上的算珠表示數時要先確定個位,個位上撥幾就表示幾個一,十位上撥幾就表示幾個十……某個數位上是0,則不要撥珠,以空檔表示。 2.變式練習 學生先寫出算盤和計數器表示的數,再與所給的數連起來。 3.提升練習 學生嘗試完成題目,全班交流、集體訂正。總結提升 四、引導反思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提升問題 活動:學生在回顧本節課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算盤的喜愛之情,感受算盤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弘揚民族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板書設計 千以內數的組成和算盤計數 1000里面有10個100; 1000里面有100個10; 1000里面有1000個1。 框、梁、檔、算珠 一顆上珠表示5,一顆下珠表示1。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