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制作活動日歷一、單元核心素養分析《制作活動日歷》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年、月、日》單元后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程,隸屬于《數學課程標準(2011)》中“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教學內容,其中第二學段的主題活動要求“要引導學生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應用性的數學問題和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價值,提升應用意識”。本節課的活動材料準備相對簡單,但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比較高。課程以選擇4個小正方體木塊作為活動材料,以“如何制作一個活動日歷”為活動目標和載體,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索制作趣味日歷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問題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思維活動的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興趣。這部分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屬于綜合與實踐領域的內容。本次數學實踐活動核心素養指向:應用意識。依據課程標準,應用意識主要是指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與規律,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初步了解數學作為一種通用的科學語言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通過跨學科主題學習建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應用意識有助于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發展實踐能力。本次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著手,以豐富的生活情境為基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為載體,多種途徑探索解決制作趣味活動日歷的方法,發展應用能力。二、單元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綜合運用年、月、日的知識和正方體的特征解決問題,從而積累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2.在探索活動日歷制作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所遵循的一般規律,積累數學思維活動的經驗。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三、單元教學整體構思單元板塊 主概念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制作活動日歷》 學會制作活動日歷的方法 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制作一個特別的日歷,能夠清楚的表示相關信息。 2.請你先設想一下表示月份需要幾塊這樣的小正方體?表示星期呢?表示日期又需要幾塊這樣的小正方體呢? 3.同學們,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問題,能不能即節省木塊,又能清晰的將月份、星期和日期表示出來? 4.誰聽清這位同學的想法了?把排列組合方法的思想引入我們今天的制作中來了,簡直是太有創意了! 5.下面就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動手合作,共同制作活動日歷,并擺出一個最喜歡的日期! 1.觀察兩種日歷,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匯報:一個面表示一條信息——一個面表示多條信息。 3.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等數學實踐活動,進一步感知優化的意義,自主歸納得出一個面對應多條信息的表示方法。 4.學生將排列組合的方法應用到制作中,總結出: 木塊一:必須有數字1、2,再添上3、4、5、6。 木塊二:必須有數字1、2,再添上7、8、9、0。5.學生實踐操作并展示。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活動日歷的組成要素,將正方體的特征與月、日、星期所展示出的數據進行對接,依據數據特點設計相應的呈現方式。 制作活動日歷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綜合運用年、月、日的知識和正方體的特征解決問題,從而積累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 2.在探索活動日歷制作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所遵循的一般規律,積累數學思維活動的經驗。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1.會用四個小正方體木塊和一個底座制作一個日歷。 2.掌握活動日歷的組成要素,將正方體的特征與月、日、星期所展示出的數據進行對接,依據數據特點設計相應的呈現方式。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正方體模型 學具準備:正方體模型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猜謎游戲,激趣導入 (通過猜謎游戲,引出制作信息“一目了然”的日歷,引發學習興趣) 一、情境導入 1.猜謎導入 師:同學們,請大家來猜個謎,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年底剩下一張皮。(課件出示謎面) 2.觀察電子日歷 師:在學習《年、月、日》時我們一直在和日歷打交道,課件出示(日歷),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些地方出現了它的身影,課件出示(電子日歷)。比較觀察這兩種日歷,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師:對,電子日歷的信息特別一目了然。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制作一個特別的日歷,能夠清楚的表示信息。 (板書課題:制作活動日歷) 一、發現問題 1.活動一:猜謎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課件謎面,猜謎,引出謎底:日歷。 2.活動二:觀察電子日歷 生:這兩種日歷都能清楚的告訴我們年、月、日的一些信息,不同的是電子日歷特別清晰、一目了然。深入探究,合作交流 (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驅動,引發學生思考,初步引出一個面對應一條信息的方法) (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等數學實踐活動,進一步感知優化的意義,自主歸納得出一個面對應多條信息的表示方法) 二、引導合作 1.一個面對應一條信息。 (1)師:今天我們要用的材料是它(出示正方體)。你對它有了解嗎? (2)師:今天我們就用小正方體來做一個立體的、能活動的日歷。老師還有一個小要求:做完后要讓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幾月、幾日、星期幾。 (3)師:如果就讓你用這樣的小正方體制作一個月歷,滿足我們剛才提出的要求:讓人一眼能看出月、日和星期幾這幾條信息的日歷。請你先設想一下表示月份需要幾塊這樣的小正方體呢?表示星期呢?表示日期又需要幾塊這樣的小正方體呢? (4)師:按你們的設想就是2+2+6=10個正方體,大家的設想很有條理,在大家的設想中體現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對應”,即一個面上對應1條信息進行呈現,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特別清晰。 2.一個面對應多條信息。 (1)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問題,能不能即節省木塊,又能清晰的將月、日和星期幾表示出來? (2)師:我們就以數據最多、用木塊最多的每月日期入手,看看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后,可不可以讓我們用的木塊減少,同時仍然能清晰的表示出31天。 (3)師:太棒了!非常具有創新精神,由原來的一個面呈現1條信息到一個面呈現2條信息。你們的想法太棒了! (4)師: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12個月是不是也可以優化表示一下? 二、探究問題 活動一:一個面對應一條信息。 預設1:觀察正方體,交流看法。 生:它有六個面、每個面大小相等。 預設2:學生說出設想的結果。 生1:月份有12個,12÷6=2,需要2個正方體。 生2:每周有7天,7÷6=1……1,需要2個正方體。 生3:每月有31天,31÷6=5……1,需要6個 活動二:一個面對應多條信息。 預設1:思考怎樣節省木塊。 預設2:生1:可以每個木塊面的上下寫出2個日期,這樣31÷2=15……1,需要16個面,16÷6=2……4,只需要3個正方體。 生2:如果這樣上下寫,一共12個月,12÷2=6,只需要1個正方體就夠了。 生3:每周有七天,可以將周六周日寫在一起占用一個面,(在實踐操作任務設計中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提高其應用意識) (5)師:哦,你覺得每周7天使用兩個正方形太浪費了,空余的面太多了,有什么好辦法嗎? (6)小結:大家的想法都很棒,看來只要動腦筋,就能思考出更優化的方法! 3.進一步優化整合信息表示的方式。 (1)師:同學們太棒了,請大家思考一下,還有更簡便、更節省材料的方法嗎? (2)師:誰聽清這位同學的想法了?把排列組合的方法思想引入我們今天的制作中來了,簡直是太有創意了! (3)師:對他們的想法有什么想說的嗎? (4)師:那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試試。教師手拿大正方體模型演示。 (木塊一:必須有數字1、2,再添上3、4、5、6。木塊二:必須有數字1、2,再添上7、8、9、0。) (5)師小結:通過剛才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并不用將31天所有的信息都寫出來,而是通過對幾個簡單的數字組合就能將31天都表示出來了。同學們的做法非常具有創新精神,將我們以前學習的組合知識運用到我們今天的解決問題中了。老師為大家不斷完善的想法點贊! 這樣就只需一個正方體。 預設3:進一步優化整合信息表示的方式 生1:可以只用2個木塊。每個月最多31天,一個木塊標上數字3,另一個木塊標上數字1,合起來就是31日。 生2補充:兩個木塊上都要有1和2這兩個數字,其余3-9和0這8個數字寫在木塊其他面上就行了。探索應用,實踐操作 (通過親手制作,體驗實踐的樂趣)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師:下面就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動手合作,共同制作活動日歷,并擺出一個最喜歡的日期,開始吧! 2.變式練習 師:小組代表將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生:小組內合作制作活動日歷。 2.變式練習 生:我選擇的這個日期(欣賞創意日歷過程中,提高學生應用意識。) 交流,并說明選擇該日期的理由。 (引導學生說出擺出的日期是什么,并且說一說理由。) 3.提升練習 (1)師:介紹各種富有創意的現代日歷。(課件出示并簡單介紹) (2)布置課后活動,拓展提高 (課件出示) ( 活動日歷制作達人賽請你自選材料,利用空閑時間自行設計制作富有創意的日歷。) 是我的生日。(或者節日等) 3.提升練習 學生活動:交流觀后感受。總結提升 四、引導反思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在做活動日歷之前,首先對小正方體的特征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得出月份用2塊表示,星期2塊,日期6塊。然后我們并沒有立刻操作,而是思考怎樣進一步優化,應用排列組合的知識幫我們節省了材料,最后我們一起實踐,完成了一個讓人一眼就看出信息的活動日歷,大家收獲滿滿。 板書:分析——優化——實踐 四、提升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在回顧本節課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板書設計 制作活動日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