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 綜合與實踐 營養午餐教學目標 1.根據營養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標,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等相關知識了解怎樣的搭配才是合理的營養午餐,發展推理意識。 2.引導學生經歷搭配營養午餐的過程,獲得搭配營養午餐的經驗和方法,培養用數據說話的意識。 3.增強營養意識,幫助學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養成科學飲食、健康生活的習慣,體會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 重難點 1.綜合運用已有知識,以數據為依據,自主搭配符合標準的營養午餐。 2.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健康飲食的資料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話題“今日午餐吃什么”引入,從“好 吃”到“營養”,引出課題和研究的問題。 一、情境導入 引導學生討論和午餐有關的話題。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離不開吃。提起美食,大家肯定有很多想說的,和你的同桌說說你最喜歡吃什么。 看,這是學校食堂提供的今日菜譜。(出示課件) 如果讓你選其中的三樣菜作為午餐,你將選哪幾樣?為什么? 小結: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滿足好吃的要求之外,營養均衡是很重要的。同學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科學的飲食更加重要。 (板書課題:綜合與實踐 營養午餐) 一、提出問題 活動一:看來大部分同學把“好吃”“愛吃”作為選擇的理由,那么,除了“好吃”以外,選擇午餐還需注意什么? 預設1:有營養。 預設2:健康。從專家提供的“營養標準”入手,培養學生注重科學、用數據說話的意識,發展數據意識。 二、引導合作 1.引導學生了解“營養午餐”的科學標準。 怎樣判斷一份午餐是否營養均衡比較科學呢?讓我們聽聽營養專家的建議。 2.引導學生理解“營養標準”。 (1)對于專家的話,同學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嗎? (2)說說你是如何理解“不低于”和“不超過”的,能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嗎? 教師板書:“不低于”可表示為≥,讀作大于等于;“不超過”可表示為≤,讀作小于等于。也就是熱量≥2926千焦,脂肪≤50 g。 3.引導學生用數據判斷午餐方案的營養達標情況。 (1)判斷一份午餐是否符合營養標準,我們需要用數據說話。這是學校今天提供的三份午餐菜譜和9種菜所含的營養成分。(出示課件)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看課件。 2.活動二: (1)同桌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 預設1:什么是熱量。 預設2:什么是千焦。 預設3:什么是脂肪。 (2)合作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全班匯報。 預設1:“不低于”就是“不少于”,用大于號表示 預設2:“不超過”就是小于,用小于號表示。 3.活動三:學生依據熱量≥2926千焦,脂肪≤50g,基本上都能得出:通過分析、理解、計算、交流、討論,初步積累營養搭配的經驗,并在小組活動中學會合作,進一步發展數據意識。 每種菜所含的熱量、脂肪和蛋白質如下表。 編 號菜名熱量 /千焦脂肪 /g蛋白 質/g1炸雞排125419202西紅柿炒雞蛋89915113香菇油菜9111174糖醋魚塊211218145家常豆腐102016136香菜冬瓜564717宮保雞丁10331878土豆燉牛肉109523169韭菜炒豆芽497123(2)學生分小組討論:學校今天提供的午餐符合科學的營養標準嗎?注意用計算器進行判斷,用數據說話。 4.引導學生介紹一下經驗。 預設1:A方案的熱量總和為1254+899+911=3064(千焦),脂肪總和為19+15+11=45(g),3064>2926,45<50,因此,此方案符合營養專家提供的營養標準。 預設2:B方案的熱量總和為2462+1020+564=4046(千焦),脂肪總和為25+16+12=53(g),4046>2926,53>50,脂肪超標,因此,此方案不滿足營養專家提供的營養標準。 預設3:C方案的熱量總和為1033+1095+497=2625(千焦),脂肪總和為18+23+7=48(g),2625<2926,48<50,熱量不達標,因此,此方案不滿足營養專家提供的營養標準。 4.活動四:小組派代表發言 預設1:我們組注意了分工合作,每人判斷一種方案,余下一人記錄數據。 預設2:我們組靈活地選擇了算法,口算、估算和筆算都用上了。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方案,統計分析方案,綜合運用所學的排列組合、統計、計算等數學知識技能,初步發展推理意識。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搭配合格的營養午餐,每三種菜肴搭配出一份午餐,比一比哪個小組搭配的方案多。只需寫出菜的編號。(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匯報交流。 現在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搭配方案匯報給大家?其他小組一起檢查一下,他們的方案是否符合營養標準。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1:方案一,1、6、9; 預設2:方案二,1、7、9; 預設3:方案三,1、6、8……通過運用數學方法的分析,調配科學、合理的午餐,進一步體會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進一步發展推理意識。 為不同人群提出營養午餐的建議,讓學生學以致用,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變式練習 統計分析。 (1)在全班搭配出的所有方案中,每人選出6種喜愛的方案,填在教科書P98的表格中。 (2)選出全班同學最喜愛的6種搭配方案,并將選出的結果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評選“全班同學最喜歡的6種搭配方案”時,可先把全班學生所有的配菜方案羅列出來,然后再組織學生根據這些方案選出自己喜愛的6種。) (學生匯報出示課件) 小知識:人體不僅僅需要熱量和脂肪,還需要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那就是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使我們具有抵抗力,少生病。10歲左右的兒童蛋白質的攝取量為每日75g左右。 2.變式練習 (1)合作要求:學生上臺投影展示并介紹搭配方案,選出全班最喜歡的6種搭配方案。 預設:(例如) 全班同學最喜愛的6種搭配方案 方案配菜 編號喜愛 人數男生 人數女生 人數11-4-830171321-7-927151231-6-825151043-7-820101052-5-71871162-4-81596在學生匯報時,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方案的優化。 (2)合作要求:試著根據全班同學最喜愛的6種搭配方案,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預設:(3)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哪一種搭配所含的蛋白質最多? 3.提升練習 探究延伸,為不同人群搭配營養午餐 剛才大家為自己搭配了科學的營養午餐。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如果要為運動員、偏胖的人、偏瘦的人推薦營養午餐,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小結:要想身體健康,在日常飲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厭食的不良習慣。在選擇食物時,不能只想著好吃,也要進行合理的搭配。 (3)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匯報: 預設:方案1,配菜編號1、4、8,蛋白質含量是20+14+16=50(g) 方案2,配菜編號1、7、9,蛋白質含量是20+7+3=30(g) 方案3,配菜編號1、6、8,蛋白質含量是20+1+16=37(g) 方案4,配菜編號3、7、8,蛋白質含量是7+7+16=30(g) 方案5,配菜編號2、5、7,蛋白質含量是11+13+7=31(g) 方案6,配菜編號2、4、8,蛋白質含量是11+14+16=41(g) 方案1蛋白質含量最高。 3.提升練習 小組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全班匯報。 預設1:運動員運動量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所以要吃熱量高的食物。 預設2:偏胖的人要少吃肉,多吃青菜。為偏胖的人搭配的菜譜脂肪要低一些,為偏瘦的人搭配的菜譜脂肪要高一些。加深對健康 飲食的理解。 四、引導反思 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方法和素養的提升。 四、提升問題 預設1:我們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 預設2:一日三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預設3:10歲左右的兒童從每頓午餐中獲取的熱量應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過50克。板書設計 綜合與實踐 營養午餐 “不低于”可表示為≥,讀作大于等于; “不超過”可表示為≤,讀作小于等于。 熱量≥2926千焦,脂肪≤50 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