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研學日本:人口與經濟密碼人教版七下 地理 8.1日本(課時2)1、運用地圖和其它資料,分析日本老齡化的特點。2、能在地圖上指出日本工業帶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在認識日本自然環境特點的基礎上,分析日本的工業發展特點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學習目標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01 人口老齡化社會研學記錄1:研學團隊抵達日本,發現出租車司機,餐廳服務員有很多老年人。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提問:何為人口老齡化?什么樣的國家容易出現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數據標準經濟發達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01 人口老齡化社會讀圖分析:日本的人口特征。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逐漸下降人口數量先上升后下降人口數量快速上升日本人口兩大特征少子化老齡化01 人口老齡化社會讀圖:了解日本的老齡化程度。日本老齡化程度不僅在發達國家中排第一,世界排名也是第一。01 人口老齡化社會工作不穩定預期收入下降育兒負擔重醫療技術改善平均壽命延長日本的出生率低,生育意愿不強,新生人口數量持續下降死亡率低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仍在加劇。01 人口老齡化社會為什么日本多次延遲退休年齡?日本政府要求,自2021年4月1日起,企業為有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一直到70歲。而在此之前,日本已多次推遲退休年齡:從55歲推遲到60歲,再推遲到65歲。日本政府為什么多次推遲退休年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逐漸提高。2020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1.64歲,女性則高達87.74歲。與此同時,日本新生人口數量在逐漸減少這樣,日本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亞顯著增加,社會面臨勞動力供給不足和養老金支出量劇增的壓力。推遲退休年齡是日本政府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01 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給日本社會帶來哪些影響呢?1965年日本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0%,到2024年已降至59.5%,勞動力數量不足導致企業面臨用工難的問題,企業難以招聘到足夠的員工。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養老金、醫療、護理等社會保障支出大幅上升。日本的養老保險制度面臨巨大壓力,給政府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在日本受到了沖擊。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家庭規模的縮小,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社會養老服務的支持。勞動力短缺社會保障負擔加重家庭養老功能弱化01 人口老齡化社會小組討論:日本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生育率:增辦托兒所、提供生育津貼、增加育兒假期、提高幼兒照護服務質量等。保障老年人生活:增加老年人的就業機會、發展無障礙基礎設施、提高養老金額、加強老年護理等。減輕育兒負擔:規定加班時間上限,推進居家辦公、促進企業建立托兒機構。思考:這些措施可能帶來哪些新問題?就業競爭壓力與代際矛盾產業結構調整困難社會觀念沖突……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研學記錄2:研學團隊來到附近的商業中心,發現這里簡直是日本品牌的海洋。提問:你知道哪些日本品牌的產品?豐田汽車松下電飯煲三菱空調佳能相機本田摩托日立洗衣機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研學記錄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經濟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戰爭結束后,日本經濟幾乎崩潰,加之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匱乏,國內市場狹小的島國。在這種狀況下,日本政府決定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以及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迅速發展的對外貿易是日本躋身于世界貿易大國的行列,也使日本從一個戰爭廢墟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發展。思考:為什么日本會實施外貿立國戰略?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本地域狹小經濟發展迅速國內資源匱乏原材料需求量大供給嚴重不足工業特點1:大量進口原材料思考:日本進口的工業原料來自哪里呢?圖8.12 日本主要工業原材料和燃料來源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1.日本鐵礦石的進口地?2.日本煤炭的進口地?3.日本石油的進口地?澳大利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北美洲中東、俄羅斯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本主要工業產品出口地區比重(2020年)出口高科技產品工業特點2:大量出口工業產品主要出口亞洲和北美洲進口原油等資源出口汽車的產品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本主要工業產品的輸出日本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5月,日本總人口約1億2505萬人。為什么日本的工業產品要大量銷往海外?日本國內市場狹小 研學記錄4:進入21世紀后,日本在人才培養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出臺了一系列計劃,構成日本人才總體戰略。要使科技人才具有立即投入科研開發,并具有能很快把技術轉化為產品的能力。進口原料、燃料工業制成品?科技、人才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提問:日本是如何將原材料變成產品的?經濟特點 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 屬“進口-加工-出口”經濟模式(外向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阪神工業區(神戶、大阪)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北九州)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活動:分析日本發展對外經濟的位置優勢。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思考: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原因是什么?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利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條件工廠靠近碼頭,陸地交通便利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工業經濟效益高2.將代表下列內容的符號填入框圖中,使框圖完整。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C.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產品主要出口BDAC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 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多火山、地震國內市場狹小勞動力充足、素質高港灣眾多科技發達海運便利揚長避短經濟模式:進口—加工—出口不利條件有利條件合作探究:分析日本工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土地緊張國內需求減少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活動:結合課本P27,思考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工業發展面臨了哪些問題?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問題對策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勞動力價格提高與短缺環境污染、土地緊缺國內需求減少運費增高利用別國勞動力利用別國資源開拓海外市場縮短距離思考:日本對外投資的優勢條件是什么?資金與技術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1.投資美國和歐洲?2.投資巴西和澳大利亞?3.投資東亞和東南亞?躲避關稅壁壘利用當地原材料利用廉價勞動力想一想:日本選擇海外投資地的目的是什么?研學記錄5:據日經中文網7月13日報道,日本機械廠商久保田(Kubota)將在美國和印度新建生產建筑機械及農業機械的工廠。報道稱,在該公司的合并銷售額中,海外占比為7成。以前的主要業務模式是從日本出口,但由于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不暢等原因,產品出口受到阻礙,于是該公司決定在海外的需求地增加產量。提問:在美國和印度建廠對當地及日本的好處。印度的優勢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消費市場廣闊資源豐富降低生產、運輸成本美國的優勢面積廣闊技術先進,利于國際經濟技術競爭與合作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小結:海外投資建廠對日本有什么好處?對遷出國有什么影響?①降低生產成本。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節省原料運入成本;生產的產品就地銷售,節省產品運輸成本;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降低勞動力成本。②轉嫁污染。將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遷到國外,保護本國自然資源,減輕日本國內的環境污染。③加強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有利影響:帶來了就業機會,有利于解決勞動力剩余問題;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發展。不利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到海外,會使遷入國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拓展: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遷入國有什么影響?02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日本人口老齡化外向型經濟人口特征:人口問題: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解決措施:課堂小結少子化:晚婚晚育、不婚不育老齡化:壽命延長、醫療技術改善等少子化:鼓勵生育政策老齡化:寬松養老政策、延遲退休年齡、老年人就業雇傭制度發展條件:經濟特點:“進口—加工—出口”主要工業區: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發展問題:勞動力價格提高、土地緊張加劇、國內需求減少解決措施: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利: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勞動力素質高弊:地域狹小、土地緊缺;自然資源匱乏;國內市場有限日本經濟發達,工業現代化程度高。讀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日本工業布局的有利條件有( )A.土地價格低 B.礦產資源豐富C.勞動力廉價 D.優良港口眾多2.關于日本經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量出口初級產品 B.對外依賴性強C.可以獨立發展工業 D.大力發展旅游業DB讀“某國對外貿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國家對外貿易狀況與圖示國家最相似的是( )A.印度尼西亞 B.俄羅斯 C.日本 D.印度4.在國際貿易中,這類國家一般多輸出( )①資源 ②資金 ③技術 ④勞動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B日本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工業發達,良港眾多,但資源貧乏,沿海工業高度集中。讀“日本地形和工業分布簡圖”,完成下面小題。5.日本( )A.首都東京位于最大的島嶼——九州島B.四面臨海,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C.北海道漁場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D.民族構成復雜,文化全盤西化6.日本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其原因不包括沿海地區( )CA.工業所需原料、燃料豐富 B.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C.便于工業制成品的運輸出口 D.城市集中,消費市場廣闊7.日本的傳統民居多為輕質木材搭建的木屋,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形崎嶇,更適合修建木屋 B.多海嘯,木屋不易被海水腐蝕C.木屋冬暖夏涼,居住的舒適度高 D.多地震,輕質木屋可以減輕傷害AD期待下次旅途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