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期地球的圈層結構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目標1、了解地震波的類型、特點并理解其作為地球內部分層依據的原理。2、運用示意圖,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特點及地理意義。3、理解各個圈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及其與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地殼 · 地幔 · 地核敲瓜判瓜震地探地如何探究看不到的“世界”?深挖看球0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1)地震波傳播速度在傳播過程中發生幾次明顯的變化?(2)根據這些變化,我們應該將地球劃分為幾個圈層?(3)在某次變化中,橫波速度突變為0 ,說明其下層介質肯定不是何種狀態?根據地震波特性和地震波傳播速度隨深度變化圖,完成下列幾個問題:地震波名稱 傳播介質 傳播速度縱波 固/液/氣 快橫波 固 慢速度增大縱波變慢,橫波消失地震波速度的變化,說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質性質發生了變化,由此可將地球內部劃分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0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332900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圈層名稱 分界面 厚度 特 征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17km約2800km約3400km①地殼是一個連續的圈層,是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②地殼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陸部分厚分為內核(固態)和外核(液態)溫度、壓力和密度很大地幔位于莫霍界面與古登堡界面之間,在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0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歸納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特點,完成下表:0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易混淆點:地殼、巖石圈的區別和聯系厚度 范圍 聯系 示意圖地殼 海洋5-10km 地表至 莫霍界面 巖石圈不僅包含地殼,而且還包含上地幔上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大陸:39-41km 巖石圈 70-100km 地表至 軟流層知識拓展1、地震發生時,首先感覺到上下晃動還是左右晃動?為什么?2、地震在海洋中發生時,坐在船上的漁民是感覺到上下晃動還是左右晃動?為什么?先上下晃動再左右晃動;因為縱波的速度大于橫波。只有上下晃動;因為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態中傳播,而橫波只在固體中傳播。3、哪一種波的破壞性大?黃金逃生時間指?橫波;縱波和橫波到達的時間差。0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橫波縱波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左圖中正確表示巖石圈序號的A.① B.②C.③ D.④C課堂提升練習2.左圖中①、②、③之間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D甲乙丙丁地球的圈層結構內部結構外部結構劃分依據課堂知識總結分層巖石圈地震波縱波橫波地殼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