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6 圓錐的體積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的聯系,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推導過程和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經歷猜測、驗證的數學發現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意識。 3.培養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究的數學情感。教學 重難點 1.理解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并能正確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準備 課件、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大米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猜測、驗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圓錐,回顧對圓錐的認識。 根據學生回答,標出底面和高。 2.出示一個圓錐,猜一猜它的體積是多少? 把學生的猜測記錄到黑板上。 到底誰猜得對?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圓錐的體積呢? 課件演示排水法 運用排水法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圓錐的體積,是20cm3。剛剛哪位同學猜得最接近?你的空間觀念很好!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多少?我們還能運用剛才的方法嗎? 出示圓錐形屋頂。 今天我們來研究圓錐的體積。 一、發現問題 1.活動一: 學生說出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2.活動二: 學生猜測圓錐的體積。 預設1:排水法。 預設2:等積變形。通過想象,合理猜測,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初步感知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 在實驗操作活動中,直觀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 二、引導合作 1.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讓這個圓錐的體積變大。說說,你是怎樣讓這個圓錐的體積變大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并板書:底面積、高。 課件出示: 由剛才的想象,你對圓錐的體積有沒有新的想法? 老師聽出來了,大家是不是感覺圓錐的體積與底面積和高有關?但是如果用底面積乘高,那么就變成了這個圓柱的體積了,也不行。它們的體積之間是二分之一還是三分之一的關系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并板書:底面積×高 2.探究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 師:你打算用什么辦法來驗證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下面大家就用實驗的方法來進行驗證,看看到底哪個猜測才是正確的。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想象、猜測。 預設1:這個圓錐的底面積變大,體積就變大。 預設2:讓這個圓錐的高變得更高,體積也會變大。 預設3:圓錐的體積可能用底面積乘高。 預設4: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高有關,但是如果底面積乘高是圓柱的體積,那么圓錐的體積應該比底面積乘高要小,可能是它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2.活動二: 預設1:我們可以做實驗,把圓錐裝滿,看看幾次能把圓柱裝滿。 預設2:我們可以做實驗,把圓錐裝滿,倒入圓柱,看看高度之間的關系。 預設3: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看看圓柱裝滿的時候,能夠裝滿幾次圓錐。 學生小組合作,領材料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驗證猜測。在交流活動中,理解圓錐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究的數學情感。 3.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組的實驗結果和實驗結論。 (1)用不同的實驗方法、不同的實驗材料,我們驗證了兩個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關系。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 【板書:等底等高時,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V錐=S底×h=πr2h】 (2)有個小組的實驗結果是接近三分之一,而不是正好是三分之一。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來猜一猜。 小結:大家的思維非常嚴謹。大家的猜測也都很合理。確實,實驗法一定會有誤差的存在,但是它能直觀地讓我們看到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會用更加嚴謹的方法來進行數學證明。 3.活動三: (1)預設1:我們組用圓錐裝了3次才把圓柱裝滿的。所以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預設2:我們把圓錐裝滿,倒入圓柱,發現高是2cm,而圓柱的高是6cm,所以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預設3:我們組發現用圓錐3次倒入圓柱,最后還剩下了一點沒倒進去。說明是圓錐的體積接近圓柱的三分之一。 (2)猜測原因: 預設1:可能是圓柱和圓錐學具制作時有誤差。 預設2:可能是我們往里面裝的米里有縫隙,會產生實驗誤差。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理解圓錐與圓柱的聯系,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看圖列示,計算各個圓錐的體積。 (1) ?。?) 2.變式練習 (1)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15cm2,高是9cm,它的體積是( ?。ヽm3。 A.405 B.135 C.45 D.30 (2)一個圓柱的體積比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大( ?。?A.3倍 B.2倍 C.D.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1:計算錯誤。 預設2:忘記乘三分之一。 2.變式練習 預設1:根據V=Sh,算出體積:15×9=135(cm3) 預設2:第(2)題,比圓錐大多少,是以圓錐為標準。易錯。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3)一個圓錐的半徑不變,高擴大到原來的3倍,則體積( )。 A.擴大到原來的3倍 B.擴大到原來的6倍 C.擴大到原來的9倍 D.不變 (4)一個圓柱與一個圓錐等底等體積,圓柱的高是12cm,圓錐的高是( )cm。 A.4 B.36 C.24 D.12 3.提升練習 (1)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是2m,高是1.5m,用這堆沙子在5m寬的公路上鋪4cm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2)一個圓柱形玻璃容器中裝滿了水,水中沉有一個圓錐形鉛錘。已知鉛錘的底面半徑是4cm,高是9cm,容器的底面半徑是8cm。如果從容器中取出鉛錘,那么容器中的水面會下降多少厘米? 小結:希望大家能夠結合實際,畫示意圖,準確理解題意再解答,注意審題要關注前后單位、圖形的變化。 預設3:根據V=πr2h判斷選A。 預設4:第(4)題,等底等體積時,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容易弄反了。 3.提升練習 預設1:第(1)題,等積變形。由圓錐體轉化為長方體。前后單位不同,易錯。 預設2:第(2)題,圓錐的體積等于下降部分水的體積。畫圖理解更直觀。回顧反思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滲透知識間相互聯系的思想。能掌握并靈活運用公式。 四、引導反思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中,我們運用想象,把圓錐體積變大,猜測圓錐的體積可能與底面積和高有關;然后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推理,發現了圓錐的體積公式,并能夠運用體積公式解決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四、提升問題 預設1: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等底等高時,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預設2:我們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想象 猜測 實驗 推理 應用等底等高時,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V錐=S底×h=πr2h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