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課文自學筆記一.本單元的課文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促使我們沉浸其中,品味感悟。圍繞其中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如《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或課文涉及的歷史事件,如長征、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搜集資料,準備愛國故事素材。選取其中最能打動你的一則故事,參考下面的表格和提示,撰寫一份提綱,然后依據提綱在小組內講述這則故事。基本要素 時間:抗美援朝時期地點:朝鮮(漢江南岸)人物:馬玉祥事件:馬玉祥在烈火中勇救朝鮮小孩子故事內容 起因:敵機襲來,扔下了兩個大燃燒彈,房于著火經過:聽見孩子哭聲,急忙進屋救人高潮:終于找到小孩,火勢更大結局:朝鮮小孩子得救敘述方式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采用第一人稱展示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形象地展現烈采用第三人稱引述被采訪人的話,集中展示人物內心火中救孩子的情形;其它 可適當描述當時的環境氣氣,模擬人物(馬玉祥)說話的語氣二作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時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評價或困惑,用簡練的語言和習慣使用的符號標注在文章的空白處,這就是作批注。1.學習本單元課文中的批注,小組討論:這些批注是從哪些角度撰寫的 對我們自己作批注有哪些啟發 2.本單元有3篇課文未作批注,試給每篇課文各作3~5處批注。注意:要有1~2處關注到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使用。示例1.批注可以從作品的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或展開聯想、想象,補充原文內容,或寫出心得體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如《黃河頌》中“轉入‘頌”。直抒胸臆”這是從結構、寫作手法的角度作的批注,土地的誓言》中“這里鋪陳了許多富于東北地域特色的事物,有怎樣的效果”,這是從內容、語言特色的角度作的批注。啟發:批注,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當我們在讀書或學習時,經常會遇到些難以理解的地方,這時就可以通過批注來記錄自己的疑惑和想法。邊閱讀邊批注,還有助于我們改掉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不良閱讀習慣,培養精讀推敲、細心品味的好習慣。而且,作批注的內容一般屬于重點或難點,批注還可以提醒我們哪些是重要的知識點,從而讓我們更好地掌握重點。2.示例一:《老山界》(1)滿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來了。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批注;這段文字運用間接抒情的方式,通過對紅軍戰士夜間舉著火把登山的景象的詩意描寫,表達了對英勇無畏、堅強樂觀的紅軍戰士的贊嘆之情(2)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保山泉在鳴咽,像波濤在澎湃批注:寫聽覺時,一是很注意運用對比一寂靜與聲響的對比,遠與近的對比,大與小的對比;二是將聽覺暗暗與前面的視覺相貫通一一星星“跟我們這樣地接近”,這是“極遠的又是極近的”,山谷被四圍的山“包圍得像一口井”,這又是“極洪大的又是板細切的”;三是以一組極富抒情性的比喻作結。前兩個比喻用動物設喻,后兩個用流水設喻,句子短小而又整齊,形象豐富而又生動,能夠引發讀者的種種聯想和想象。(3)老山界是我們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但是我們走過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覺得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批注:(這里為什么特別寫比起全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老山界的困難“還是小得很” )作者將翻越老山界的困難與長征中遇到的其他困難相比,表明在長征中遇到過更多、更大的困難,突出紅軍克服艱難險阻的堅強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也表明長征的勝利來之不易。三.寫作時,根據表達的需要,經常要使用不同的修辭手法,有時單獨使用,有時也會綜合使用,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以小組為單位,分析下列語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品味其表達效果。再從本單元或其他學過的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語句進行賞析,全班分享交流。1.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2.回頭向來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3.可是,我要說,這是由于他跟我們的戰士接觸太少,還沒有了解我們的戰士: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4.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漯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聽見蒙古狗深夜的嗥鳴和皮鞭滾落在山潤里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1.使用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表現出黃河波濤洶涌的磅礴氣勢和婉蜒曲折的特點,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畫卷。2.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戰士們視小山為“矮子”,既表明了戰士們所處位置高,又表現五戰士們對困難的藐視和戰勝困難后輕松愉悅的心情。3.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從品質、意志、氣質、胸懷四個方面高度概括和贊揚了志愿軍戰士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增強了文章的氣勢,有利于感染讀者。4.綜合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全面而生動地描繪了廣表的關東原野上美麗的風光、豐饒的物產,表明作者的思念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之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