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年級:七年級學科:美術(人教版下冊)藝術 美術第二課 生活之美第一單元 時代贊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事業的繁榮,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當代藝術家以寫實的表現手法描繪了中國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圖景。這些作品表現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任務一欣賞美術作品,感受畫家筆下人民生活的變化。感受畫家筆下人民生活的變化。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巨大變化。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真實地記錄了不同時期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雨過天晴(油畫) 1979年王大同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以清新靈動的色彩和筆觸,再現了當時人們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暴風雨過去了,陽光重新照耀大地,身著白衣的年輕姑娘正擦拭著窗上斑駁的水痕。作品中對“雨”和“晴”虛實結合的描繪,不僅在表現主題上有所創新,意蘊也較深刻。任務二運用美術鑒賞的方法,分析畫家如何利用構圖、色彩和形象塑造,詮釋幸福的含義,展現生活的美好。知識鏈接主題:就具象美術作品而言,主題就是美術作品中通過形象體系顯示出來的中心思想和主導情緒。一件件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鼓舞民族自信的佳作,讓世界看到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作品用工筆畫的表現形式對具有時代特征的服飾、物品及人物氣質進行細膩刻畫,整幅作品生活氣息濃郁,時代感強烈。春的消息(中國畫) 2019年 陳治 武欣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內容: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的陳治、武欣創作了中國畫《春的消息》,表現了“小康”和“三步走”發展戰略的主題。畫面中,一家人正聚在一起看電視,鄧小平會見西班牙副首相格拉這一歷史事件在電視畫面中被呈現出來,通過人物視線的聚焦使事件發生的情景得到再現。創作者還通過一些細節凸顯出了年代感和地域特色,諸如北方家里火炕上的小炕桌、煤爐子、鋁飯盒、暖水瓶、餑餑籃子、針線笸籮、繡花枕套、團花床單等,令觀者仿佛置身于20世紀80年代的平凡家庭。需要明確的是,主題性美術創作中“以人民為主體”的基本宗旨,即是要反映中國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態、精神狀態。優秀的主題性美術創作不僅要關注中國發展歷程中的歷史事件,也要從微觀角度關注社會民生,關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溫情與悲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令世界矚目。欣欣向榮的基建盛景,不斷激發著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他們紛紛拿起畫筆,寫景狀物,從不同角度描繪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態勢,在時代主題的抒寫中,探索新的藝術表達,彰顯萬千氣象。高度:5G雄安(油畫) 2021年 馬佳偉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構圖新穎,視角獨特,以寫實手法表現施工人員工作場景的一角,突出了建設“智慧之城”的繁忙景象。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品內容:馬佳偉的油畫《高度:5G雄安》,通過5G基站建設場景,帶領觀者暢想未來雄安“智慧之城”的模樣。畫面中心,幾名施工人員在登塔安裝5G基站設備,他們身后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和無垠的綠野,遠方隱約可見白洋淀的秀美容姿,意境開闊。同時,作品借助“高度”這一物理學概念,寓意信息技術發展達到新的高度,喻示拔節生長的雄安新區在規劃、建設方面的前瞻性、引領性,賦予畫面深刻內涵。從傳統基建到新型基建,我國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壯美圖景在美術工作者筆下得到立體而真實的展現。任務三分析不同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思考還可以通過哪些題材體現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梨園喜入村(中國畫) 2021年王瀟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表現戲曲進鄉村給百姓帶來的喜悅,畫面以紅色為主調,營造出熱烈祥和的喜慶氛圍。作品創作背景:陜西國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王瀟創作的中國畫《梨園喜入村》入選本次展覽。這是一幅主題性美術創作,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鄉村為選題,“戲曲進鄉村”是中央號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眼于保障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而提出并實施的一項國家政策。2017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為的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同時,增強廣大農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美麗鄉村。通過戲曲進鄉村,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解決農民看戲難的問題。作品內容:《梨園喜入村》選取戲班下鄉演出受到農民歡迎的熱烈場面,表現戲曲進鄉村給老百姓帶來的喜悅和期盼。演員由車前而入向畫面中心靠攏,村代表上前迎接以包青天為首的表演者,右邊觀眾群簇擁過來,背景演出車為靜、為合,攏住畫心;對不同人物形象特征、情態的描繪增強信息量,追求生動和豐富性;分布在畫面中的彩旗、氣球、鑼鼓和小紅旗等都為主題服務,左側背景新農村建筑輪廓點明國家文化惠民政策的主題,以紅色為主調增強熱烈祥和喜慶的氣氛。烏蘭牧騎(雕塑) 2019年申紅飆 中國美術館藏作品在造型上汲取漢唐陶俑的古風遺韻,表現了草原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富有節奏美感。文化科技的共享時代(中國畫) 2021年 桑建國 張學枚 路關玲 黃曉雨 劉玉梅 中國美術館藏在精心的展陳設計下,展廳通道像是一條跨越百年的“時光長廊”。沿著觀展路線緩步前行,時空也跟隨墻上的一幅幅畫面飛速流轉。不覺間,我們已經見證了祖國的飛速發展,來到了激越昂揚、欣欣向榮的新時代。古運今暉(中國畫) 2021年 安玉民 安澤 中國美術館藏大運河是中國人創造的世所罕見的古代工程奇跡。畫面中的大運河呈S形,將城市分隔開來。兩岸高聳的樓房、河中繁忙的航運、公園中幸福生活的人們……一切都沐浴在清晨金色的陽光下,展示了大運河對于城市、對于人民的重要意義。作品內容:運河文化滋養兩岸,美術家們樂于直接或間接表現運河文化、表現運河兩岸人民的生活,畫面中的一條大運河呈S形,將城市分隔開來。清晨陽光傾瀉而下,將遠處的場景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聳立的高塔也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中。而在近處的畫面中,眾多建筑鱗次櫛比,不僅有表面光滑可鑒的玻璃外墻,也有古色古香的古典建筑。最為傳神的當屬畫面中的眾多人物,他們在清晨各自忙碌,各自歡喜。從古代運河到現代運河,繪畫中不僅“藏著”一座揚州城,更向人們展示了大運河之于城市、大運河之于人民的非凡意義。課后作業以“生活之美”為題,畫出創作草圖并寫出創作思路。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