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四課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一、認知與選擇1.因怕苦怕累,兩名“95 后”青年以各種理由逃避服兵役,經反復教育無效,部隊依據兵役法作出退兵處理。當地政府依法對其做出不得聘用為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職工等處罰。這說明( )①拒絕履行法定義務須承擔刑事責任②違反法定義務,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④依法服兵役是道德要求做的,我們積極去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②③.結合所學知識,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義務,題干中的"95后"青年受到處罰的事實說明拒絕履行義務須承擔相應后果,符合題意;①.只有觸犯刑法的行為才須承擔刑事責任,不符合題意;④.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要求做的,我們積極去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履行法定義務知識點。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2024八下·期末)“沒有法定義務的地方,就沒有法定權利。”下列生活情景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 小沈乘坐“復興號”列車的靜音車廂時保持安靜有序② 小珍給有因暴雨受災地區的同學,捐款捐物,奉獻愛心③ 小龍在學校努力學習,被授予“三好學生”光榮稱號④ 小華父母逢年過節就會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解析】【分析】①: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小明乘坐“復興號"列車的靜音車廂時保持安靜有序,履行了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行使了坐車的權利,①符合題意;②:小玉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履行了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定義務,②不符合題意;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小龍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被授予“三好學生”光榮稱號體現了小龍享有榮譽權,③符合題意;④:小華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履行了孝親敬長的義務,沒有體現法定權利,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2024八下·漢源期末)鄭州市交警一大隊民警在執勤執法中,發現一輛小型轎車行駛異常。經檢查,該車駕駛員周某不僅是無證駕駛,并且還是醉駕。周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周某違反了行政法律②周某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③周某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④周某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識點】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②③④.題文中,周某無證醉酒駕駛,其行為違反了法定義務,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符合題意;①.周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知識點。違法行為是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法律并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也叫犯罪行為。二、閱讀與思考4.(2024八下·溫州期中)每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都會揭露行業亂象,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幾年的典型案例——曝光臺① 曝光臺② 曝光臺③喝了能回春的聽花酒 2020年起,號稱是“高端商務白酒”的聽花酒出現在消費市場上,廣告展示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調節生理紊亂、抗衰老等功效。但其所謂的“高科技成分”,被揭露其實是廉價的薄荷提取物。 被悄悄偷走的汽油 2023年,在重慶某區加油站內,執法人員發現,3臺加油機內部各加裝了2根電線。進入加油站“網絡監控系統”,通過設置不同參數,加油機可“偷油”10%甚至20%。涉案的加油機還隱藏了11.14萬升的銷售數據,涉嫌偷漏稅90余萬元。 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 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阜陽個別預制菜生產企業存在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的情況,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食用后可能會產生中毒現象,頓時引發了公眾和市場對肉類產品等領域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法律鏈接1:《食品安全法》(第73條) 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廣告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法律鏈接2:《稅收征收管理法》(第63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薄、記賬憑證,……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這些被曝光的商家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2)假設你是市場監督管理人員,請從依法履行義務角度對商家進行教育。(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自身的消費經歷,請你以“明明白白我消費”為主題撰寫一篇演講稿。(要求:利用所學知識,有理有據分析,表達邁輯清晰)【答案】(1)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財產權、生命健康權。(2)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⑤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⑥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⑦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人的消費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面對各種各樣的消費品,我們要學會合理消費。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時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費前,我們可以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理性消費、勤儉節約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同的生活態度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每人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態度,注重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節約的不僅是個人的財產,更是國家的資源。【知識點】社會經濟權利;生命健康權;權利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這些被曝光的商家的行為侵犯了公民 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財產權、生命健康權等。(2)分析材料結合根據所學知識,對商家的教育可以從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如何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本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從 學會合理消費。 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不浪費,要勤儉節約等方面組織文字材料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財產權,生命健康權,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一種推動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便于公民參與和監督的新形式。政府利用“微信”進行網絡問政,紀檢監察機關利用“微信”來反腐,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又促進了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但令人們感到頭痛的是一些群眾借助這種方式進行謠言傳播、各種辱罵、誣陷政府人員的行為。“微信”成了“危信”。材料二:2023年5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人民政府對該區2023年上半年入伍新兵李某龍在入伍后拒服兵役的情況及懲處情況進行通報。李某龍被納入履行國防義務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實施聯合懲戒,共計受到不得被錄用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個人戶籍“服兵役欄”備注“拒服兵役”永久字樣、一次性經濟處罰22500元等8項懲戒。(1)材料一中“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保障了公民的哪一項權利?并說說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2)根據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從公民履行義務的角度談談此事件對我們的啟示。【答案】(1)政治權利(或監督權、批評建議權)。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要正確行使監督權和批評建議權等政治權利,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要加強道德修養,杜絕不良行為,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2)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知識點】監督權;行使權利有界限;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1)首先認識到“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是為了接受公民監督,所以保障了公民的監督權;其次, 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結合所學,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行使監督權需要注意的問題、加強道德修養,不造謠,不信謠等方面回答即可。(2)材料二中新兵李某龍拒絕服兵役被處罰的案例,啟示我們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點評】(1)本題考查監督權。首先認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微信問政”,從監督權的角度回答;其次,表明公民如何行使權利,行使監督權的要求等,緊扣材料主旨和設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公民履行義務。公民要積極履行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認識到違法須擔責。三、探討與運用6.(2023八下·趙縣期末)遵規守法健康成長。“叮咚、叮咚……”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李強同學攜帶的手機發出了響亮的聲音,老師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將手機上交保管,李強拒絕上交。對此,同學們議論紛紛……同學甲:老師真愛管用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同學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因為……法律鏈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章網絡保護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1)請你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對同學甲的觀點進行評析。(2)請從公民義務的角度,幫助同學乙續寫理由。(至少回答3點)【答案】(1)甲同學甲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②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④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⑤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⑥在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2)①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李強同學的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的規定,是不履行公民義務的表現。②義務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③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④違反義務須擔責。【知識點】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權利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法治與自由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老師真愛管用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可知,甲同學甲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2)根據材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可知,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李強同學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義務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義務須擔責。【點評】本題考查 自由與法治關系 、 違反義務須擔責等相關知識點。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1 / 1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四課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一、認知與選擇1.因怕苦怕累,兩名“95 后”青年以各種理由逃避服兵役,經反復教育無效,部隊依據兵役法作出退兵處理。當地政府依法對其做出不得聘用為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職工等處罰。這說明( )①拒絕履行法定義務須承擔刑事責任②違反法定義務,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③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④依法服兵役是道德要求做的,我們積極去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八下·期末)“沒有法定義務的地方,就沒有法定權利。”下列生活情景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 小沈乘坐“復興號”列車的靜音車廂時保持安靜有序② 小珍給有因暴雨受災地區的同學,捐款捐物,奉獻愛心③ 小龍在學校努力學習,被授予“三好學生”光榮稱號④ 小華父母逢年過節就會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2024八下·漢源期末)鄭州市交警一大隊民警在執勤執法中,發現一輛小型轎車行駛異常。經檢查,該車駕駛員周某不僅是無證駕駛,并且還是醉駕。周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周某違反了行政法律②周某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③周某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④周某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閱讀與思考4.(2024八下·溫州期中)每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都會揭露行業亂象,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幾年的典型案例——曝光臺① 曝光臺② 曝光臺③喝了能回春的聽花酒 2020年起,號稱是“高端商務白酒”的聽花酒出現在消費市場上,廣告展示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調節生理紊亂、抗衰老等功效。但其所謂的“高科技成分”,被揭露其實是廉價的薄荷提取物。 被悄悄偷走的汽油 2023年,在重慶某區加油站內,執法人員發現,3臺加油機內部各加裝了2根電線。進入加油站“網絡監控系統”,通過設置不同參數,加油機可“偷油”10%甚至20%。涉案的加油機還隱藏了11.14萬升的銷售數據,涉嫌偷漏稅90余萬元。 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 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阜陽個別預制菜生產企業存在使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的情況,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食用后可能會產生中毒現象,頓時引發了公眾和市場對肉類產品等領域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法律鏈接1:《食品安全法》(第73條) 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廣告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法律鏈接2:《稅收征收管理法》(第63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薄、記賬憑證,……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這些被曝光的商家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2)假設你是市場監督管理人員,請從依法履行義務角度對商家進行教育。(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自身的消費經歷,請你以“明明白白我消費”為主題撰寫一篇演講稿。(要求:利用所學知識,有理有據分析,表達邁輯清晰)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一種推動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便于公民參與和監督的新形式。政府利用“微信”進行網絡問政,紀檢監察機關利用“微信”來反腐,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又促進了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但令人們感到頭痛的是一些群眾借助這種方式進行謠言傳播、各種辱罵、誣陷政府人員的行為。“微信”成了“危信”。材料二:2023年5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人民政府對該區2023年上半年入伍新兵李某龍在入伍后拒服兵役的情況及懲處情況進行通報。李某龍被納入履行國防義務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實施聯合懲戒,共計受到不得被錄用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個人戶籍“服兵役欄”備注“拒服兵役”永久字樣、一次性經濟處罰22500元等8項懲戒。(1)材料一中“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保障了公民的哪一項權利?并說說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2)根據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從公民履行義務的角度談談此事件對我們的啟示。三、探討與運用6.(2023八下·趙縣期末)遵規守法健康成長。“叮咚、叮咚……”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李強同學攜帶的手機發出了響亮的聲音,老師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將手機上交保管,李強拒絕上交。對此,同學們議論紛紛……同學甲:老師真愛管用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同學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因為……法律鏈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章網絡保護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1)請你從自由與法治關系的角度對同學甲的觀點進行評析。(2)請從公民義務的角度,幫助同學乙續寫理由。(至少回答3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②③.結合所學知識,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義務,題干中的"95后"青年受到處罰的事實說明拒絕履行義務須承擔相應后果,符合題意;①.只有觸犯刑法的行為才須承擔刑事責任,不符合題意;④.依法服兵役是法律要求做的,我們積極去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履行法定義務知識點。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答案】B【知識點】權利義務相統一【解析】【分析】①: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小明乘坐“復興號"列車的靜音車廂時保持安靜有序,履行了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行使了坐車的權利,①符合題意;②:小玉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履行了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定義務,②不符合題意;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小龍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被授予“三好學生”光榮稱號體現了小龍享有榮譽權,③符合題意;④:小華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履行了孝親敬長的義務,沒有體現法定權利,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答案】B【知識點】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②③④.題文中,周某無證醉酒駕駛,其行為違反了法定義務,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符合題意;①.周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知識點。違法行為是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法律并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屬于嚴重違法行為,也叫犯罪行為。4.【答案】(1)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財產權、生命健康權。(2)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④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⑤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⑥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⑦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人的消費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面對各種各樣的消費品,我們要學會合理消費。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時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費前,我們可以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理性消費、勤儉節約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同的生活態度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每人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態度,注重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節約的不僅是個人的財產,更是國家的資源。【知識點】社會經濟權利;生命健康權;權利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 這些被曝光的商家的行為侵犯了公民 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財產權、生命健康權等。(2)分析材料結合根據所學知識,對商家的教育可以從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如何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具體分析回答即可。(3)本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從 學會合理消費。 不與周圍的人進行盲目攀比,不浪費金錢,不浪費,要勤儉節約等方面組織文字材料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財產權,生命健康權,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要承擔法律責任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5.【答案】(1)政治權利(或監督權、批評建議權)。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要正確行使監督權和批評建議權等政治權利,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要加強道德修養,杜絕不良行為,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2)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知識點】監督權;行使權利有界限;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解析】【分析】(1)首先認識到“一些政府部門還開通了為民服務的‘微信問政’平臺”,是為了接受公民監督,所以保障了公民的監督權;其次, 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結合所學,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行使監督權需要注意的問題、加強道德修養,不造謠,不信謠等方面回答即可。(2)材料二中新兵李某龍拒絕服兵役被處罰的案例,啟示我們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點評】(1)本題考查監督權。首先認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微信問政”,從監督權的角度回答;其次,表明公民如何行使權利,行使監督權的要求等,緊扣材料主旨和設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公民履行義務。公民要積極履行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認識到違法須擔責。6.【答案】(1)甲同學甲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②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④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⑤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⑥在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2)①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李強同學的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的規定,是不履行公民義務的表現。②義務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③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④違反義務須擔責。【知識點】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權利義務相統一;履行法定義務;違反義務需承擔責任;法治與自由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老師真愛管用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可知,甲同學甲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2)根據材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可知,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李強同學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義務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義務須擔責。【點評】本題考查 自由與法治關系 、 違反義務須擔責等相關知識點。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四課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學生版).docx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第四課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