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1.1開放互動的世界政治認同:認識經濟全球化和多樣文化帶給人們日常生活交往、經濟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各種好處。道德修養: 正確認識我們生活的共同家園,知道世界的變化既給國家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正確認識文化差異法治觀念: 激發人們熱愛共同家園、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健全人格:結合材料理解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意義,能夠正確對待不同的文化。責任意識:能夠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和了解的資料認識世界。知識點一 當今世界的特征1.(2024九下·高州模擬)2024年8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中國真誠希望與世界各國一道,在開放的大舞臺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這是因為當今世界( )①是一個完全不分你我的世界②是一個發展的世界③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④是一個開放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知識點二 世界經濟全球化2.(2024九下·衡南月考) 2024年6月6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在烏克蘭危機持續、多國央行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等多重負面沖擊相互疊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仍處于不穩定狀態。美國利率快速走高對新興市場和發達經濟體造成重大挑戰,出現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升高。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 B.經濟全球化使風險跨國界傳遞C.新興市場的發展取決于美國 D.我們應該排斥經濟全球化趨勢知識點三 世界文化多樣性3.(2024九下·潮陽模擬)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我們應該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材料啟示我們在國際交往中要( )①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②堅持和而不同,求同存異③堅持開放包容,博采眾長 ④堅持公平正義,消除分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一、選擇題(18題)1.“買全球,賣全球”——210 萬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世界超市”中國義烏匯聚,又從這里銷往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中可以看出( )A.各國間的經濟利益逐漸趨同 B.新經濟、新業態在不斷涌現C.封鎖、孤立的現象已經消失 D.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2.(2024·從江模擬)我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馬來西亞白咖啡、老撾紅木、伊朗波斯掛毯……超市里進口商品越來越多,商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種類豐富、特色鮮明的商品讓人們日常消費的選擇空間不斷擴大,這讓我們感受到( )A.封鎖孤立的現象依然存在 B.經濟全球化豐富了生活C.世界各國實現了利益統一 D.我國主導當今世界發展3.(2024九下·張家川模擬)2024年9月2日,習近平向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發表視頻致辭:“中國愿同各國各方一道,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敲通,以服務創新培育發展動能,以服務共享創造美好未來,攜手推動世界經濟走上持續復蘇軌道。”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要( )A.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消除文化差異B.認識到合作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主動承擔起大國責任C.秉持共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導經濟全球化的新格局D.積極主動參與競爭,同時也要居安思危,注重國家經濟安全4.(2024九下·張北月考)為更好地應對后疫情時代,國際奧委會主席建議在奧林匹克口號后面,再加入一個詞“Together”。這主要是因為( )A.世界發展不平衡問題已徹底解決B.團結合作能消除國家之間的矛盾C.世界文化呈現多樣性特征D.開放、發展的世界是緊密聯系的5.(2024九下·成都模擬)2024年8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博覽會設置食品、農產品、高精尖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六大展區,共有69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亮相,涵蓋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上述材料表明( )①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②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③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④經濟全球化格局已經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九下·昭平模擬)2024年8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超3400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442項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達784.1億元,比上屆增長6.7%。上述材料表明( )①當今世界是緊密聯系的世界②世界各國堅持包容互惠原則③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④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經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九下·南崗模擬)2024年8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中國真誠希望與世界各國一道,在開放的大舞臺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這是因為當今世界( )①是一個開放的世界②是一個發展的世界③是一個以鄰為壑的世界④是一個緊密聯系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九下·桂林模擬)廣西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聚焦面向東盟,發展新興產業集群;暢通陸海新通道,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沿邊開放,跨境產業鏈越織越牢,助推廣西實現高質量發展。此舉( )①體現了國際競爭的實質是自貿區的設立②增強了廣西的自我發展能力③彰顯了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④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4九下·咸豐月考)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一周年,十一年來,我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覆蓋我國83%的建交國。這表明( )①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發展、緊密聯系的世界②經濟全球化使風險與危機跨國界傳遞③經濟全球化使國際間的合作日益密切④國與國之間的商業競爭將越來越激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戲劇節上,總會有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劇團的精彩演出,吸引了全球各地無數的戲劇愛好者參與豐富多彩的中外戲劇文化交流。這說明( )①當今世界已經實現大一統②文化多樣性正在交流中消失③人們在開放的世界中共享多樣文化 ④世界各國人民的聯系日益密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我們無法改變各個國家文化上的差異,但可以通過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這樣的差異,從而增進對不同國家文化的理解和包容。”這要求我們( )A.否定本國文化的獨特性 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C.維護世界文化的統一性 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異性12.(2024九下·廣東模擬)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對此,下列觀點你不贊同的是( )A.多樣的文化之間要加強交流和融合,最后實現統一B.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值得我們尊重的經驗和智慧C.各國應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互學互鑒,取長補短D.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存在價值13.(2024九下·巧家月考)2024年1月 19 日,“世界文化遺產———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揭牌儀式成功舉行。這是全球首個以茶為主題的世界遺產,填補了世界遺產中的茶文化主題項目的空白。對此,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①體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獨一無二②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③展示出中國茶文化的豐富內涵,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④對于研究中華文明及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2024九下·武威模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成為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成績的背后源自于黨和政府( )A.堅持了改革開放的新發展格局B.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C.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的理念D.把開放作為當前工作的中心15.(2024九下·東興模擬)小閩以“經濟全球化”為主題,制作一期黑板報,以下時事素材可以采用的是( )A.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召開B.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舉行C.中美達成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D.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生效16.(2024九下·成都開學考)下列對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表述,不正確的是( )A.經濟全球化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分化B.經濟全球化一定會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C.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D.經濟全球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機會,它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17.(2024九下·成都開學考)當今世界,貿易、生產、管理、科學等各個領域都超越了國界,我們共處的地球被稱為“地球村”。由此帶來的影響是( )①給各國發展帶來深遠影響②這是一個開放的世界③以不同方式影響人們的生活④世界正經歷著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8.如圖反映的是( )A.世界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文化多樣化 D.社會信息化二、非選擇題(2題)19.讀右圖,回答問題。(1)右邊的汽車生產網絡圖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哪一表現?這種生產模式有何優勢?(2)根據上圖,從資源配置角度談談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3)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應如何正確應對?20.(2024九下·綠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奧運會不僅是運動健兒展現體育精神的舞臺,也是一場文化的盛宴。為了取得北京夏、冬季奧運會呈現文化魅力、超越文明隔閡的效果,2024年7月26日開幕的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將在夕陽余暉下,沿著塞納河拉開大幕,運動員們乘坐游船欣賞代表法國文化遺產的表演。通過這種獨特的文化展示,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材料表明實現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什么 (2)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和個人分別應怎樣做 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答案】D2.【答案】B3.【答案】D綜合提升1.【答案】D2.【答案】B3.【答案】D4.【答案】D5.【答案】B6.【答案】B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B17.【答案】A18.【答案】B19.【答案】(1)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生產全球化)。 各國利用自己的優勢參與生產過程,共同完成商品生產。這能夠充分發揮生產者各自的優勢,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2)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流動,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配置資源,促進資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3)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既要順應歷史潮流,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也要居安思危,增強風險意識,注重國家經濟安全,為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做好充分準備20.【答案】(1)文化多樣性。(2)國家: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開展經典書籍誦讀活動。個人:學好母語,寫好漢字,練習書法。學習二胡,學唱京劇,學習國畫等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