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單元分析一、單元核心素養分析本單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二是理解圖形的平移;三是初步認識旋轉。本單元屬于圖形與幾何的領域,其核心素養指向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幾何直觀主要是指運用圖表描述和分析問題的意識與習慣。本單元通過讓學生經歷對現實生活中圖形運動的抽象過程,直觀感知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特征,體會運動前后圖形的變與不變,為學習抽象圖形的運動積累感性經驗,逐步發展幾何直觀。空間觀念主要是指對空間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系的認識。本單元通過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辨認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依據描述想象出圖形的運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二、單元教學目標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初步理解物體或圖形的平移、旋轉現象,逐步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2.通過觀察、操作、分析,使學生能夠辨認軸對稱圖形,區分平移、旋轉現象,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學生能夠感受到圖形的運動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圖形的對稱美。三、單元教學整體結構單元板塊 主概念 (主要任務)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圖形的運動(一)》 例1 認識軸對 稱圖形 同學們喜歡剪紙嗎?你們會剪什么圖案?老師現場給大家剪一個圖案。 教師先對折,再剪一剪,如圖。 問題一:猜一猜剪出的是一個什么圖案? 活動一:學生觀察教師剪紙的過程,猜想剪出的是什么圖案。觀察教師展開的圖形確認猜想是否正確。 目標一:通過折、剪、想象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板塊一 《圖形的運動(一)》 例1 認識軸對 稱圖形 問題二:仔細觀察,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 活動二:小組觀察這兩個圖案,可以利用手中樹葉、風箏的圖形對折后再觀察,發現圖形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目標二: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培養幾何直觀。問題三: 1.怎樣才能得到這個衣服圖案并把衣服的圖案剪出來? 2.你們還能剪出這些圖形嗎?嘗試著動手剪一剪。 活動三: 1.小組討論剪衣服圖案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剪一剪。 2.小組合作剪圖形,1人剪1個圖形。 目標三: 通過操作活動,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問題四: 1.觀察剪過的4個圖形,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圖形中間的那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你能用手比畫一下這4個圖形的對稱軸嗎? 活動四: 學生觀察4個圖形,尋找共同點,同桌相互交流。 引導學生觀察展開的剪紙上的折痕,指出4個圖形的對稱軸。 目標四: 通過觀察認識對稱軸,培養幾何直觀。問題五: 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你是怎樣知道的? 活動五:學生觀察圖形或數字,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說明理由。 目標五: 通過觀察、判斷軸對稱圖形,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板塊一 《圖形的運動(一)》 例1 認識軸對 稱圖形 問題六: 1.觀察下面的4個小人,它們有什么特點? 2.怎樣能又快又好地剪出1個、2個、4個小人呢? 活動六: 1.學生先觀察教師剪的手拉手的4個小人,說一說它們的特點。 2.師生討論剪1個、2個、4個小人的方法,學會動手剪一剪。 目標六: 通過想、折、畫、剪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變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板塊二 《圖形的運動(一)》 平移 同學們,喜歡到游樂場玩耍嗎?老師這有許多游樂項目的圖片,一起來看看。 問題一:你都看到了什么? 活動一:學生觀察游樂項目的圖片,自由發言,描述看到的場景。 目標一: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理解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問題二: 1.這些物體運動方式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2.在運動的過程中,物體的形狀、大小、方向、位置發生變化了嗎? 活動二: 1.先自己想一想,再互相說一說,最后全班交流。 2.學生上臺演示運動過程,觀察線路軌跡和前后所在的位置。 目標二:在觀察、想象中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平移的特點,逐步提升語言表達、空間想象的能力。板塊二 《圖形的運動(一)》 平移 問題三: 這些運動方式屬于平移嗎?為什么? 活動三: 學生判斷是否是平移并說明理由。 目標三:能夠運用物體或圖形平移的特點辨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四: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 活動四:學生舉例說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目標四:能夠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問題五: 出示房子圖,例2 移一移。 1.圖中有6座可愛的小房子,哪幾座小房子可以通過平移相互重合? 2.圖中增加一幅大于原圖的房子,一幅小于原圖的房子,方向和原圖一致。這兩幅房子圖可以通過平移相互重合嗎? 3.在平移過程中,形狀、大小、方向、位置改變了嗎? 活動五: 1.學生先自己觀察,獨立思考,再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匯報交流,用線連一連可以重合的小房子。 2.學生再觀察判斷,是否可以通過平移相互重合。 3.同桌之間互相討論。 目標五:通過動手操作,掌握平移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板塊三 《圖形的運動(一)》 旋轉 游樂場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游樂項目,想看嗎? 出示圖片: 問題一:你知道它們都是什么游樂項目嗎? 活動一:學生觀察游樂項目的圖片,自由發言,說一說圖片分別是什么游樂項目。 目標一: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初步理解物體的旋轉。問題二: 1.觀察它們是怎樣運動的? 2.用手比畫一下它們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活動二: 1.學生觀察,自由發言。 2.用手勢比畫物體的運動。 目標二:通過觀察、比畫,更好地理解旋轉現象,培養幾何直觀。問題三:你能把上面的游樂項目分類嗎? 活動三:小組討論分類標準,將圖片中物體的運動方式分類并說明理由。 目標三: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觀察、比較,正確區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問題四: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條軸轉動就是旋轉現象。旋轉時形狀、大小、方向、位置發生變化了嗎? 活動四:學生觀察線路軌跡和前后所在的位置,尋找旋轉現象中的變與不變。 目標四:能夠感知旋轉現象中形狀、大小不變,方向、位置發生改變。問題五: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家里的電扇、酒店的旋轉門是怎樣轉動的?你能用手比畫一下嗎? 活動五:學生想象物體旋轉的軌跡并用手比畫。 目標五: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旋轉現象,更深入地理解旋轉現象,培養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問題六:生活中還有其他的旋轉現象嗎?舉例說一說。 活動六:學生舉例說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目標六:感知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