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3 旋轉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感知旋轉現象,能正確判斷簡單的物體、圖形的旋轉,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旋轉的特點,區分平移和旋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旋轉現象,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 重難點 1.初步感知旋轉現象,理解物體、圖形旋轉的特點。 2.正確區分平移、旋轉現象。教學準備 實物圖片。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初步了解物體或圖形的旋轉。 一、情境導入 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游樂項目,想看嗎? 出示游樂項目的圖片: 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 一、發現問題 學生觀察老師出示的圖片,回答都是什么游樂項目。 預設:跳樓機、纜車、摩天輪、海盜船、旋轉木馬、小火車。通過觀察、比畫,更好地理解旋轉現象,培養幾何直觀。 二、引導合作 1.觀察它們是怎樣運動的?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語言描述它們的運動軌跡。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圖形的運動——平移,這幾種游樂項目的運動方式都是平移嗎?用手比畫一下它們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二、探究問題 活動一:用手勢比畫物體的運動。 預設1:有的是平移的。 預設2:有的沿直線運動,有的是轉的。 預設3:有的是平移,有的不是平移。 預設4:順時針畫圈;手臂轉圈。通過觀察、比較,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感知旋轉現象中形狀、大小不變,方向、位置發生改變。 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旋轉現象,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你能把上面的游樂項目分類嗎? 你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老師小結:有些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雖然形狀、大小沒變,但是方向卻改變了,所以不是平移現象。 (板書:形狀、大小不變方向、位置改變) 這種運動現象叫作旋轉,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什么叫旋轉。 (板書:旋轉) 3.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家里的電扇、酒店的旋轉門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比畫一下嗎? 師生共同小結:物體繞著一個點或一條軸進行轉動,這樣的運動現象就叫旋轉。旋轉的物體形狀、大小不變,方向、位置改變。 生活中有沒有像這樣旋轉運動的現象?舉例說一說。 活動二:分類。 小組討論,將圖片中物體的運動方式分類。 預設1:像纜車、小火車、跳樓機都是沿直線運動的,在運動的過程中形狀、大小、方向都不變,所以是平移。 預設2:像旋轉木馬、海盜船、摩天輪都是繞著一個點轉的,它們的方向都變了,所以不是平移。 活動三:走進生活,探究旋轉。 預設1:電扇的扇片圍繞著中間那個點轉動,邊說邊比畫。 預設2:酒店的旋轉門繞著中間的柱子轉動,邊說邊比畫。 同桌互相說一說。 預設1:鐘表的指針。 預設2:小區門口的道閘(停車桿)。 預設3:風車。借助生活實例,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通過對比,使學生能夠理解平移和旋轉在運動方向上的不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提升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下面的現象是平移的畫“ ”,是旋轉的畫“○”。 引導學生運用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判斷平移、旋轉現象。 2.變式練習 仔細觀察,判斷圖形每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括號里填上“平移”或“旋轉”。 引導學生根據“方向是否改變”來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 3.提升練習 (1)小貓至少轉( )格可以到小老鼠現在的位置上。 (2)當蝸牛轉到小貓現在的位置上時,大熊貓就轉到了( )現在的位置上,小老鼠就轉到了( )現在的位置上。 引導學生根據旋轉時方向改變的特點來解決問題,輔導學生觀察圖中是沿順時針旋轉。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獨立完成,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現象。 2.變式練習 獨立完成。 預設1:平移或旋轉順序寫反。 預設2:有錯別字。 3.提升練習 預設1:不能確定轉幾格,不確定包不包括自己現在的一個格,數錯格數,導致寫錯小動物的名稱。 預設2:未認真審題,方向反了。通過回顧所學知識,養成思維嚴謹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 四、引導反思 引導回顧反思全課的學習并思考:本節課的學習收獲了哪些知識和方法? 四、提升問題 預設1:知道了物體運動的兩種現象——平移和旋轉。 預設2: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軌跡、方向是不同的。 預設3:判斷是不是旋轉現象,首先看是不是繞著一個點或一條軸進行運動,其次是運動中物體或圖形的方向是否改變。板書設計 旋轉 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條軸轉動 形狀、大小不變 方向、位置改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