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四課 自信給人力量第1課時 人要有自信欄目導航自主學習 感知教材分層訓練 提升素養1.什么是自信 自信就是 ,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 的體現。 2.自信有什么作用 (1)自信讓人 。自信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 (2)自信讓人遠離 。 相信自己自主學習 感知教材精神風貌樂觀堅定自負與自卑3.自負、自卑、自信的表現。自負 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自卑 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自信 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4.自信的來源有哪些 (1)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 。 (2)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 。 (3)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 . 。 實力肯定成就感和自豪感素養目標理解自信對個人成長的作用,樹立自信,感悟自信的來源,培養健全人格,增強政治認同。易錯點撥誤區:相信自己,就能取得成功。點撥:自信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因此,自信能讓我們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和可能,但不一定能取得成功。知識拓展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今天若不行,爭取明天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1.生活和學習中的許多事情,對于極重度神經性耳聾的江同學來說都是“困難模式”,但她卻說:“我從來沒有因為聽不見,就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我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這啟示我們( )①要學會善待自我,隨遇而安 ②只有挫折,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③要保持積極心態,相信自己 ④要樂觀堅定,堅信“我能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層訓練 提升素養D2.“每個人都是一座高山。世上最難攀越的山,其實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這段話啟示我們( )A.只要自己愿意,就能獲得任何成功B.要相信自己,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C.立身很需要自尊,做人也應該知恥D.增強生命韌性,人生便無任何挫折3.“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代詩人袁枚的這首《苔》啟示我們要培養的品質是( )A.自信 B.自卑 C.自負 D.自大BA4.人生中一大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明明有機會卻沒有抓住,白白虛度了光陰。要讓那些“我本可以”變成“我可以”,需要我們( )A.釋放內心壓力,杜絕消極情緒B.僅憑個人興趣,確定職業方向C.模仿榜樣言行,做到行己有恥D.堅持不懈追求,努力實現夢想D5.七年級(3)班決定舉辦一次以“誦古詩 強信心”為主題的學習活動,旨在幫助同學們正確對待考試成績,培養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下列古詩中,符合活動主題的有( )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②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6.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雄安新區拔節生長,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這些成就讓( )A.國與國聯系更加緊密B.中國人民更加自信C.每個人變得自負D.中國的外部環境更為良好B7.非連續性文本:仔細觀察下面漫畫,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以上漫畫反映了哪三種心理品質 請對這三種心理品質作簡要介紹。答:自卑、自信和自負。①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②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③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 (2)你想做哪一種人 為什么 答:做自信的人。原因:①自信讓人樂觀堅定,遠離自負與自卑。②自信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時 人要有自信【學習目標】1.了解自信的內涵、作用、來源,做有自信的人。2.養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態度,在生活中磨煉意志,培養道德觀念和健全人格。【重點難點】1.重點:自信的作用。2.難點: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自主學習】1.自信就是 ,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 ,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2.自信讓人 。自信是一種“ ”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 上體驗“我能行”。正是“我能行”這種信念,讓我們充滿 ,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3.自信讓人遠離 。 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 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 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4.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 ;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 ;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 。5.自信有什么作用?6.自信來源于哪里?【課時達標】1.“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代詞人李清照的這段詞啟示我們要培養的品質是( )A.自負 B.自卑C.自信 D.自大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列做法能夠體現自信的是( )A.小蕓:面對學習中的困難,相信自己能戰勝B.小易:只要努力,就能考取最好的大學C.小菲:加強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D.小勇:每個周末都去參加志愿服務活動3.“新時代好少年”羅禹涵與病魔頑強抗爭,即使在病房里也認真寫作業。返回校園后,她依然帶病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她說:“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我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羅禹涵的事跡讓我們感悟到( )①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 ②擁有自信就能取得成功③自信讓人樂觀堅定 ④自信的人在面對困難面前不輕言放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面是小林和小梅在考試前的一段對話:小林:“雖然我平時學習很認真,但心里非常緊張,這次考試肯定考不好。”小梅:“你應該放松點,考試前試著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小林產生煩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 )A.自卑 B.缺乏自信 C.自負 D.過于依賴他人5.“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強大中國,永遠是每一位中國公民的堅強后盾。”“中國的目標是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國人民的這份自信源于( )A.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 B.中國已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曾經輝煌和遭受的心中苦難 D.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6.【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2024年10月24日,中國游泳運動員潘展樂在人民日報撰文——《迎難而上 永不言棄》。他說, 10歲時,童言無忌的我在媒體面前夸下海口,要拿世界冠軍。今年夏天,我在巴黎奧運會上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收獲2金1銀,打破世界紀錄。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心潮澎湃。為國爭光的信念,早已印在了我的心上。他說,我深信,成功沒有捷徑,都是靠平時的積累。積累夠了,實力達到一定水平,機會出現時,才能牢牢把握。他表示,在體育的世界里,要堅信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希望用成績打破質疑、證明自己,也鼓勵更多泳池的明日之星實現夢想。(1)“在體育的世界里,要堅信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潘展樂的這句話對我們樹立自信有什么啟示?(2)“我深信,成功沒有捷徑,都是靠平時的積累。”結合潘展樂的成長之路談談自信來源于哪里。參考答案1.C 2.A 3.C 4.A 5.D6.答案:(1)①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②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自信能夠讓人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2)①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②自信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③自信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課時 人要有自信教學 分析 《人要有自信》所依據的課程標準內容是“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具體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是“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認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本課時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自信的含義,二是人要有自信的原因,三是自信的來源。教學 目標 道德修養:理解自信的含義。 健全人格:知道人為什么要有自信。 責任意識:了解自信的來源。重點 難點 重點:自信的重要性。 難點:自負、自信與自卑的表現。教法 學法 以體驗式、案例式、啟發式為主,結合社會熱點設置問題進行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導 與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方式一:故事導入(見課件) 展示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練戲劇的故事。 思考:是什么使同一個人前后有天壤之別呢 學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教師由此導入新課。 方式二:圖片導入(見課件) 展示自信者的風采有關圖片。 思考:自信的中國人的共同點有哪些 讓學生總結自信者“眼睛炯炯有神、精神抖擻、開朗樂觀、面帶微笑、正視前方”等特點,教師由此導入新課。 教師隨筆二、問題導學 基本要求:快速閱讀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問題,并用鉛筆在教材上畫出問題要點。1.自信的含義是什么 2.自信如何讓人樂觀堅定 3.自負、自信與自卑的表現分別是什么 4.人為什么要有自信 5.自信的來源有哪些 三、探究平臺 1.展示教材第33—34頁的生活觀察。 思考:(1)結合以上圖片,談談你對自信的理解。 (2)以小組為單位,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展示自信。 點撥:(1)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 (2)略。 知識總結:自信的含義是什么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 2.展示教材第34頁的探究與分享。(見課件) 思考:(1)你如何看待這幾位同學的想法 (2)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點撥:(1)贊成第四位同學的說法。因為前三個同學的觀點都是不自信的表現。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導 與 學 過 程 (2)保持自信,樂觀堅定,去挑戰自己、提升自己。 3.展示教材第35頁的探究與分享。(見課件) 思考:結合生活經驗,分享在同一件事情上自負、自信與自卑三種狀態的不同表現,并談談這三種狀態會產生什么影響。 點撥:(1)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2)影響:自負和自卑都不利于個人的心理健康、社會交往、職業發展等;自信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動力和決心,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實現自己的目標等。 知識總結:自負、自信與自卑的表現分別是什么 (1)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 (2)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 (3)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4.展示居里夫人的科研之路有關材料。(見課件) 思考:居里夫人的科研之路說明自信有何意義 點撥: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 知識總結:人為什么要有自信 (1)自信讓人樂觀堅定。 (2)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 5.展示教材第36頁的探究與分享。(見課件) 思考:結合以上材料,說說新時代青少年的自信從何而來。 點撥: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知識總結:自信的來源有哪些 (1)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 (2)源于在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 (3)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師隨筆要點 梳理 人要有自信課堂 練習 見同步課件中對應的課堂練習教學 反思 本課時教學有效利用了教材中的素材,又結合了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案例,設置了深入淺出的問題,使得本節課的教學既條理清晰又圍繞重點展開,既緊扣教材,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成功突破本課時的重難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人要有自信導學案.docx 4.1人要有自信教案.docx 4.1人要有自信課堂習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