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8 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以前學過的用歸一、歸總方法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能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高數感。 2.經歷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和發展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 重難點 1.用比例知識解決正、反比例實際問題。 2.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比例。教學準備 收集的相關信息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通過設計復習環節幫助學生們重新溫故正、反比例的知識,為下面學習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一、情境導入 1.前面我們學習了正、反比例,都是有兩種相關聯的量。學生出題,相互提問。 2.揭題。 今天我們要走進實際生活,看一下正、反比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板書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 一、發現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 預設: 判斷下面的四道題的兩種量分別是什么關系?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一堆煤,每天的用煤量和用的天數。 學生回答 預設:正比例、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主動找出用比例的方法來解決含有歸一、歸總數量關系的問題。培養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數感。 二、引導合作 1.出示: 張阿姨家上個月用了8t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你能用以前學習的知識解答嗎? 題目中有哪兩種量?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 你能用比例的知識解答這道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全班反饋。 總結用比例解題的方法。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全班反饋。 預設1: 28÷8×10 =3.5×10 =35(元) 預設2: 28×(10÷8) =28×1.25 =35(元) 預設3: 題目中有水費、用水量這兩種量。它們成正比例關系。 預設4: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28∶8=x∶10 8x=28×10 x=(28×1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35元。 預設5: 用比例解題的方法: ①分析題意,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②找出相關聯的量的對應數值,根據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③解比例。通過獨立分析和思考,讓學生自己發現方法,經歷學習研究的過程,培養學生靈活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一個辦公樓原來平均每天照明用電100千瓦時。改用節能燈以后,平均每天只用電25千瓦時。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多少天? 認真審題,獨立思考下列問題。 (1)這道題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該怎樣解答?這種解答方法先求的是什么? (2)這道題能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嗎? (3)為什么要列成積相等的式子?這里的積表示什么? (4)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異同點是什么? 2.活動二: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全班反饋。 預設1: 100×5÷25 =500÷25 =20(天) 預設2: 解:設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x=100×5÷25 x=20 答: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在可以用20天。 預設3:積表示是原來5天的總用電量。 預設4:這兩類題都是用比例知識解答,解題思路相同。用正比例知識解決問題是根據比值一定列出比例,用反比例知識解決問題是根據積一定列出比例。通過交流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解題方法和策略,能正確解題。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識解答) 怎么求?你是怎么想的?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x千米。 140∶2=x∶5 2x=140×5 x=350 答: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350千米。能根據信息進行條件之間關系的分析,并正確解決相關問題。 通過練習,促使學生能更加熟練地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2.變式練習 一堆煤,原計劃每天燒3噸,可以燒96天。由于改進爐灶,每天少燒0.6噸,這堆煤實際可以燒多少天? 3.提升練習 木頭鋸成3段需要9分鐘,鋸成6段需要幾分鐘? 2.變式練習 預設: 解:設這堆煤實際可以燒x天。 3×96=(3-0.6)x 2.4x=3×96 x=120 答:這堆煤實際可以燒120天。 3.提升練習 預設: 解:設鋸成6段需要x分鐘。 9∶(3-1)=x∶(6-1) 2x=9×5 x=22.5 答:鋸成6段需要22.5分鐘。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歸納匯總和鞏固。 四、引導反思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 2.解決相關問題應該注意什么? 四、提升問題 預設:用比例解題的方法: 1.分析題意,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找出相關聯的量的對應數值,根據比值一定或乘積一定列出比例。 3.解比例。板書設計 用比例解決問題 用比例解題的方法: 1.分析題意,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找出相關聯的量的對應數值,根據比值一定或乘積一定列出比例。 3.解比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