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四單元練習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部分:(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B A A A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A B C D B B B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B C A B A B B C二、判斷正誤題部分:(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 √ √ × × √ √ × √ √三、主觀題:(共30分)41.1.長城、北京故宮、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蘇州園林、麗江古城、莫高窟、黃山、武夷山等2.(1)加強保護理念,不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2)不隨便攀爬文物古跡、不盲目尋寶盜寶。(3)主動對所見到的有損文物古跡的行為進行‘力所能及’的勸阻或者舉報;42.1.答:創新改變了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2.答:創新無處不在,創新讓我們體驗別樣的精彩人生;青少年要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今天我們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3.答:(1)手工制作創意藝術品;進行小發明、小制作;等。(2)獲得了成就感、喜悅感、勝任感等;收獲了新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等。4.答:(1)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2)善于觀察,善于研究,敢于質疑,不斷探索,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3)勤動手,勤動腦,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創造活動。(能答到至少3點,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四單元練習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下列選項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60分)1.如今,航天技術已廣泛應用到( )。①氣象預測 ②導航定位 ③環境監測 ④國土普查 ⑤農業生產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以上都選2.近年來,我國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 )。①我國科技在一些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②我國堅持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 ③我國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處于世界前沿 ④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臺灣提出的“臺灣應加入聯合國”及“臺灣海峽和平”兩岸遭到封殺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反對臺灣參與聯合國B.臺灣作為一個主權實體的國際地位不被聯合國接受C.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構成的國際組織,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D.聯合國成員國反對臺灣參與聯合國4.下列說法你贊同的是( )。A.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和平終將取代戰爭B.戰爭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人認識到戰爭的可貴C.只要戰爭不在我們國家,我就沒必要關心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世界很平靜,沒有局部戰爭和地區沖突5.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錯誤的是( )。A.霸權主義 B.睦鄰富鄰 C.互促發展 D.和平共處6.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依據包括( )。①現代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 ②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已經是人心所向③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④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重演是各國的共同責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一直延續至今的,未曾中斷的文明是( )。A.中華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羅馬文明 D .古埃及文明8.下列不屬于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的是(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淮河流域9.大鵬和爸爸媽媽去某個國家旅游,晚上在一個富有特色的餐館用餐時,服務員非常熱情,服務周到,但是結賬時,服務員卻暗示要小費,大鵬( )。A.特別生氣,堅決不給 B.應該尊重當地的習俗。C.拉著爸爸媽媽就走了 D.向餐館投訴10.以下哪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A.萬里長城 B.斗獸場 C.金字塔 D.甲骨文11.你來自美國的朋友邀請你一起吃西餐,你應該( )。A.提前了解一下吃西餐的規矩,從而和朋友愉快進餐 B.果斷拒絕,不去吃C.同意去,但是自己帶著中餐去 D.跟他說自己不喜歡吃西餐12.兩河流域是指( ),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在和洪水的斗爭中,學會了修堤壩、引渠灌溉、發展農業。A幼發拉底河和印度河 B.底格里斯河和尼羅河C.印度河和尼羅河 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13.以下哪部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A.《漢謨拉比法典》 B.《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C.《拿破侖法典》 D.《古埃及法典》14.古巴比倫王國頒布了一部比較完備的法典,你知道這部法典用( )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巖石柱上。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印度文15.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A.蒸汽機的使用 B.蒸汽機的改良C.電力逐步取代蒸汽動力 D.信息技術的發展16.中國航天事業取得成功的秘訣是( )。①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重視科技和教育的創新。②我國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重視發展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③我國科技工作者發揚艱苦奮斗、銳意創新、頑強拼搏的精神。④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成為共識。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7.人類社會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標志是( )。A.電氣 B.蒸汽 C.計算機 D.航天技術18.人們對世界認識探索過程中,提出“日心說”的是( )。A.伽利略 B.哥白尼 C.麥哲倫 D.達爾文19.15世紀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經歷了兩次享譽史冊的偉大航行,它們是( )。A.鄭和下西洋和達伽馬航行 B.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C.達伽馬航行和哥倫布航海 D.鄭和下西洋和麥哲倫環球航行20.麥哲倫通過環繞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 )。A.正方體 B.球體 C.不規則體 D.圓形21.( )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A.信息技術 B.互聯網技術 C.科學技術 D.航天技術22.人們在追求和平中還面臨哪些挑戰( )。①地區沖突 ②局部戰爭 ③宗教沖突 ④恐怖主義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23.戰爭給我們的文化遺產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下列事例說明了這一點的是( )。A. 大面積的海洋污染 B.無數兒童無家可歸B. 東方圖書館被炸毀 D.房屋被摧毀24.( )非常干燥,幾乎沒有植被,地廣人稀。A.東非高原 B. 亞馬孫平原 C. 撒哈拉沙漠 D. 北極地區25.面對世界文化多樣性,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 )。A.尊重差異 B.消除差異 C.排斥差異 D.遠離差異26.小明從書中了解到:( )地區終年白雪覆蓋,整個冬天看不見太陽,夏天到午夜,太陽還掛在地平線上。A.歐洲 B.北極 C.亞洲 D.非洲27.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A亞馬孫平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 C.華北平原 D.印度河平原28.2021年2月,聯合國安理會舉行視頻會議,決議通過關于全球疫苗分配的草案。關于聯合國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聯合國大會是主要審議,決策機構,擁有廣泛職權B.聯合國是當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國際性經濟組織之一C.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有十個非常任理事國D.聯合國能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發展29.下列哪項不屬于世界性國際組織( )。A.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B.東南亞國家聯盟 C.世界銀行 D.世界衛生組織30.小明在學習“百年黨史”時,看到了一個關鍵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是中國為了發展與鄰國關系所提出來的原則,以下原則不屬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是( )。A.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共同發展二、判斷題。(判斷下列說法正誤,對的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31.地球上大多數都是海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 )32.禮儀是約定俗成的,我們用它來表示相互之間的尊重。( )33.區域文明的興衰、交融和變遷,構成了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 )34.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之間因為文化差異一定會出現矛盾。( )35.在非洲草原上,人們建冰屋來避暑。( )36.在有些國家,人們認為吃面條發出聲音是對廚師或主人廚藝的贊賞。( )37.禮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 )38.只要戰爭不在我們國家,我們就沒必要關心。( )39.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40.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世界仍然很不平靜。( )三、主觀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30分)41.4月18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古跡遺址日中國主場活動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舉辦。活動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共同主辦。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解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程建華出席活動并致辭。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司長鄧超主持。活動圍繞今年國際古跡遺址日“變革中的文化遺產”這一主題,通過專家演講、圓桌座談、公眾交流、展覽展示等環節,讓專家與公眾交流分享關于時代變革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思考。(1)你知道哪些中國文化遺產?至少寫兩個(6分)(2)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可以怎樣為保護文化遺產作出屬于自己的貢獻?(6分)42.材料一 2018年報道稱,5年來,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數字當然能夠說明問題,但百姓的體驗更為直觀。高鐵網絡四通八達,電子商務愈發成熟,移動支付領先全球,共享經濟滲透生活……潛移默化中,創新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中國人正習慣和享受著創新發展帶來的便利。創新對今天的普通中國人來說也不再遙不可及,因為它已不再神秘。材料二 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閉幕。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有356項,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多來源于青少年生活實踐。如來自烏審旗蒙古族實驗小學的格希格圖針對牧區需要對很多羊羔進行人工喂奶的困境,發明了新式多功能電熱自動多咀喂奶器,解決了多只羊羔同時喂奶的難題。(1)結合材料一說一說創新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3分)(2)材料二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4分)(3)你參加過哪些創新活動 說說你參加這些活動的感受。(5分)(4)結合這些感受,請你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提幾條具體建議。(6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州市(部編版)2024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四單元練習卷.docx 廣州市(部編版)2024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四單元練習卷(答案).docx 廣州市(部編版)2024學年第二學期六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四單元練習卷(答題卡).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