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3課《認知音樂節奏(五)》目 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二)藝術表現指導學生用準確的音色、拍子和速度演唱這首歌曲,能用肢體或表情表現歌曲中的不同角色。(四)文化理解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同時認識到不應像黃鸝鳥那樣驕傲自大、嘲笑別人。(一)審美感知用歡快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風格。(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01新知導入同學們,你們聽過哪些寓言故事?誰能給我講一講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道理?能不能把寓言故事 寫成歌曲呢?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寓言故事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02新知講解歌曲講述的是誰的故事 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是風趣的。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歌曲是中速,《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流行于臺灣的敘事性民歌,該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通過葡萄樹剛發芽時,蝸牛與黃鸝鳥的簡短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勤懇踏實的蝸牛和傲慢自大的黃鸝鳥形象。下面邊打節奏邊朗誦歌詞觀察曲譜,判斷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歌曲采用四二拍子,一段體結構,歌曲由五個樂句組成,全曲圍繞著一個很有特點的核心音調“切分節奏”展開,襯詞的使用使音樂形成切分節奏,使音樂更富于彈性和動力感。歌曲歌頌了那種任勞任怨、知難而進、不斷進取的無畏精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一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切分節奏:X X X X X X | X X X ||接下來注意切分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二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三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這一句大家熟悉嗎?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完全相同,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四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這一句大家熟悉嗎?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除了句尾落音不同外,其他三小節完全相同,請再次演唱完整的跟琴演唱這首歌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歌曲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諷融入了活潑的藝術形象中,達到了寓莊于諧、寓教于樂的效果。它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同時提醒人們不應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03課堂展示下面我們上臺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聲勢動作表現歌曲表現音樂04課堂拓展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05課堂達標1.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的情緒是 。2.“X X X ” 這種節奏型叫作 。答案:1.風趣地2.切分節奏06課堂總結《蝸牛與黃鸝鳥》1=E 2/4 中速 風趣地謝謝同學們,再見!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39c8e4b6d2da330db56c32bd0615d5.mp4 【2025新課標】花城版音樂五年級下冊-《蝸牛與黃鸝鳥》-課件.pptx 蝸牛與黃鸝鳥.mp3 蝸牛與黃鸝鳥(伴奏).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