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1課時 古人計數(一)【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古人計數的故事,經歷“實物—小棒—數”的抽象過程,體會20以內數的意義。2.知道10個一是1個十,理解滿十進一產生新的計數單位“十”,能用計數單位理解數的組成。3.初步培養數感,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4.培養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重點難點】重點:在具體的數數活動中,體會20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11~20各數。難點:初步體會十進位值制,理解10個一組成1個十。【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師:你知道在還沒有發明數字之前古人是怎樣計量物體個數的嗎?觀察上圖,看一看是怎樣進行計數的。學生觀察,討論交流。預設:他用石頭,一只羊一個石頭來進行計數。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3“你知道嗎”。師: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在沒有產生數字前,他們想到了很多方法計數,例如石頭、小棒、結繩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也來體驗一下古人計數。探究新知1.運用“一一對應”進行計數。(1)擺一擺。師:現在我們用小棒代替石頭,同學們對照圖中羊的數量擺一擺。學生兩人一組合作嘗試,一人指著羊,一人擺小棒。師:這些羊都換成了小棒,數量有沒有發生變化?預設:沒有。(2)數一數。師:這些小棒一共有多少根?我們一起來大聲地數一數。學生獨立嘗試,交流方法。預設:1,2,3,4,5,……我數到10之后,發現還剩下1根。師:比10多1的數是幾?預設:比10多1,是11。2.體會“10個一是1個十”,理解數的組成。(1)捆一捆。師:請同學們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小棒,再用橡皮筋捆起來。學生動手操作。師介紹:10根小棒,也就是10個一,現在我們把它們捆成一捆,就成了1個十。(2)認一認。師:再拿出1根小棒。現在是幾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預設:再拿出1根小棒,是11根小棒。1個十,1個一,是11。師:繼續再拿出1根,邊拿邊數有幾根小棒。直到拿出9根,學生在活動中逐一感受12,13,14,15,16,17,18,19里面含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師:19根小棒再添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預設:2個十,是20。3.用多種形式表示數。師:古人用這兩塊大、小不同的石頭表示11,你能看懂嗎?預設1:石頭大小不同,表示的數大小也不一樣。預設2:大石頭是1捆小棒,小石頭是1根小棒。預設3:一塊大石頭表示1個十,一塊小石頭表示1個一,1個十和1個一表示11。師:只能用石頭表示數字嗎?其他物體或圖形可以嗎?你也試著表示一下。學生討論交流。預設1:我用1個大圈表示1個十,1個小圈表示1個一。預設2:我用1根長一點的小棒表示1個十,1根短一點的小棒表示1個一。……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3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古人計數(一)10個一,就是1個十。1個十,幾個一,就是十幾。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3課時 搭積木【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2.探索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3.學習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重點難點】重點:理解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難點: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出示積木)師:同學們,這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進行“我說你搭”游戲。師:3個積木搭一橫行。(學生按要求搭積木)5個積木搭一豎行。(學生按要求搭積木)左邊放10塊積木排一豎行,右邊3塊積木排一豎行。(學生按要求搭積木)師:現在有多少塊積木?你是怎么想的?預設1:一個一個數,有13個。預設2: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13。預設3:10+3=13(塊)師:大家都說得很對,接下來我們借助積木繼續來探索其他問題。二、探究新知1.探索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1)獲取信息,列出算式。師:再放2塊積木。一共用了多少塊積木?如何列式?預設:本來有13塊積木,又增加了2塊,用加法計算,列式為13+2。(2)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師:如何計算呢?學生按要求自主嘗試。(3)交流匯報。預設1:接著數,原來13塊積木,再加2塊,就在13后面接著數2個數,14,15,所以13+2=15。預設2:我是用計數器算的。十位上的珠子不變,個位上的3個珠子加上2個珠子,3+2=5,10+5=15。預設3:因為3+2=5,所以13+2=15。師:大家都很有想法,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了結果。計算時,一定要清楚每個數字在什么數位,表示什么,2應該和幾相加,相同數位才能相加。2.探索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1)獲取信息,列出算式。師:現在一共有多少塊積木?預設:18塊,左邊1個十與右邊8個一合起來是18。師:拿走2塊積木,還剩多少塊積木?如何列式?預設:本來有18塊積木,拿走了2塊,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8-2。(2)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師:如何計算呢?學生自主嘗試,然后交流匯報。預設1:從18接著倒數,17,16,所以18-2=16。預設2:用計數器算。十位上的珠子不變,個位上的8個珠子減去2個珠子,8-2=6,10+6=16。預設3:因為8-2=6,所以18-2=16。師:大家都很棒。計算時要注意弄清每個數字在什么數位,表示什么,相同數位才能相減。3.借助數線進一步理解算理。師:上面的做法你能看懂嗎?說一說。預設:13加1就是14,再加1就是15,所以13+2=15。18減1就是17,再減1就是16,所以18-2=16。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3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搭積木13+2=15(塊) 18-2=16(塊)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7課時 做個加法表【教學內容】教材第14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對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的整理,初步培養分析綜合、歸納整理的能力。2.經歷整理加法表的過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提高20以內數的加法的計算能力,發展數感。3.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有序思考的意識,培養及時整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重點難點】重點: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難點:培養有序思考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搶答。9+5 6+9 9+3 5+7 9+56+8 3+9 7+7 8+5師:這些只是20以內進位加法算式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算式,如何進行整理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進行歸納、整理,并觀察其中的規律。二、探究新知1.初步體驗分類。【出示口算卡片】師:如何將這些算式進行分類?找一找,排一排。學生自主將學具袋里面的口算卡片按一定的標準和順序排一排,分組展示排列情況,并說出按什么標準、什么順序進行排列的。預設1:把得數是14的算式分為一類。預設2:把8加幾的算式分為一類。……2.填寫加法表。【出示】師:觀察一下表格每一橫行、每一豎行是怎樣排列的,然后嘗試將加法表填寫完整。學生獨立填寫表格,師巡視指導。3.探究加法表中的規律。師:觀察加法表,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同桌相互討論,交流想法。預設1:每一橫行得數相等,第一個數分別從9開始依次減少1,第二個數依次增加1。師小結:豎著看,第一個數不變,第二個數依次增加1,結果也依次增加1。預設2:橫著看,第一個數依次減少1,第二個數依次增加1,結果不變。……師: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了解了這些規律,后面在計算中利用這些規律我們可以更快地得到結果。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填一填。8+3=6+ 5+9=7+6+7=9+ 7+8=6+第二關:填上加法算式,使它們的和等于圖案中心的數。第三關:在○里填上合適的數,使每條邊三個數相加的和是13。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做個加法表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5課時 一起做家務【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生活情境的創設,根據圖中信息,能提出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2.進一步學習進位加法,提高審題能力,能借助計數器進行計算,并培養根據問題選擇有效條件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3.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創新思維。【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借助計數器計算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難點:能根據具體情境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并理解計數器在加法運算中的作用。【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預設:男孩洗了6個盤子,女孩洗了7個盤子;男孩疊了6件衣服,女孩疊了5件衣服。師:非常棒,描述很準確。洗盤子、疊衣服,我們小朋友也可以做好,回家動手試一試吧。二、探究新知1.提出問題。師:根據圖中信息,提出一個能用加法解決的問題。預設1:一共洗了多少個盤子?預設2:一共疊了多少件衣服?師:同學們很會思考,根據獲取的信息提出了不同的數學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解決這兩個問題。2.解決問題1。師:首先我們看到第1個問題“一共洗了多少個盤子?”需要用到什么數學信息?如何列式呢?預設:女孩洗了7個盤子,男孩洗了6個盤子,求一共用加法,也就是7+6。師:如何計算呢?用計數器撥一撥,說一說。學生自主嘗試計算,指名匯報。預設1:我先撥7個珠子,然后接著一個一個地撥,撥6個,邊撥邊數8,9,…,13。預設2:我也是這樣撥的,但是我們知道10個一是1個十,所以個位10個珠子清零,剩3個,十位撥1個珠子。預設3:先撥7個珠子,再撥3個珠子,組成10后再把個位上的10個珠子撥去,換成十位上的1個珠子,最后在個位上撥出6個珠子中剩下的3個。7+3=10,10+3=13。預設4:先撥6個珠子,再撥4個珠子,組成10后再把個位上的10個珠子撥去,換成十位上的1個珠子,最后在個位上撥出7個珠子中剩下的3個。6+4=10,10+3=13。師: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非常棒!大家觀察一下這些計算方法和我們上節課學習的有什么相同點?預設:也運用到了湊十法計算。3.解決問題2。師:繼續看到下1個問題“一共疊了多少件衣服?”需要用到什么數學信息?如何列式呢?預設:男孩疊了6件衣服,女孩疊了5件衣服,求一共用加法,也就是6+5。師:如何計算呢?撥一撥,說一說有什么計算的好方法。學生自主嘗試計算,指名匯報。預設1:我先撥6個珠子,然后接著一個一個地撥,撥5個,邊撥邊數7,8,…,11。10個一是1個十,所以個位10個珠子清零,剩1個,十位撥1個珠子。預設2:先撥6個珠子,再撥4個珠子,組成10后再把個位上的10個珠子撥去,換成十位上的1個珠子,最后在個位上撥出5個珠子中剩下的1個。6+4=10,10+1=11。預設3:先撥5個珠子,再撥5個珠子,組成10后再把個位上的10個珠子撥去,換成十位上的1個珠子,最后在個位上撥出6個珠子中剩下的1個。5+5=10,10+1=11。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3題。第四關:車上原來有多少人?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一起做家務7+6=13 6+5=117+3=10 6+4=10 6+4=10 5+5=1010+3=13 10+3=13 10+1=11 10+1=11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2課時 古人計數(二)【教學內容】教材第4~5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數位產生的過程,借助計數器認識數位,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建立數與數位的對應關系。2.能夠認、讀、寫20以內的數,體會20以內數的的排列順序,比較數的大小,發展數感。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難點】重點:借助計數器感知數位,認識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難點:體會數的有序性。【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匯報。師:大家說的都是對的,上節課知識掌握得非常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人計數。二、探究新知1.認識計數器。(1)嘗試用多種方法表示11。師: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預設1:有11條魚。預設2:圖中古人用1塊大石頭和1塊小石頭來進行計數。師:是的,圖中用1塊大石頭和1塊小石頭表示11,那用兩塊一樣的石頭能表示11嗎?預設1:不能,只能表示2。預設2:能,我在石頭上分別標上10和1。師:第二位同學的想法非常棒,其他同學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呢?在石頭卡片上畫一畫,說一說。學生動手畫一畫,交流匯報。(2)介紹計數器。師:大家都很有想法,老師這里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大家來看到我們的新朋友——計數器。(課件同步出示計數器)師介紹:這是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我們在十位和個位分別撥一顆珠子就能表示11了。師:11中的兩個“1”意思一樣嗎?預設:不一樣,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2.借助計數器進一步認識數。(1)自主撥數。師:拿出計數器,撥一撥。活動要求:在計數器上從0開始,一直撥到20。學生獨立用計數器撥數。(2)交流匯報。指名上臺演示撥數。從0撥到10的過程中提問:9添上1是幾?在計數器上怎么撥?預設1:在個位上撥10個珠子。預設2:個位上清零,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師強調: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所以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即可表示10。繼續撥數,提問:在10的基礎上怎么撥11,12,13,…19?預設:10+1=11,十位上撥一個珠后,再在個位上撥一個珠,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11,在計數器對應位置寫出11。指名依次說出這些數分別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師:19添上1是幾?在計數器上怎么撥?怎么寫?預設:20里面有2個十,所以在十位上撥2個珠,十位上寫2,個位上寫0。師:大家說得很對,十位上是幾,就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個位上是幾就在個位上撥幾個珠。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要寫0占位。3.借助數線體會數的順序及大小。(1)體會數的順序。師:讀一讀數線上的數。先從9讀到20,再從20倒著讀到9,你有什么感受或發現?學生讀數。預設:順著數,一個比一個多1,倒著數,一個比一個少1。(2)比較數的大小。師:比一比,誰大誰小。指名匯報。預設1:12比10大,10比9大,所以12>9。預設2:12是10+2,10+2大于9,所以12>9。預設3:在計數器上分別撥出12和14,十位上都是1個珠子,個位上4個珠子比2個珠子多。所以12>14。……師:非常棒,大家都說得有理有據,通過比較這兩組數的大小,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從左往右,數越來越大。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3題。第四關:完成教材第5頁練一練第4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古人計數(二)11 1個十,1個一。10 + 1 = 11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6課時 小兔子安家【教學內容】教材第12~13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情境理解加法的意義,掌握20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2.觀察算式,發現加法運算中的規律,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3.激發探究的欲望,感受數學的魅力。【重點難點】重點:掌握20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尤其是湊十法的運用。難點:發現加法運算中的規律,并能運用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計算9+1+3= 5+5+4= 8+2+5= 7+3+6= 9+4= 5+9= 8+7= 7+9=二、探究新知1.獲取信息,列出算式。師:觀察圖片,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預設:有兩個房子,1號房子前面有7只兔子,2號房子前面有5只兔子。師: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如何列式?預設:求一共,用加法,列式為7+5。2.探究計算方法。師:沒有小棒和計數器的幫助,如何計算出結果?學生獨立思考,并交流想法。預設1:我先想7加幾是10。7+5把5分成3和2,7和3湊成10,10與剩下的2相加等于12。根據學生回答介紹枝形圖:預設2:我通過數線來數出結果。7加5可以轉化成7加3再加2,得到結果12。預設3:我先想5加幾是10。7+5把7分成5和2,5和5湊成10,10與剩下的2相加等于12。根據學生回答介紹枝形圖:師:同學們非常善于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了結果,大家觀察一下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呢?預設:都運用了湊十法。3.探究加法運算中的規律。師:大家計算出了共有12只兔子,現在有兩個房子,每個房子可以住幾只?動手寫一寫,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自主嘗試。預設1:6+6=12,1號房住6只,2號房住6只。預設2:8+4=12,1號房住8只,2號房住4只。預設3:5+7=12,1號房住5只,2號房住7只。……師:如何寫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預設:按順序寫。師:觀察奇思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預設1:第一個數越大,第二個數越小。預設2:得數都是12時,第一個數加1,第二個數就減1。預設3:得數相等時,第一個數增加幾,第二個數就減少幾。……師: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發現了加法運算中的規律。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3題。第四關:完成教材第13頁練一練第4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小兔子安家第一單元 20以內數與加法第4課時 開心農場【教學內容】教材第8~9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9,8,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進位加法。2.借助擺小棒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3.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重點難點】重點:掌握9,8,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難點:理解并運用“湊十法”進行計算。【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師:觀察圖片,說一說開心農場里有什么?預設:有雞、鴨、鴿子。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下面還有一些問題要考一考大家,你們準備好了嗎?二、探究新知1.解決問題1。(1)嘗試列式。師:一共有多少只鴿子?如何用算式表示?預設:有兩個鴿巢,左邊鴿巢有9只鴿子,右邊鴿巢有5只鴿子,求一共有多少只,就用左邊的加上右邊的,列式為:9+5。(2)探究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師:該如何計算呢?借助小棒擺一擺,數一數,并說一說你是如何思考的。學生自主嘗試,然后交流匯報。預設1:我是擺小棒數出來的,從9接著數,10,11,12,13,14。預設2:我是把9湊成10。先從5根小棒里面拿出1根小棒,和9根小棒放在一起,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共同整理算式:9+1=10 10+4=14預設3:我是把5湊成10。從9根小棒里面拿出5根小棒,和5根小棒一起就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共同整理算式:5+5=10 10+4=14(3)小結歸納。師:大家思路清晰,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結果。觀察一下方法二和方法三,有什么相同點呢?學生自由發言。師:對,湊十,將其中的一個加數湊成十,再用10加剩下的鴿子數量就可以得到一共有多少只鴿子。2.解決問題2。(1)嘗試列式。師:我們繼續看到第2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只雞?如何列式?預設:有4只雞媽媽,8只小雞,求一共多少只雞,用加法計算,列式為4+8。(2)探究8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師:那如何計算呢?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學生自主嘗試,然后交流匯報。預設1:我是擺小棒數出來的,從4接著數,5,6,7,…12。預設2:我是擺小棒數出來的,從8接著數,9,10,11,12。預設3:我是把4湊成10。先從8根小棒里面拿出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2根就是12。4+6=10 10+2=12預設4:我是把8湊成10。從4根小棒里面拿出2根小棒,和8根小棒一起就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2根就是12。8+2=10 10+2=12師:同學們思維很活躍,通過數數、湊十都計算出了結果,哪一種方法更簡便?預設:湊十法更方便快捷。3.解決問題3。師:看到最后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只鴨子?你是怎么想的?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吧!學生自主解決,指名匯報。預設1:岸上有7只鴨子,水里有4只鴨子,求一共有多少只鴨子用加法計算,列式為7+4。把7湊成10,先從4根小棒里面拿出3根小棒,和7根小棒放在一起,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1根就是11。7+3=10 10+1=11預設2:還可以把4湊成10,先從7根小棒里面拿出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是10,然后加上剩下的1根就是11。4+6=10 10+1=11三、快樂闖關第一關: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1題。第二關: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2題。第三關: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3題。第四關: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3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開心農場9+5=14 8+4=129+1=10 5+5=10 8+2=10 4+6=1010+4=14 10+4=14 10+2=12 10+2=127+4=117+3=10 4+6=1010+1=11 10+1=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古人計數(一).doc 第2課時 古人計數(二).doc 第3課時 搭積木.doc 第4課時 開心農場.doc 第5課時 一起做家務.doc 第6課時 小兔子安家.doc 第7課時 做個加法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