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4課時 開會啦【教學內容】教材第33~34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在圖形中初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培養模型意識。2.能借助直觀圖形有條理的表達計算過程,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3.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重點難點】重、難點: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師: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預設:有7把椅子,有11位小朋友來開會。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預設1:每人坐1把椅子,夠嗎?預設2:缺幾把椅子?二、探究新知1.畫圖解決問題。師:我們首先來看每人坐1把椅子,夠嗎?預設:有11個小朋友,只有7把椅子,11>7,不夠。師:每人坐1把椅子,缺幾把椅子?畫一畫。學生獨立嘗試畫圖,師巡視。展示學生作品:師:你喜歡哪種方法呢?預設:第2種,第2種方法用圖形代替人和椅子,簡單清晰。師:同學們都很有想法,用不同圖形代替人和椅子,再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缺4把椅子。2.列式解決問題。師:能不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呢?根據剛剛畫的圖,嘗試列出算式。預設1:7加幾等于11,就缺幾把椅子,列式為7+(4)=11。預設2:每人坐1把椅子,11個人需要11把椅子,現在只有7把椅子,7把比11把少4把椅子,列式為11-7=4。師:觀察大家列出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預設1:都用到了7,4和11。預設2:這兩個算式都能解決這個問題。……師:7+(4)=11是加法算式,是否表示所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加法問題呢?學生交流討論后,師小結:從形式看,列的是加法算式,但卻不是求兩個數量的和,而是求兩個數量之間的差距,用的是減法的計數策略。遇到比多少的問題,可以直接列減法算式求兩個數量的差距。三、快樂運用完成教材第34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開會啦11-7=4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5課時 跳傘表演(1)【教學內容】教材第35~37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進一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拓展減法的意義。2.會解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實際問題,并能根據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建立模型意識。3.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數學的價值,培養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重點難點】重、難點:會解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多少”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春天來了,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小蝸牛舉行了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說一說,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預設: 有14個, 有7個, 有6個。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預設1:一共有多少個?預設2: 比 多幾個?預設3: 比 少幾個?……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探究過求“一共”的問題,這節課我們主要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另外幾個問題。二、探究新知1.解決問題1。師:下面我們先來解決第1個問題“ 比 多幾個?”如何比較能看得更清楚、更具體?學生小組討論,明確可以用畫圖的方法說明圖中獲取的相關信息,并進行比較。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有14個,畫14個圓表示。 有6個,畫6個圓表示。師:怎樣列式求 比 多幾個?預設:求 比 多幾,只要把 和 數量相等的那部分都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來的部分,也就是14-6=8(個)。2.解決問題2。師:接著我們看到第2個問題,“ 比 少幾個?”根據剛才的解題思路,想一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解決,交流匯報。預設: 有14個,畫14個圓表示, 有7個,畫7個圓表示。去掉 和 同樣多的部分, 還要再畫的個數就是少的個數。列出算式就是14-7=7(個)。師: 比 多幾呢?引導學生觀察畫的圖,得出多的部分就是剛才 少的部分。師生共同總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問題,都是用減法計算,雖然兩個問題的問法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都是指兩個數量相差的部分。3.即時訓練。師:說一說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預設1:左圖中有11本《兒童畫報》和8本《連環畫》。預設2:右圖中有13個紅蘋果和6個青蘋果。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預設1:《兒童畫報》比《連環畫》多多少本?《連環畫》比《兒童畫報》少多少本?列式為11-8=3(本)。預設2:紅蘋果比青蘋果多多少個?青蘋果比紅蘋果少多少個?列式為13-6=7(個)。三、快樂運用1.完成教材第37頁練一練第1題。2. 比 少幾朵?3.完成教材第37頁練一練第2題。4.連一連。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跳傘表演(1)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6課時 跳傘表演(2)【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農場母雞下蛋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2.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問題。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重點難點】重點:進一步學習十幾減幾的數學運算形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難點:能根據不同的情境,解決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學生自主計算,指名回答。二、探究新知1.探索十幾減5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1)獲取信息,嘗試列式。師: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預設:昨天下了11個蛋,今天只下了5個蛋,求今天比昨天少下了幾個蛋。師:如何列式呢?如果解決問題有困難,可以畫一畫。預設:用今天下的雞蛋個數和昨天下的雞蛋個數進行比較,列減法算式,11-5。(2)探索計算方法。師:同學們都非常棒,列出了正確的算式,那如何計算呢?學生自主計算,指名匯報。預設1:我把11分成10和1,10-5=5,5+1=6。預設2:我把5分成1和4,11-1=10,10-4=6。預設3:我是想加算減,5+6=11,11-5=6。師:同學們可真厲害,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解決了問題。2.鞏固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出示】師:動手算一算。學生自主計算后,引導學生觀察算式,說一說有什么發現。預設1:這三個算式的結果都等于9。預設2:11和2都加1,結果相同,仍然是9。預設3:從11-2開始,減號前面的數和減號后面的數都加1,得數一樣。……師:大家都非常善于觀察,減號前面和減號后面的數都增加1,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你能再寫一組算式嗎?學生獨立寫算式,師巡視,對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提示。三、快樂運用1.完成教材第37頁練一練第3、4題。2.根據條件,選擇合適的問題,先把序號填在橫線上,再解答。有12只鴨子,其中有3只灰鴨子, ?3.□里最大可以填多少?□-5<8 4+□<13 14-8<11-□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跳傘表演(2)11-5=6 (個)11-2=9 12-3=9 13-4=9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1課時 買文具【教學內容】教材第27~28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并理解減法運算的意義,提高根據問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而解決問題。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借助小棒探索并掌握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并能正確計算,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3.理解算理,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創新思維。【重點難點】重點: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難點:理解算理及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國慶期間,袋鼠文具店進行打折促銷活動,小兔子們聽說后,趕來買文具,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它們買了些什么吧!二、探究新知1.讀圖,獲取信息。師: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預設1:袋鼠媽媽有12支鉛筆,15本練習本。預設2:小灰兔要買9本練習本。預設3:小黃兔要買7支鉛筆。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2.解決問題1。(1)列出算式。師:情境圖中哪些數學信息與問題有關?預設:袋鼠媽媽有12支鉛筆,小黃兔買了7支鉛筆。師:誰能將相關的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預設:袋鼠媽媽有12支鉛筆,小灰兔買7支鉛筆,還剩幾支鉛筆?師:求剩余部分,怎么辦?預設:求剩下的鉛筆用減法,列式為12-7。(2)探究算法。師:如何計算呢?用自己的方法試著算一算,可以借助小棒擺一擺。學生獨立思考、操作、交流。師:你是如何計算的?預設1:一根一根地減,從12根小棒中拿走7根后,數一數,還剩5根。預設2:把12分成10和2,從10根小棒中拿走7根,剩3根,這3根小棒再與另外的2根合在一起就是5根。10-7=3 3+2=5預設3:把7分成2和5,從12根小棒中先拿走2根,剩10根,再從10根小棒中拿走5根,剩下5根小棒。12-2=10 10-5=5預設4:我先想7添上幾就是12,因為7再添上5就是12了, 即7+5=12,從而得出:12-7=5(支)。師:同學們都非常棒!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正確結果。3.解決問題2。(1)列出算式。師: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數學信息?預設:袋鼠媽媽有15本練習本,小灰兔買了9本練習本。師:誰能將相關的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預設:袋鼠媽媽有15本練習本,小灰兔買了9本練習本。還剩幾本練習本?師:如何列式呢?預設:求剩下的練習本用減法,列式為15-9。(2)探究算法。師:如何計算呢?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吧!學生獨立思考、操作、交流。師:你是如何計算的?預設1:把15分成10和5,從10根小棒中拿走9根,剩1根小棒,這1根小棒再與另外的5根相加,得到6根。10-9=1 1+5=6預設2:把9分成5和4,從15根小棒中先拿走5根,剩10根小棒,,再從10根小棒中拿走4根,剩下6根小棒。15-5=10 10-4=6預設3:我先想9添上幾就是15,因為9再添上6就是15了, 即9+6=15,從而得出:15-9=6(本)。師:同學們都非常棒!三、快樂運用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買文具12-7=5(支)方法一:一根一根地減,還剩5根。方法二:10-7=3 3+2=5方法三:12-2=10 10-5=5方法四:7+(5)=12 12-7=515-9=6(本)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8課時 做個減法表【教學內容】教材第40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經歷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初步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整理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整理的能力。2.進一步鞏固20以內數減法的計算,發展數感和運算能力。3.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發展有序思考的意識,感受整理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重點難點】重點:對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總結規律。難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搶答。16-9 11-4 13-6 16-613-5 11-6 15-9 12-4 18-9師:這些只是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算式,如何進行整理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進行歸納、整理,并觀察其中的規律。二、探究新知1.初步體驗分類。師:如何將這些算式進行分類?找一找,排一排。學生自主將學具袋里面的口算卡片按一定的標準和順序排一排,分組展示排列情況,并說出按什么標準、什么順序進行排列的。預設1:我把得數是7的算式分為一類。預設2:我把12減幾的算式分為一類。預設3:我把減9的算式分為一類。……2.填寫減法表。師:觀察一下表格每一橫行、每一豎行是怎樣排列的,然后嘗試將減法表填寫完整。學生獨立填寫表格,師巡視指導。3.探究減法表中的規律。師:觀察減法表,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同桌相互討論,交流想法。預設1:橫著看,每一行減號前面的數相同,減號后面的數依次增加1,得數依次減少1。預設2:豎著看,每一列減號前面的數依次增加1,減號后面的數也依次增加1,得數不變。預設3:斜著看,減號前面的數依次增加1,減號后面的數不變,得數依次增加1。……師小結:是的,我們可以說“減號前面的數不變,減號后面的數增加幾,得數就減少幾。”“減號前面的數增加幾,減號后面的數同時增加幾,得數不變。”師: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了解了這些規律,后面在計算中利用這些規律我們可以更快地得到結果。三、快樂運用1.在○里填上“>”“<”或“=”。13-8○14-7 12-3○15-9 15-2○18-916-7○14-5 17-8○15-7 11-5○12-62.想一想,填一填。□-3=8 17-□=9 □-7=817-□=15-□ □-9=□-43.根據減法表的規律填算式。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做個減法表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7課時 美麗的田園【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結合美麗的田園情境,初步發展從具體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解決的能力,能用算式表示情境中簡單的數量關系,能結合情境解釋加減法算式及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模型意識。2.能運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鞏固20以內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發展運算能力。3.初步發展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重點難點】重點:熟練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難點: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出示P38情境圖】師:春天,到處花紅柳綠,生機勃勃,漂亮極了,你們想去郊游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田園,和小動物們一起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二、探究新知1.看圖,獲取信息。(1)說一說。師:說一說,圖中有什么?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師:怎樣才能將這些動物不重復不遺漏地說出來?對,有序,按順序才能準確、迅速地說出所有的動物。(2)填一填。師:你能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嗎?同學相互討論,觀察并數出每種動物的數量,師指名說出是怎么數的。預設1:停在樹上的小鳥有5只,正在空中飛的小鳥有11只。預設2:岸上有6只鵝,河里有8只鵝。預設3:岸上有7只綿羊,有5只山羊。2.解決問題。(1)提出問題。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預設1:一共有幾只小鳥?預設2:一共有多少只羊?預設3: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只?……(2)解決問題1。師:我們先來看一看“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只?”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你能找到這些信息嗎?預設1:需要知道樹上有幾只鳥,空中有幾只鳥。預設2:樹上有5只鳥,空中有11只鳥。師:如何列式解決問題呢?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師巡視,指名匯報。預設:11-5=6(只)。(3)解決問題2。【出示】師:剛才我們解決了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淘氣也列了一道算式解決問題,你們知道他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嗎?師:想一想8和6在這里表示的是什么,加號表示什么意思。預設:8表示河里游泳的鵝有8只,岸上的鵝有6只,加號表示一共。師:誰能完整說一說這個算式解決的問題?預設:河里的鵝和岸上的鵝一共有多少只。3.即時訓練。師: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同桌之間互相提問,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同桌互判,師巡視指導。三、快樂運用1.完成教材第39頁練一練。2.用“12-8”能解決下面哪些問題?(能解決的畫“√”,不能解決的畫“×”)3.想一想:□里填幾?9+★=16 □-★=5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美麗的田園11-5=6 (只)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2課時 捉迷藏【教學內容】教材第29~30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借助計數器探索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算法,輔以數線,提高計算能力,感悟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運算的本質就是計數單位個數的相減。2.正確地計算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的道理,感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增強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重點難點】重點:借助計數器、數線正確地計算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難點:感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師:我們可以借助小棒進行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計算,能不能借助其他學具進行計算呢?這節我們就從大家熟悉的游戲中繼續探究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二、探究新知1.看圖,獲取信息。師: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預設1:一共有14個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戲。預設2:有13人要藏起來。預設3:8人還沒藏起來。……師:你怎么知道有13人要藏起來?預設:一共有14個小朋友,根據捉迷藏游戲的規則,有1人不用藏,扮演“捉”的角色,14-1=13(人),也就是說,另外13人要藏起來。2.解決問題。(1)分析題意,列出算式。師: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信息?預設:有13人要藏起來,8人還沒藏起來。師:誰能將相關的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預設:玩捉迷藏游戲,有13人要藏起來,8人還沒藏起來,藏起來的小朋友有多少人?師:如何列式呢?預設: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3-8。(2)探究計算方法。師:如何進行計算?可以借助計數器來撥一撥,算一算。學生獨立嘗試撥一撥,算一算。師:誰能說一說你是如何計算的?預設1:先在計算器上撥出13,即十位上撥1個珠,個位上撥3個珠,十位上1個珠相當于個位上10個珠,也就是1個十,相當于10個一,從這10個珠里撥出8個珠,剩下的2個珠與原來個位的3個珠合起來就是5個珠,從而得到:13-8=5。預設2:先在計算器上撥出13,即十位上撥1個珠,個位上撥3個珠。將8分兩次減,先撥出個位上的3個珠,剩下十位上1個珠,1個十也就是10個一,相當于個位上10個珠,再撥出剩下的5個珠,從而得到:13-8=5。師:同學們都很棒,借助計數器,同樣可以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3.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學生獨立計算17-9,指名匯報。預設1:我用計數器幫著算。先在計數器上撥出17,即十位上撥1個珠,個位上撥7個珠,十位上1個珠相當于個位上10個珠,從這10個珠里撥出9個珠,剩下的1個珠與原來個位的7個珠合起來就是8個珠,從而得到:17-9=8。預設2:借助數線,17-7=10,10-2=8,從而得出:17-9=8。預設3:想加法算減法,9+8=17,從而得出:17-9=8。學生獨立計算11-6,集體訂正。三、快樂運用1.完成教材第30頁練一練。2.稀奇稀奇真稀奇!蝦的隊伍有1只蛙,排成一隊13只。蛙的前面有8只蝦,蛙的后面有幾只蝦?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捉迷藏13-8=5(人)10-8=2 13-3=102+3=5 10-5=5第三單元 20以內數與減法第3課時 湊數游戲【教學內容】教材第31~32頁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借助枝形圖和數線繼續探索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各種方法的內在聯系,體會加、減法之間的關系。2.運用所學退位減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發展應用意識。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重點難點】重難點:借助枝形圖和數線正確計算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師: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學生自己進行游戲。師:同學們都非常棒,能迅速地將兩人伸出的手指數湊成10,淘氣和笑笑也在玩湊數游戲,我們一起去看看。二、探究新知1.借助枝形圖和數線探索計算方法。(1)讀圖,獲取信息。師:他們制定的游戲規則是湊幾?(14)師:淘氣出5,笑笑應該出幾?如何列式?預設:要湊14,淘氣出5,求笑笑出幾用減法計算,列式為14-5。(2)探究算法。師:“14-5”如何計算呢?學生獨立嘗試計算,集體交流。預設:把14分成10和4,用10減5得5,再加4,得到9。10-5=5,5+4=9。師:這位同學表達很清楚,非常棒,我們可以用枝形圖來表示: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呢?預設1:根據14的個位是4,可以將5分成4和1,先用14減4得到10,再用10減1得到9。14-4=10,10-1=9。預設2:我是想加法算減法,5+9=14,14-5=9。預設3:還可以借助數線計算。2.探究減法算式中的規律。(1)根據游戲寫算式。師:我們繼續來玩游戲。學生分組獨立進行,并將算式記錄下來。課件展示:師:這是淘氣和笑笑寫的算式,笑笑想按順序排一排,你能幫忙排一排嗎?學生自主整理排序。(2)探究規律。【出示】師:觀察笑笑排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預設1:減號前面的數都是14。預設2:減號后面的數在增加,得數在減少。預設3:減號后面的數依次增加1,得數依次減少1。預設4:減號前面的數不變,減號后面的數依次增加1,得數依次減少1。……師:你還能寫出這樣的算式嗎?學生獨立嘗試寫一寫集,交流展示。三、快樂運用完成教材第32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湊數游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買文具.doc 第2課時 捉迷藏.doc 第3課時 湊數游戲.doc 第4課時 開會啦.doc 第5課時 跳傘表演(1).doc 第6課時 跳傘表演(2).doc 第7課時 美麗的田園.doc 第8課時 做個減法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