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風箏風箏飛上天》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風箏歷史、制作工藝及藝術特點,嘗試用傳統紋樣美化風箏。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民間風箏傳承人走訪,初步了解風箏歷史、制作工藝及藝術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和保護民間美術,了解杭州特色風箏,增強對民族文化藝術的自豪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了解風箏歷史、制作工藝及藝術特點,嘗試用傳統紋樣手繪風箏。 教學難點: 將風箏繪畫的美觀且有創意。教學過程(一)謎語導入,設疑激趣 謎語:“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謎底風箏) 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每年春天來臨之際,放風箏成為迎接春天特別的儀式感,這節課,就跟隨老師一起來探索風箏的獨特魅力,感受匠人用時光所創造的產物—風箏——揭示課題《風箏風箏飛上天》。 (二)追溯根源,了解歷史 教師活動:接下來,請同學們想一想,關于風箏,你有哪些想了解的地方,可以在白紙上寫一寫。有同學想要了解風箏的歷史發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風箏的前世今生! 教師活動:在中國,風箏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宋代畫家蘇漢臣及現代畫家豐子愷他們的畫作中就曾表現過放風箏的場景。有多少同學對風箏的歷史有所了解?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對風箏的認識與了解。 教師總結:中國風箏從最初用于軍事的通訊工具演化為廣泛流傳的民間玩具。宋時起,放風箏就已成為江南一帶流行的節令性民俗活動。從東周春秋時期直到現代,它的歷史十分悠久! ——出示板貼:歷史悠久 (三)走進藝人,了解制作 教師活動:還有同學想要了解風箏是怎么制作的,風箏制作工序如何?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些疑問,老師找到了這位非遺傳承人,并且拍攝了一段程老先生制作風箏的視頻,想與你們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活動:播放風箏的制作工序 教師活動:視頻看完了,同學們,你們能簡單概括風箏的制作步驟嗎 教師總結: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發現程老先生用到了四個步驟便做出了一個風箏,分別是綁扎-裱糊-繪畫-放飛。我們可以用扎-糊-繪-飛來概括。 (三)深入觀察,藝術特點 (1)色彩特征——鮮艷 教師活動:了解了風箏的制作工藝,風箏又有什么藝術特點呢?請同學們觀察桌上的風箏,請你找一找風箏在繪畫的時候用到了哪些顏色,風箏的色彩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活動:風箏上有紅、黃、藍、黑、綠這些顏色,顏色非常鮮艷。 師總結:風箏中經常會用到紅色、黑色、綠色、藍色等鮮艷的顏色,這是為了讓風箏飛在高空還能被人們清楚的看到。這便是風箏的色彩特征:顏色鮮艷——出示板貼:色彩鮮艷。 (2)結構特征——對稱 教師活動:除了色彩鮮艷之外,這些風箏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能看出來嗎?給大家一個小小的提示,老師在風箏上畫了幾條虛線,你們看?虛線兩邊的風箏怎么樣? 學生活動:左右對稱 教師活動:左右對稱是為了保證風箏在天空中平衡的飛行。這便是風箏的第二個特點:結構對稱 ——出示板貼:結構左右對稱。 (3)紋樣寓意——吉祥 教師活動:現在請同學們再次觀察桌上的風箏,你們小組的風箏上畫了哪些吉祥紋樣?一分鐘時間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講述風箏上的圖案紋樣。 教師總結:風箏上有蓮花,有魚。 蓮花與魚組合有什么寓意?連年有余。其他組的同學也紛紛說出了不同風箏的紋樣,有牡丹、蝴蝶、石榴、蝙蝠、銅錢、壽桃等。蝴蝶與牡丹組合象征花開富貴,石榴代表多子多福,這些紋樣都出自與生活,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福與寄托。這便是風箏第三個特征:紋樣寓意美好,出示板貼——紋樣:寓意美好 (四)傳承非遺,手繪風箏 教師活動:傳承之路風雨飄搖,程爺爺發出了無奈的嘆息,程爺爺希望在坐的同學能夠傳承風箏傳統文化,這節課,我們要用繪畫的形式傳承風箏藝術之美。 教師活動:播放教師微課示范 學生活動:欣賞一組課件展示的同齡人優秀作品 教師活動:說說:“各自有什么感受?從這些作品中又受到了哪些啟發?” 教師活動:請你運用吉祥紋樣,在風箏上寄托美好的希望與祝福。將紋樣繪畫在風箏上,注意結構對稱,色彩鮮艷。 (五)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教師活動:看!黑板上已經展示了好多作品了,同學們,你們認為哪一個風箏比較漂亮?請從色彩、構圖、紋樣等不同的角度進行點評。 學生活動:對同學的作品進行點評。 教師活動:在生活中,不常見到風箏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風箏出現在在抱枕中、書簽、門票中。放風箏,除了娛樂,更是為了寄托我們的思念與祝福。希望借這節課我們一起繪紋樣之美,讓風箏魅力永遠延續;下節課,我們一起制作風箏工藝,讓風箏技藝不再消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