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因數和倍數單元分析一、單元核心素養分析 本單元主要學習認識因數與倍數,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探究和判斷出2、3和5的倍數的特征,了解質數(素數)與合數、奇數與偶數,并在這些的基礎上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本單元內容屬于數與代數范疇,核心素養指向的是數感及推理意識。依據《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數感主要是指對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及運算結果的直觀感悟。在本單元中,通過經歷探究、發現、總結的完整過程,初步體會因數、倍數的規律和特征,提升數感。推理意識主要是指對邏輯推理過程及其意義的初步感悟。本單元中,通過因數、倍數相關知識的觀察、分析、歸納和類比,猜想或發現一些初步的結論。二、單元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觀察、探究分析、猜想驗證,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并能舉例說明;經歷列舉、計算、歸納等過程,探索2、3和5的倍數的特征;理解奇數和偶數、質數(素數)和合數概念,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2.經歷探究2、3和5的倍數特征以及數的奇偶性的過程,培養數學思維的嚴謹性,提升學生的數感,逐步發展數學的推理意識。3.養成講道理、有條理的思維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三、單元教學整體結構單元板塊 教師主要問題鏈 學生主要活動 評價目標板塊一 例1—— 例3 因數和倍數的認識 分組有竅門 問題一:將36個人進行分組,每組人數相同,可以怎樣分? 活動一:合作,呈現分組結果:1人一組;2人一組;3人一組;4人一組;6人一組;9人一組;12人一組;18人一組;36人一組。 目標一:初步感知因數倍數的概念。問題二:為什么這么分? 活動二:學生展示活動。 乘法算式: 目標二: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因數倍數的概念。板塊一 例1—— 例3 因數和倍數的認識 分組有竅門 1×36=36,2×18=36, 3×12=36,4×9=36, 6×6=36。 除法算式: 36÷1=36,36÷2=18, 36÷3=12,36÷4=9, 36÷6=6。問題三:你知道在一個整數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的關系叫什么嗎? 活動三: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5頁。 然后根據36÷4=9,表述36、4、9之間的關系:36是4和9的倍數,4和9是36的因數。 目標三:掌握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并滲透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關系。問題四:如何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36的所有因數? 活動四:學生討論合作,掌握有序尋找、記錄36所有因數的方法。 1.乘法算式:從1開始,1×36=36,2×18=36,3×12=36,4×9=36,6×6=36,再往后找的因數就和前面的因數重復了。這樣36的因數就全部找到了。 2.除法算式:從1開始,36÷1=36,36÷2=18……36÷6=6。直到找到的因數和前面重復為止。 目標四:掌握有序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發展數感。問題五:如何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到2的倍數? 活動五:學生帶著問題自學P6例3找2的倍數,并完成填空。 目標五:掌握有序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發展數感。問題六:對比找一個數因數和倍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六:學生小組討論這兩個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從1開始,有序思考。 不同點:一個數的因數是一對一對地找;一個數的倍數是一個一個地找。 目標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總結概括的能力。板塊二 例1—— 例2 2、5和3的倍數 分組有規律 例1:2、5的倍數特征問題一:科技小組需要5人一組,總人數控制在30以內,招多少人合適?為什么? 活動一:學生嘗試列舉,呈現結果: 可以5、10、15、20、25、30人。 這些數都得是5的倍數。 目標一:初步感受5的倍數特征。問題二:5的倍數有哪些特征? 活動二:學生分別在百數表內和100以外進行分析探究: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目標二:掌握5的倍數特征,提升數感。問題三: 2的倍數有哪些特征? 活動三: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知識遷移,在百數表內和100以外進行探究: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目標三:掌握2的倍數特征,培養知識遷移能力,提升數感。問題四:什么樣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活動四:學生觀察分析得出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的數。 目標四:發展推理意識,提升數感。問題五:單數和雙數,在整數中,你知道還叫什么嗎?你會判斷一個數的奇偶性嗎? 活動五:學生自學偶數和奇數的概念,并討論判斷一個數奇偶性的方法: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偶數。個位上是1、3、5、7、9的數是奇數。 目標五:掌握奇數、偶數的定義,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再次提升數感。例2:3的倍數特征問題一:學校剪紙社團共招了12人,3人一組,能正好分完嗎?27人呢?36人呢?765人呢?1236人呢?為什么? 活動一: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27、36、765、1236都是3的倍數,能正好分完。 目標一:初步感知3的倍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問題二: 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活動二:學生多角度探究3的倍數特征。 1.借助百數表探究。 2.借助計數器,通過撥數活動進行探究。 目標二:掌握3的倍數特征,培養觀察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提高嚴謹的思維意識,發展推理意識,提升數感。問題三:為什么3的倍數特征要把各個數位上的數加起來? 活動三:以24為例,通過圈畫的方式探究。 目標三:直觀操作,理解算理,培養推理意識。板塊三 例1—— 例2 質數和合數 游戲中學數學 例1:質數和合數問題一:根據面積數是8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畫長方形,畫出的數量一樣嗎?為什么? 活動一:學生根據給出的面積數畫長方形,并小組討論,分析原因: 不一樣,因為面積是8的長方形可以是長8寬1,長4寬2,有2個。 面積是12的長方形可以是長12寬1,長6寬2,長4寬3,有3個。 目標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提高數感。問題二:根據面積數畫出的長方形的數量和這個數的因數個數有什么關系? 活動二:小組繼續根據給出的面積數進行游戲,感知:因數的個數越多,畫出的長方形的數量越多。 目標二:初步感知質數和合數的概念,提升數感。問題三:有的數的因數只有兩個,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有的數的因數至少有三個,這些因數又有什么特點? 活動三:學生觀察總結:只有兩個因數的,兩個因數分別是1和它本身。 至少有三個因數的: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 目標三:繼續建構數的特征,發展數感。問題四:這兩類數都叫什么名字呢? 活動四:學生自學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目標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問題五: 1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么? 活動五:學生小組討論1的特征:1只有一個因數,因此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目標五: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提高推理意識。問題六:能不能根據剛學習的概念,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活動六:小組合作制作100以內質數表,并說一說容易記混淆的數。 目標六:建構知識,提高應用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例2:和的奇偶性問題一:什么是奇數、偶數?奇數、偶數除以2余數分別是幾?用字母表示奇數、偶數。用小正方形擺兩行,奇數個、偶數個分別可以擺成什么樣子? 活動一: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復習奇數、偶數的概念。 用小正方形擺兩行: 目標一:進一步掌握理解奇數、偶數的概念,培養數感。板塊三 例1—— 例2 質數和合數 游戲中學數學 問題二:和的奇偶性有幾種情況? 活動二:學生思考,明確探究和的奇偶性的幾種情況: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 目標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思維嚴謹的意識。問題三:如何探究和的奇偶性? 活動三:學生自主選擇方法進行探究并交流匯報展示: 1.舉例法 2.擺小正方形的方法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奇數+偶數=奇數 目標三:理解掌握和的奇偶性的規律,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嚴謹的思維意識。問題四:能用奇數、偶數除以2的余數來解釋這些規律嗎? 活動四:學生小組討論,給出結論: 偶數除以2沒有余數,奇數除以2余1,所以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奇數+奇數=偶數。 目標四:認識和的奇偶性的必然性,培養推理意識。問題五:如果用2n、2m表示偶數(n、m是自然數),它們的和會怎樣? 活動五:學生小組合作用字母表示數來說明: 2n+2m=2(m+n)。其中2n、2m都是偶數。 目標五:進一步認識和的奇偶性的必然性,培養推理意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