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4 利率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計算,進一步提升數據意識。 2.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計算、主動探索,進一步增強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數據意識的形成。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 重難點 1.掌握利息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運用利息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 收集的相關利率的信息目標落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喚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于儲蓄的經驗和知識,引出儲蓄的相關知識,初步了解儲蓄的意義,讓學生感受利率存在于生活中。 一、情境導入 1.理解存款的意義。 根據課下收集到的利率的相關信息,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想告訴同學們的,一起交流一下。 2.揭示課題。 同學們了解到了很多,也說得很有道理,人們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這樣一來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二來對個人也有好處,既安全,同時又能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銀行是怎樣計算利息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與儲蓄有關的知識——利率。 一、發現問題 1.活動一:學生根據收集到的利率的相關信息提出問題: 預設1:你知道家里暫時不用的錢一般是怎么處理的嗎? 預設2:根據調查,大多數家庭會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呢? 預設3: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例如存入銀行、買股票、理財等。 預設4:安全,能得到一些利息,增加收入。理解本金、利率、存期的含義及實際應用,初步感知解題方法。 并將稅率問題與百分數問題聯系起來。 二、引導合作 1.根據存單了解本金、存期、利率等概念。 銀行存款的方式有許多,例如活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等。 (1)小組討論交流存單里的信息,說一說從存單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這10000元叫什么嗎?誰又能解釋一下“一年”和“年利率1.9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二、探究問題 1.活動一: (1)小組討論交流存單里的信息。 預設1:我知道存入了10000元。 預設2:我知道10000元存了一年。 預設3:年利率是1.95%。 (2)全班交流,學生回答。 預設1:10000元是存入銀行的錢,叫作本金。 預設2:一年是存期。 預設3:1.95%是一年的利率,表示一年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是1.95%。能夠提煉出相關的數學信息,滲透數據意識,并能準確理解每個數據的含義。 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單位時間內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作利率。【板書:利率】 (3)思考:取款時,銀行會多支付一些錢。到期時,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利息會求了,你能否利用四者的關系,找出求本金、利率和存期的方法?思考一下?誰來說說想法。 2.感知利率的含義。 (1)出示課本P11的存款基準利率表。 要解決有關利息的問題,要對利率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說一說你在表格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2)小結:利率由銀行規定,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利率有時會有所調整,利率有按月計算的,也有按年計算的。其中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六個月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同。活期的利率最低,但是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3)獨立分析題目,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10000×1.95%×1=195(元),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4)同學們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1:本金=利息÷利率÷存期 195÷1.95%÷1=10000(元) 預設2:利率=利息÷本金÷存期 195÷10000÷1=0.0195=1.95% 預設3: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195÷10000÷1.95%=1(年) 2.活動二: 同學們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匯報。 預設1:知道了活期的年利率是0.35%。 預設2:根據表格中的存期可以找出對應的年利率。 預設3:如果存期為2年,每年的利率都是2.10%,而不是2年一共的利率。把實際問題轉化成百分數問題,實現知識的主動遷移。通過討論、交流,掌握如何正確求出利息以及本息和的方法,提高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形成數據意識。 3.閱讀與理解。 (1)出示教科書第11頁例4。 師:怎樣理解“到期時可以取回多少錢”?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2)思考:如何求“本息和”?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你同意哪種做法?同桌討論,說說你的想法。 3.活動三: (1)同學們獨立思考,全班交流匯報。 預設:學生理解,到期時可以取回多少錢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本金,另一部分是利息。 (2)獨立思考并完成題目的解答,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預設1:5000×1.50%=75(元) 75+5000=5075(元) 預設2:5000×2.10%=105(元) 105+5000=5105(元) 預設3:5000×2.10%×2=210(元) 210+5000=5210(元) 預設4:5000×(1+2.10%×2)=5210(元) (3)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1:第一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王奶奶存兩年,算式中選擇的是存一年的年利率。 預設2:第二種做法也是錯誤的,王奶奶存兩年,但5000×2.10%求的是一年的利息,不是兩年的利息。 預設3:第三種做法和第四種做法都是正確的。(4)誰能說說正確的做法的思路? 改錯、訂正,規范解答。 (4)學生匯報交流。 預設1:根據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我們從上面的利率表中找到對應存期的利率,2年的年利率是2.10%,就可以算出利息:5000×2.10%×2=210(元)。再加本金,到期后可以取回的錢就是210+5000=5210(元)。 預設2:可以把本金5000元看作單位“1”,這樣每年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2.10%,存入2年,所得利息就是5000×(2.10%×2),這樣到期時可以取回的錢就可以列成算式:5000×(1+2.10%×2)=5210(元)。鞏固“利率”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系,準確找出條件,能熟練解決簡單問題。 學會分析“利率”中的條件,明確區別,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解題。 三、輔導練習 1.基礎練習 張爺爺把錢存入銀行,存期為三年定期,年利率為2.75%,到期支取時,利息是660元。張爺爺存入銀行多少元? 2.變式練習 大家想一想,如果張叔叔的3000元只存3個月,年利率是1.10%,會得到多少利息呢? 怎么求?你是怎么想的? 三、解決問題 1.基礎練習 預設1:660元是利息,存期是三年,年利率是2.75%,要求本金。 本金=利息÷存期÷利率 預設2: 660÷3÷2.75%=8000(元) 2.變式練習 預設1:學生列式解答:3000×1.10%×=8.25(元)。 預設2:這里的1.10%是指一年的年利率,張叔叔只存了3個月,只有一年的,所以需要“×”。能夠準確理解題意,了解求利率的方法,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題.合理化選擇,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3.提升練習 李叔叔有10000元,有兩種理財方式。一種是買3年期的國債,年利率3.8%;另一種是買銀行一年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4%,每年到期后可連續連本帶息繼續購買下一年的理財產品。如果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能夠實現,三年后,兩種理財方式的收益相差多少? 3.提升練習 預設:第一種方式是3年期的國債,利息是10000×3.8%×3=1140(元); 第二種方式計算利息 第一年的利息是10000×4%×1=400(元), 第二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416(元), 第三年的利息是(10000+400+416)×4%×1=432.64(元),購買三年一共的利息是400+416+432.64=1248.64(元)。 兩種理財方式的收益相差: 1248.64-1140=108.64(元)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歸納匯總和鞏固。加深對利率相關知識的理解。 四、引導反思 通過學習,說一說你的收獲。 1.說一說,這節課對“利率”的理解? 2.解決“利率”問題的方法是什么?如何進行合理的選擇? 四、提升問題 預設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了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存期,什么是利率及本息和。 預設2:知道了怎么求本金、利率、利息和本息和。和已知本息和、存期和利率,如何求本金。本息和÷(1+利率×存期)板書設計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10000×1.95%×1=195(元) 本金=利息÷利率÷存期 195÷1.95%÷1=10000(元) 利率=利息÷本金÷存期 195÷10000÷1=0.0195=1.95% 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195÷10000÷1.95%=1(年) 本息和=本金+利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