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主題名稱 《青蛙吃蟲子》年級學科 一年級 數學 教材版本 北師版教學內容分析 在本課程中,學生們將繼續深化對數學的學習,他們之前已經掌握了單個數字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鑒于學生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計算技能,他們將在學習新內容時輕松應對。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相同位數數字的運算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將加減法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我們提倡學生探索多種計算途徑,以增進他們對解題策略多樣性的理解。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3.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算理。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處理兩位數與整十數的加減法技巧與方法。 難點:熟練運用兩位數和整十數加減法的技巧。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這里有一個秘密嘉賓,你們能根據這個謎語來推測它是誰嗎?“這是一種敏捷的小生物,在陸地和水域中自由來往,唱著‘咔咔’的歡快 旋律,常現于鄉野之中,專為農田除害,助力豐收。”生:老師,我已經知道答案了,是青蛙! 師:太棒了,今天我們要深入研究的對象就是青蛙,它們在農田中捕捉害蟲, 保障植物茁壯成長,對農作物生產極為重要,是我們忠實的朋友。所以,當我們遇到田野里的青蛙時,要記得給予它們關懷與保護。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探索青蛙那神奇的生活世界。 【經歷過程,探究新知】 師:池塘里的荷葉繁茂,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一起捕食害蟲,她說自己吃了65只,小青蛙則說吃了32只。根據這些數字,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生1:青蛙媽媽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蟲子?生2: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蟲子?師:你們都很聰明,讓我們一起一步步解決這些問題。師:首先,青蛙媽媽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蟲子?誰能幫忙計算一下?請暫停一下,嘗試自己解決。 生1:可以把32拆成30和2,先把65和30相加,65+30=95,最后把95和2相加,95+2=97。生2:我用小棒排列,先擺放6捆5根代表65,再加上3捆就是9捆,加2根,共計97根。生3:用計數器撥一撥,在十位上撥6個珠子,個位上撥5個珠子,再從計數器的十位上撥3個珠子,個位上撥2個珠子,此時計數器的十位上有9個珠子,表示9個十,60+30=90,計數器的個位上有7個珠子,表示7個一,5+2=7,所以90+7=97。 師:所以這位同學的做法是先在十位和個位上分別撥出相應個數的珠子,表示第一個加數;再在十位和個位上分別撥出相應個數的珠子,表示第二個加數;最后數出十位和個位上的珠子,得出計算結果。 師:三位同學解釋得很清晰,現在我們知道,它們一共吃了97只蟲子,青蛙們捕食害蟲真的很出色。接下來,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師: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蟲子?請暫停一下,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生1:要計算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我們可以用減法,65減去32,計算時,可以把32看成30和2,先用65-30=35,再用35-2=33。 生2:也可以從計數器上撥一撥。先從計數器的十位上撥6個珠子,再從個位上撥5個珠子,因為要減去32,也就是在計數器的十位上去掉3個珠子,此時計數器的十位上還剩下3個珠子,個位上去掉2個珠子,此時計數器的個位上還剩下3個珠子,所以就是33。 生3:也可以把65分成60加5,把32分成30加2,先用60-30=30,再用5-2=3,最后用30+3=33。 師: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33只蟲子。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繼續挑戰。師:算一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6+3= 57-4= 65-31= 41+47= 生1:計算時,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 生2:計算時要細心哦! 師:那接下來,快算一算吧! 生1:可以把36拆成30加6,先算6+3=9,再算30+9=39,所以36+3 =39。 生2:可以把57拆成50加7,先算7-4=3,再算50+3=53,所以 57-4=53。 生3:可以把65拆成60加5,31可以拆成30加1,60-30=30,5-1=4, 30+4=34,所以65-31=34。 生4:可以把41拆成40加1,把47拆成40加7,40+40=80,1+7=8, 80+8=88,所以41+47=88。師:我們在練習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時,發現計算時:個位加減個位;十位加減十位, 最后所得結果相加。師:大家都學會了嗎?現在用新知識來做題目吧!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完成教材67頁“練一練”第1、2題。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談。作業設計 完成教材67頁“練一練”第3、4題。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把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把整十數和整十數相加減,再把一位數和一位數相加減,最后把所得的結果相加。教學反思 該教學方法通過模仿小蝌蚪覓食的游戲化學習活動,成功地提高了兒童學習加減法的興趣,并鍛煉了他們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操作如小棒、計數器等教具,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促進彼此間的思維互動,有助于快速提升計算能力,并能高效地解決相關問題。培養了學生將計算技巧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激發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進而提升了所學知識的實踐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