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主題名稱 《做個減法表》年級學科 一年級 數學 教材版本 北師版教學內容分析 該課程教學材料的編撰目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輔助學員系統地將現有知識要點融合,增強對數學概念間聯系的認識;其次,是提升學員對學識的內化與實際操作技能;再者,是激發學員在知識整理方面的主動參與,習得并實施重要的整理技巧,培養定期整理學習材料的習慣。本課程旨在學生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20以內的借減技巧,進而對減法題目進行分類和整理。鑒于學生已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并已歸納出20以內進位加法的規則,推測他們能順利通過這次練習。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初步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表述整理的過程。2.進一步鞏固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3.在整理的過程中體驗有序思考的方法,體會按照不同標準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1.重點:整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表。 2.難點:進一步鞏固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們已熟練掌握了對20以內減法問題的退位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些減法問題進行整理和總結,并編制一份減法練習的匯總表。請大家注意手中的數字卡片,笑笑、淘氣、奇奇已經開始動手了,請各位也都積極參與,共同完成這項工作。 【經歷過程,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注意觀察,看看他們是怎么找的。 笑笑:我找得數是7的。 生1:找得數是7的算式,就要先算一算每個算式的得數,得數是7的算式有11-4,12-5,13-6,14-7,15-8,16-9,共5個。 淘氣:我找12減幾的。 生2:找12減幾的算式,也就是把減號前面是12的算式從圖中找出來,算式有12-3,12-4,12-5,12-6。 奇奇:減9的算式有15-9,16-9,17-9,18-9。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準確,上面的排列方法你掌握了嗎?我們試著一起把下面的減法表填完整吧!師:同學們,減法練習完成了嗎?完成后,我們一起研究這張表格。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減法表中蘊含了豐富的數序規律,可以從“變”與“不變”的角度,觀察每行、每列、每一斜行中相減的兩個數及得數,發現其中隱含的規律。 生1:橫向觀察時,你們會發現像10-1、10-2、10-3這樣的例子,每行減號前面的數分別相同,減號后面的數依次增加1,得數依次減少1;算式的個數依次減少1。生2:豎著看會發現:同一列的得數相同,減號前面的數依次增加1,減號后面的數依次增加1,每一列的得數依次是9,8,7,6,5,4,3,2,1;算式的個數依次減少1。生3:斜著看,從右上到左下,每一斜行減號后面的數分別相同,減號前面的數依次增加1,得數依次增加1;算式的個數依次減少1。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總結的也很好。大家對這些模式理解了嗎?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42頁“鞏固與應用”第1、2、3題。 引導:根據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解答。 2.完成教材第42頁“鞏固與應用”第4、5題。 根據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課堂小結 師: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思考和認知上的收獲?請各位同學務必完成教科書中與課程相關的問題練習。作業設計 1.完成教材第43頁“鞏固與應用”第6題。 2.完成教材第43頁“鞏固與應用”第7題。 3.完成教材第43頁“鞏固與應用”第8題。板書設計 做個減法表 得數是7的算式有11-4,12-5,13-6,14-7,15-8,16-9,共5個。 找12減幾的算式有12-3,12-4,12-5,12-6。 減9的算式有15-9,16-9,17-9,18-9。教學反思 通過課堂引導,顯著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促進了他們進行深入研究、細致觀察、強化記憶和活躍想象的能力。學生們積極提問、深入思考,努力提高學習效果,并且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同時體驗到真實的情感互動。本課程重點在于總結20以內的減法借位運算。學生們已經能夠熟練地整理數學規則并繪制減法圖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只需按照既定的模式書寫數學表達式。由于日常的快速計算練習通常在練習本上進行,并未采用卡片工具,因此課堂上沒有安排動手操作環節,而是改為讓學生口頭描述整理過程并做書面記錄。這可能對一些學生構成一定的挑戰,但大部分學生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思考,這一點讓我感到欣慰。然而,仍有少數學生掌握得不夠牢固,需要在家制作卡片并進行練習,以加強對整理技巧的理解。教師需要密切注意每位學生的表現,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教師需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獨立探索的機會。對于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教師應該提供額外的支持和輔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