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主題名稱 《買文具》年級學科 一年級 數學 教材版本 北師版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目的是傳授學生們在20以內進行減法運算時所需的退位技巧,并通過孩子們熟知的購買文具的場景,來輔助他們理解和掌握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具體運算步驟。這個課程不僅開啟了學生們學習退位減法的新篇章,同時也為他們后續學習更復雜的退位減法運算打下了穩固的基石。 學生在掌握了數字0到9的加減運算以及10到19的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之后,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計算技巧,還獲得了數字組合和分析的寶貴經驗。在開始本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要想準確運用方程解決數學問題,學生必須能夠清晰表達等式之間的關系,這是解題的關鍵所在。在處理數學題目時,理解特定部分所代表的百分比往往是解題的難點。教學目標 1.掌握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不同計算方法,并能準確地計算。2.借助小棒的操作活動,理解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不同計算方法。 2.難點:理解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有沒有買過學習用品?今天,袋鼠姐姐的文具店開門迎客了,我們一起和小白兔同學、小灰兔同學去逛逛,學習一下她們怎么選擇文具,怎么樣? 【經歷過程,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購買過學習用具?今天袋鼠女士的文具店開始營業了,我們一起去幫小白兔和小灰兔選購學習用具,觀察它是如何購物的,如何? 師:看,小白兔正在選擇鉛筆,小灰兔正在選擇練習本。我們來聽聽她們的對話,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1:袋鼠媽媽有12支鉛筆和15本練習本。 生2:小灰兔要買7只鉛筆,小白兔要買9本練習本。師:那么,同學們能從對話中提取數學信息,并提出相關數學問題嗎? 生:袋鼠媽媽原本有12支鉛筆,小灰兔買了7支,店里還剩幾支鉛筆? 師: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們需要從總數中減去一部分。剩余的數量要用減法計算,12-7。 師:我們應該如何計算12-7?今天我們來學習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生1:可以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拿出準備好的12根小棒,擺成一捆,先去掉減去的部分,一根一根地減,再將剩下的部分一根一根地數出來,15根減去9根后剩下6根,所以15減9等于6。 師:這種方法叫數數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生2:可以將12拆分成兩個部分。首先,將12分成10和2,先用10減7得3,再用3加2,從小棒的10根中拿出7根,剩下3根;再把3根加上剩余的2根,得到5根。這個過程可以寫成算式:10-7=3,3+2=5。 師:很棒!這種方法叫做破十法。生3:還可以將7分成2和5,從小棒的12根中先拿出2根,再從10根中減去5根,剩下5根。算式是12-2=10,10-5=5。 師:這是第三種方法,叫平十法。還可以想加法算減法 我們還能怎樣做? 生4:想一想,7再加上幾等于12?因為7再添上5就是12了,所以12-7=5。 師:同學們太棒了!我們在計算十幾減7時,把十幾分成十和幾或者把7分成十幾的幾和另一個數,都是為了得到10,從而將十幾減7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10減幾。 師:按照這些方法,我們繼續來解決小白兔的問題吧,“還剩幾本練習本”。想一想,要怎樣來計算? 生:求還剩多少,要用減法來計算,列式為15-5 師:要怎樣來計算呢? 生1:我用小棒擺一擺。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生2:還可以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掌握的很熟練呢!開動小腦筋,動手試試,用今天所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哪些問題,看看你能否成為數學小能手,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請同學們動手擺一擺,算一算。通過操作來學習減法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2題。課堂小結 當本課程告一段落時,你有哪些心得體會?記得在練習冊的相應課時部分完成練習題目!作業設計 1.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3題。 2.完成教材第28頁“練一練”第4題。板書設計 買文具 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方法一:數數法 方法二:破十法 方法三:平十法 方法四:想加法算減法教學反思 這堂課專門教授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技巧。按照教學計劃,教師通過實際習題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際操作、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他們逐漸理解了“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可以有多種計算方法,并且學會了如何運用已學知識進行邏輯推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樂于分享自己的解題方法,即使他們剛入學不久,但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表達個人觀點的意愿已經被激發出來,這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和展示個人觀點的積極性。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應鼓勵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低年級學生,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來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可以多組織數學游戲,以游戲的形式來輔助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