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主題名稱 《第3課時 筆算減法》年級學科 一年級 數學 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退位減法的運算規律,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算基礎,對于100以內的加減法有一定的掌握。但是,退位減法的運算規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需要通過實例講解和練習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匯報展示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2.難點:弄清筆算退位減法的算理。教學過程【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口算。(出示課件) 16-8= 10-4= 15-7= 11-6= 12-8= 10-5=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答案。 師:(出示課件)一年級的同學們去參觀國家博物館,我們數出每個班的人數之后,同學們要坐車去參觀。同學們,從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生1:我們知道一輛車最多可坐52名乘客,一(1)班有35名同學。 生2:一(1)班同學上車后,這輛車還可以再坐多少人? 師:同學們,你能試著列算式嗎? 生3:知道一輛車一共可以坐的人數,已經坐了35人,求還可以再坐多少人,用減法計算。 生4:用減法計算,列式為52-35。列豎式計算: 從個位減起,咦?2減5不夠減啊! 師:同學們發現了問題,個位上2減5不夠減,怎么辦?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重點。(板書課題) 【經歷過程,探究新知】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 1.擺小棒。 師:同學們能不能借助擺小棒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巡視)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將一個整捆的拆開了,為什么呢? 【預設】因為單根的不夠減,所以就拆開一個整捆和單根的合在一起。 師:非常棒,2根減5根不夠減,我們只能從整捆小棒里拿出一捆解開變成10根,將10根和2根合成12根,再從12根小棒里拿走5根,12-5=7,再用剩下的4捆減3捆,就能算出剩下了17根小棒,這樣我們就解決了問題,求出這輛車還可以再坐17人。(課件演示拿小棒的過程) 52-35=17 2.結合擺小棒圖引導列豎式。 師:接下來我們依據擺小棒的過程來理解個位不夠減的豎式寫法,個位上2減5不夠減怎么辦?我們要從十位退1當10,在十位的上面點一個小圓點表示從中借走了1,個位就要算12減5,得到的7寫在個位,十位退了1就要4減3,得到的1寫在十位。(出示課件或板書演示計算過程) 小結: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計算十位時,不要忘了減去退的1。 探究個位上是0的退位減法。 師:60-32,被減數個位上是0,怎么辦? 學生嘗試自己解決。 預設:個位上0減2不夠減,從十位退1后,個位要算10減2,從十位退,1后,十位上要算5減3,結果是28。(出示課件或板書演示計算過程) 師:個位上是0怎么辦? 小結:個位上是0,從十位退1后,變成10,個位就用10去減。 師:同學們,再根據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挑戰下吧! 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教師巡視。 師生討論:100以內的筆算減法應該怎樣計算? 1.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2.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總結出示) 筆算退位減法應注意: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減1再減。作業設計 1.完成 2.完成板書設計 筆算減法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我并沒有直接教學生列豎式,而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置身于預設的情境中,感受數學無處不在。接下來我引導學生用擺小棒的方式合作、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用這種直觀教具的演示,同學們能較快發現問題的答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總結算法,再過渡到用豎式計算的方法就容易多了。 當然,在計算退位減法時,部分學生做題時不認真思考,直接用個位上的大數減小數,我看到這種情況又重點講解,學生基本掌握了計算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