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課型】唱歌課課型【教學內容】花城版五年級下冊第3課《認知音樂節奏(五)》第1課時《蝸牛與黃鸝鳥》。【教材分析】《蝸牛與黃鸝鳥》是五年級下冊第3課《認知音樂節奏(五)》第1課時唱歌課。《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流行于臺灣的敘事性民歌,該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通過葡萄樹剛發芽時,蝸牛與黃鸝鳥的簡短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勤懇踏實的蝸牛和傲慢自大的黃鸝鳥形象。歌曲采用四二拍子,一段體結構,旋律輕松活潑,歌詞生動有趣。歌曲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諷融入了活潑的藝術形象中,達到了寓莊于諧、寓教于樂的效果。它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同時提醒人們不應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音樂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節奏感強,能準確把握旋律,唱歌不跑調,還熟悉常見音樂記號,能較好詮釋作品情感。而有的學生識譜困難,音準欠佳,唱歌易跑調。整體上,他們對流行音樂興趣濃厚,一聽便能哼唱;但對古典音樂接受度低,覺得沉悶。在課堂上,學生偏愛活潑互動環節,如小組合唱、音樂游戲,對樂理知識學習則較被動。教師需因材施教,用多元教學法激發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用歡快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風格。(二)藝術表現指導學生用準確的音色、拍子和速度演唱這首歌曲,能用肢體或表情表現歌曲中的不同角色。(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同時認識到不應像黃鸝鳥那樣驕傲自大、嘲笑別人。【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準確的音色、拍子和速度演唱這首歌曲,并能用肢體或表情表現歌曲。(二)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寓意,明白蝸牛和黃鸝鳥所代表的不同品質,并在生活中加以踐行。【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聽過哪些寓言故事?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誰能給我講一講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道理?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能不能把寓言故事寫成歌曲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寓言故事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書寫板書《蝸牛與黃鸝鳥》)【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同學們對于本節課有一個預熱的感覺,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走進音樂(一)聆聽音樂,感受情緒教師:歌曲講述的是誰的故事 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是風趣的,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是中速,《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流行于臺灣的敘事性民歌,該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通過葡萄樹剛發芽時,蝸牛與黃鸝鳥的簡短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勤懇踏實的蝸牛和傲慢自大的黃鸝鳥形象。下面邊打節奏邊朗誦歌詞預設:朗誦歌詞【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提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初步的聆聽對音樂的情緒、速度建立初步的認知,為后續的教唱奠定基礎】(二)分析音樂,表現音樂教師:觀察曲譜,判斷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采用四二拍子,一段體結構,歌曲由四個樂句組成,全曲圍繞著一個很有特點的核心音調“切分節奏”展開,襯詞的使用使音樂形成切分節奏,使音樂更富于彈性和動力感。歌曲歌頌了那種任勞任怨、知難而進、不斷進取的無畏精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一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預設:跟琴演唱簡譜教師: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切分節奏:X X X X X X | X X X ||預設:打節奏教師:接下來注意切分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二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預設:跟琴演唱簡譜教師:注意附點節奏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三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預設:跟琴演唱簡譜教師:這一句大家熟悉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完全相同,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四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預設:跟琴演唱簡譜教師:這一句大家熟悉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除了句尾落音不同外,其他三小節完全相同,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五樂句,請同學們跟琴演唱簡譜預設:跟琴演唱簡譜教師:注意切分節奏、換氣、同音高連音線的演唱,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同學們唱得不錯,我們完整的跟琴來唱一遍預設:演唱教師:這首歌曲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諷融入了活潑的藝術形象中,達到了寓莊于諧、寓教于樂的效果。它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同時提醒人們不應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設計意圖:通過感受、學唱音樂,體驗音樂表現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對于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我們上臺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聲勢動作表現歌曲表現音樂。預設:演唱【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預設:欣賞視頻教師: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同時認識到不應像黃鸝鳥那樣驕傲自大、嘲笑別人。】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六、課堂小結在《蝸牛和黃鸝鳥》的音樂課堂中,我們踏上了一段充滿趣味與歡樂的音樂之旅,收獲滿滿。通過聆聽歌曲,同學們感受其2/4拍的明快節奏,仿佛能看到蝸牛努力爬行、黃鸝鳥歡快歌唱的畫面,輕松把握歌曲活潑、詼諧的風格。逐句教唱時,大家積極模仿老師的發聲,努力找準音準,攻克了如“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中節奏的切分、“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里裝飾音的演唱等難點。在互動中,同學們踴躍分享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深刻體會到蝸牛雖弱小,卻憑借堅持不懈的努力朝著目標前進,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通過這堂課,同學們不僅學會演唱《蝸牛和黃鸝鳥》,更在音樂中懂得堅持與努力的意義。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里,像小蝸牛一樣,懷揣夢想,不懼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向目標前行。期待下次音樂課堂,我們能探索更多美妙音樂,收獲更多成長與快樂 。七、課堂達標1.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的情緒是 。2.“X X X ” 這種節奏型叫作 。答案:1.風趣地2.切分節奏【板書設計】《蝸牛與黃鸝鳥》1=E 2/4 中速 風趣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