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總復習2.表內除法、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材P103.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總復習課,主要包括表內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兩個內容。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多樣化的練習,培養數學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時,存在以下問題:對除法的意義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在解決問題時出現困難。在計算有余數除法時,容易忘記余數,或者余數不符合實際意義。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 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表內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能解決簡單的有關除法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 復習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 能解決簡單的有關除法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 整體回顧 1.回憶相關知識并全班交流。 2.(1)自由發表見解。 (2)討論,達成共識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 梳理建構 一、復習表內除法: 通過PPT或實物展示,讓學生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和方法,即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引導學生回顧表內除法的計算方法,如乘法口訣和簡單的計算器使用。 二、復習有余數的除法: 通過PPT或實物展示,讓學生復習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和方法,即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部分叫做余數。引導學生回顧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如簡單的豎式計算和余數的處理。 1.小組內討論。 2.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通過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和方法,為后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三、 課堂訓練 1.直接寫得數。 2.用豎式計算。 56÷8= 40÷6= 按要求計算 通過簡單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表內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讓他們學會總結和歸納。四、 總結評價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2.課堂評價。 回顧總結。板書設計 表內除法、有余數的除法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不要急于給出答案或思路。在評價學生時,要注重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學習方法。在練習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