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期八年級學校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 (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把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題框內。每小題2.5分,共50分)1. 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下列詩句與其所體現的社會關系對應正確的是A. “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業緣關系B.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業緣關系C.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緣關系D.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血緣關系2.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微博、征民意,許多普通人也通過網絡為“兩會”建言獻策。這說明A.互聯網是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的唯一渠道B.網絡可以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我國公民可以通過網絡解決一切難以解決的問題D.普通公民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參與制定國家大政方針3. 如圖漫畫警示我們青少年要A.學會“信息節食”B.學會辨析網絡信息C.自覺抵制人工智能D.營造清朗網絡空間4. 下面是某中學布置的“中秋節”假期作業清單:跟長輩學做月餅;到社區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活動;到凈月潭觀光旅游。同學們發表了對上述作業的看法,你贊同的有①小美:積極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小麗: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提高個人實踐能力③小吉:參與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的能力④小林:關注社區治理和發展,奉獻自己微薄之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 以下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課”活動路線圖,據此推測,該活動主題應該為路線一:感受科技發展魅力--河南省科技館路線二:探尋傳統文化奧秘—河南省博物館路線三:領略綠色發展之美—賈魯河公園A.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 B.關注社會巨變,實現人生價值C.參與社會實踐,弘揚中華文化 D.走進社會生活,增強綜合素養6.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交往之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對以下古語的解讀正確的是序號 古語 解讀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換位思考,尊重他人② 人而無禮,焉以為德 文明有禮主要表現為語言文明、態度謙和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要學會權衡利弊,運用誠信智慧④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要互幫互助、和睦共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下面是小楊和小江的對話,作為好友,你認為小楊應該A.持續追問,直至知曉 B.不辨是非,指責埋怨C.保持冷靜,結束友誼 D.尊重對方,給予空間8. 中學生李明晚上獨自在家做作業,突然發現一個歹徒正要翻窗入室。李明見狀,靈機一動,大喊一聲: “爸爸,你從公安局值班回來了!”歹徒聞訊轉身逃走。李明的這一舉動說明他A.善于依靠法律保護自己 B.不能勇敢地面對歹徒,與之殊死搏斗C.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 D.沒有承擔同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責任9. 某中學正在開展“依法維權”法治講座,下列可能會出現在講座中的正面案例有①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幾天,健身房老板就卷錢走人,李某和同伙一氣之下砸了健身房②小明工作期間受了工傷,單位卻拒絕賠償,于是小明求助法律援助中心③麗麗在網購時買到了假貨,嫌麻煩選擇了放棄追責④王芳把長時間拖欠她工資的用人單位告上法庭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10.漢朝季布從小為人正直,樂于助人,且十分重視承諾。當時百姓們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個故事說明了①要樹立誠信意識 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為了追求利益,可以放棄誠信 ④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2023年9月,為表彰樊錦詩在保護世界遺產莫高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她頒發了杰出貢獻獎。樊錦詩表示,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護和研究敦煌莫高窟,盡自己應盡的責任。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向她學習①服務和奉獻社會,將來報效祖國 ②都將保護莫高窟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③主動承擔責任,愛崗敬業 ④積極承擔責任,做負責任的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也幫助了自己。”下列選項中與此觀點相近的是A.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C. “讓人三尺又何妨” D.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13.我們享受的美好生活,無不受惠于他人對我們所負的責任:老師幫助我們學習,警察為我們提供安全保障等,沒有他們承擔責任,我們將無法正常生活。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②我們的成長完全依賴于他人的付出③我們應學會感恩,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快樂和幸福④我們每個人都應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4.2024年2月,貴州多地連續發生山火。災情發生后。武警、消防、森防、專業救援隊伍及社會救援力量以及1.5萬名基層黨員干部、民兵、群眾及志愿者協助救火。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①志愿者的責任來自法定義務的規定 ②消防官兵的行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③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 ④很多人在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15.杭州亞運會志愿者“小青荷”向世界展現了新征程上中國青年的自信、熱情與友愛,他們用微笑傳遞回家的溫暖,用細致和周到完成專業的服務。 “小青荷”們在賽場內外的活躍身影、熱情服務得到了八方來客的普遍贊譽,為盛會注滿了青春的激情。“小青荷”的行為①有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 ②是關心社會、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③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④是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贏得社會認可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新頒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提供了學生在不同學段的家庭勞動清單,示例如下:項目學段 整理收納 清潔衛生 烹飪營養 器具維護 種植養護7~9年級 整理房間收納衣櫥 美化家居 家庭掃除 設計食譜 制作案品 安裝風扇清洗濾網 養護綠植組合盆栽參加家庭勞動意在A.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B.掌握選擇職業的本領,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C.體驗參與勞動的快樂,避免親子之間的沖突D.提升熟練的勞動技能,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17 十年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讓中國人更加自信自強,下列對圖片中展現出的成就描述正確的有注: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①我國經濟增長成就顯著,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②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③科技創新成就斐然④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下面事例能為我們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物質支撐的是①2023年,我國經濟增長5.2%,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②2024年2月27日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③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頒授④2023年,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19.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順利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該條例的制定獲得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香港呈現出由治及興的愛國愛港新氣象。這表明①反對分裂成為共識,國家安全風險已從根本上消除②各族人民手足相親,積極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③我國重視維護國家安全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④香港特區堅持依法治港,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20.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成為社會共識。下列做法直接體現這一社會共識的有①河北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組織領導體系②北京航天城半程馬拉松比賽成功舉辦③大理州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激勵辦法④黑龍江省第十三屆勞動模范表彰大會召開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1.材料一:2023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題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時刻緊繃國家安全之弦,一旦發現境外非法竊取、刺探、收買等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應及時撥打12339舉報受理電話,或登錄www.12339.互聯網舉報受理平臺,或通過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向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材料二: 2023年4月《反間諜法》修訂后,一些別有用心的境外勢力煽風點火、推波助瀾,散布《反間諜法》 “破壞營商環境”的荒謬論調,污蔑中方“泛化國家安全”,渲染在華正常商業活動可能被當作“間諜行為”。對這種有毒言論,法律本身和事實真相是最好的“殺毒劑”。材料三:博士生董某在某科研機構實習期間,對各項保密制度置若罔聞,違規將手機帶入涉密辦公場所,并將含有涉密場所信息的自拍照片發給母親。董某母親將照片上傳至社交媒體炫耀,導致董某的涉密工作特征、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泄露,埋下了嚴重安全隱患。運用所學知識,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維護國家安全,我們應該做什么” 22.中學生小閩原來表現較好,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后未跟社會上一些小混混交往后,逐漸變得無心學習,不交作業,并經常曠課,有時還偷拿同學的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了家長、老師的批評教育。但他并沒有接受教育,仍經常在社會上打架斗毆,還參與賭博等活動,曾被公安機關拘留。過后還是不思悔改。一天晚上,他趁鄰居王大媽的兒子出差未歸,持刀爬進王大媽家企圖盜竊,被王大媽發現后,當即把王大媽打昏,并搶走現金1000余元。經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后,判處小航有期徒刑3年。(1) 小閩由“三好學生”變為少年犯的經歷讓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2) 請你分析小閩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3) 我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違法犯罪 23 材料一: 《第 6 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簡版)》顯示,2023 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上升至 1.96 億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 97.3%。《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 (2024)》顯示,未成年人首次上網年齡持續降低,觸網時間的城鄉差異顯著;手機仍是主要上網設備,各類 AI 上網設備開始涌現;休閑娛樂是主要上網目的,城市地區未成年人網絡玩法更多元。材料二:一項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涵蓋小學、初中、高中)的信息素養測試發現,約有 72%的學生表示自己在上網過程中經常或偶爾會看到一些看起來真假難辨的信息,在面對 10 條典型網絡謠言案例時,小學生能夠準確辨別出真假的平均比例僅為 30%左右;初中生的這一比例提升至約 55%;高中生經過相對更多知識學習后,辨別準確率能達到~0% 左右。(1)請你列舉幾種辨別網絡謠言的方法。(2)為科學合理使用網絡,請你獻計獻策。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5 CBBBD 6-10 BDCDB 11-15 CAACB 16-20 ADDD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21. ①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時刻關注國家安全動態。如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對國家安全的認識。②我們要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如撥打12339舉報電話或通過相關網絡平臺舉報 。③要堅決反對任何詆毀、污蔑我國維護國家安全政策和法律的言論,認清其本質,不被誤導。④在日常生活中,要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泄露國家機密。像董某那樣違規將手機帶入涉密辦公場所并泄露敏感信息的行為不可取。⑤積極宣傳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和相關法律法規,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中來。22.(1)①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②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2)①自身原因:小閩法律意識淡薄,不能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誘惑能力差,交友不慎,結交了社會上的不良朋友。②家庭原因:家長對其教育和監管不到位,沒有及時糾正他的不良行為。③社會原因:社會上存在一些不良風氣和誘惑,對小閩產生了負面影響。(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遠離違法犯罪。②要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④謹慎交友,避免結交不良朋友,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3.(1)①查看信息來源,判斷信息發布者是否可靠,官方權威渠道發布的信息可信度更高。②關注信息內容,謠言往往存在邏輯漏洞、夸大其詞或與常識不符的地方,如信息表述過于絕對、違背科學常理等。③通過多渠道核實信息,可搜索其他權威媒體或相關機構對同一事件的報道,對比信息是否一致。(2)①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沉迷網絡。②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增強對網絡謠言的辨別能力,不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③利用網絡學習知識、拓寬視野,進行有益的休閑娛樂,不把網絡作為單一的娛樂方式。④遵守網絡規則,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