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外國傳世名作——蒙娜麗莎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了解畫作背后的秘密,初步感知外國繪畫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點。 2.學習運用觀察分析的欣賞方式對蒙娜麗莎原作進行感悟與理解,同時將原作與改編后的蒙娜麗莎對比分析,提煉美術創作方法,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意思維。嘗試運用添加、替換、夸張變形設計一幅創意夢娜麗莎。 3.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中蘊含的創新技法,給后人開創的藝術價值,以及不同畫家在原作基礎上重新創作帶來的視覺沖擊,正確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差異,形成大的藝術觀,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了解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內容和藝術特色,領會其作品呈現的藝術美感,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懂得欣賞外國傳世名作,對作品的內容和藝術價值進行深入探究;并感受外國傳世名作帶給后人的藝術價值,以及后人運用創意方式新編《蒙娜麗莎》,尊重并理解多元的世界藝術文化;形成較為正確的世界藝術觀,提高藝術素養。教學過程一、導入 師提問:你知道盧浮宮的鎮館畫作是什么嗎? 生回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出示課題《外國傳世名作——蒙娜麗莎》 二、新授 1.了解《蒙娜麗莎》的畫作材質和創作時間 師介紹:原作的尺寸為:縱77cm、橫53cm,該作品畫在一塊黑色的楊木板上。創作時間大約為1503年至1506年。 2.學生觀察畫面,介紹畫作內容 師總結:畫像沒有眉毛和睫毛,面龐看起來十分和諧。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會覺得她沒怎么笑;然而當看著她的眼睛,感覺到她臉頰的陰影時,又會覺得她在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 3.了解作者生平和歷史北京 (1)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杰出天才,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 (2)他是一名畫家、雕塑家、建筑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堪稱史上屈指可數的全能全才。 4.視頻了解名畫《夢娜麗莎》的三個秘密 (1)秘密一:構圖與涂色的創新方法 ①以古羅馬建筑學為基礎,考慮平衡完成構圖。 ②通過觀察風景中近樹呈現綠色遠山呈現藍色,是由水蒸氣導致色彩的變化,開創了“空氣遠近法”。 ③發現大自然中不存在輪廓線,作畫時運用手指磨散輪廓線,創造了“暈涂法” (2)秘密二:畫中的女人到底是誰? ①大部分人認為是吉奧康多夫人 ②也有人認為是達·芬奇的自畫像 (3)秘密三:《夢娜麗莎》可能是一幅假畫! 因為100年前它曾經失竊過,后來雖然被尋回,但是發現畫作尺寸比原來小了。 5.欣賞分析他人創作的多樣蒙娜麗莎 師:欣賞畫家杜尚在畫作印刷品上的神來之筆,開創了人們對蒙娜麗莎的創意想象。 學生欣賞各種創意蒙娜麗莎的作品分析其運用創意方法: (1)添加 (2)替換 (3)夸張、變形 (4)組合 6.微課觀看創意蒙娜麗莎的制作方法 7.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三、作業完成一幅創意蒙娜麗莎 1.臨摹蒙娜麗莎線稿 2.選擇喜歡的方法創意設計 四、評價展示 評一評誰創作的蒙娜麗莎,“造型最佳、色彩最佳、創意最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