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 美術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
課題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學目標
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了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種類、代表性項目。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夠運用一到兩種鑒賞的方法欣賞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理解其內在意義和價值。 提高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堅定民族文化自信,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傳承工匠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內容,欣賞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 教學難點:領悟非遺的內涵和價值,提升學生傳承和保護意識,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向,引入新課 展示蔚縣剪紙,引發學生對五年級下冊內容的回顧與思考,剪紙藝術遺產先后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世界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那么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引出本課內容。 【設計意圖】:結合五下《剪紙》的內容,回顧舊知,鏈接新課,進行學習內容的遷移。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以非遺剪紙的關聯引發學生思考,以問題為導向,引入新課。 二、走進非遺、初步欣賞 1.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什么?你是否能夠舉幾個例子。 2.介紹非遺的定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并舉例。 3.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獲得非遺數量最多的國家,你知道我國哪些項目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嗎?你知道中國獲得了多少項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嗎?課本中哪些是我們知道或你所熟知的是你們知道或所熟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4.和我們上學期我們了解到自然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體現在“非物質性”。 【設計意圖】: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設問,引導的作用,引發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考。介紹非遺的內容、含義、種類、代表性項目等等,結合學過的自然遺產,突出非遺的重要特征——非物質性。 非遺欣賞、深入探究 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你聽說過龍泉青瓷嗎 請你做小老師向我們介紹一下你了解有關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的內容有多少? 以龍泉青瓷的地位體現其重要性。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向同學們介紹龍泉青瓷的演變過程和歷史溯源。 欣賞幾張在青瓷發展過程中世界文明的龍泉青瓷作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包含哪些美術形式語言?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結合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學習單,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十分鐘的時間,從外觀差異、瓷胎胎底、美學傾向進行深度探究。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已經有了1600多年來的歷史,離不開古今工匠大師的傳承與發展。欣賞龍泉青瓷是如何在工匠藝人的手中誕生的。學生感悟工匠精神內涵并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深入探究的教學設計,聚焦在以龍泉青瓷為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從龍泉青瓷的地位、歷史發展、現狀、具體作品欣賞、匠心制作等角度對龍泉青瓷深入探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從外觀差異、瓷胎胎底、美學傾向三個方面探究龍泉青瓷的藝術美,上升到保護和傳承龍泉青瓷匠人精神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思考內化、情感升華 結合龍泉青瓷手工藝匠人的匠心精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確立,面對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引發學生思考。 請同學們談一談關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你有什么心得感悟,你會怎么做? 【設計意圖】:從手工藝人的工匠精神和非遺的現實困境著手,對學生進行非遺教育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以感悟表達和情感外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學評價。 作業布置、課后延申 同學們你們有哪些好的方法或建議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呢?比如課后可以做一做宣傳小報,或是可通過兩網繼續探索學習非遺了解他們的藝術特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多種形式拓寬知識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