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6.每年全國兩會上,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都得以關注和解決。兩會是民意的薈萃,是群眾意見、建議最為集中的表現地。這說明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 A.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溫馨提示: B.公民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擴大1.本套試卷共 8 頁,滿分 100 分,答題時間 60 分鐘。 C.協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諦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班級、姓名、考號填涂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并仔細 D.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真實、管用的民主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 7.某校組織的政協委員“大手”牽“小手”活動中,鐘燕撰寫的《關于促3.答題時,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視為無效。進夜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案》通過政協委員被提交到全國政協會議。在此過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按要求涂程中,鐘燕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①實現了政府的科學決策②直接行使了管理國家的權力③體驗了我國政1.2024 年 4 月 30 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新加坡舉行發布會。認為,中國治制度的優勢④增強了民主參與意識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 1/3 左右。由此可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①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②中國經濟具備繼續發 8.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下列古語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法律展的多方面優勢③中國經濟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④中國已成為影響世界文化的是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A.民惟邦本,政得其民 B.法令者,為治之本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以百姓心為心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下面是小麗收集到的材料,準備自擬議題在課上進行交流匯報。 9.政府網站都開設了“政務公開”欄目,公示政府最新發布的公告、出臺的政策以及相關政策解讀等。政府網站開設“政務公開”欄目①能夠杜絕行政權力的濫用和腐?、谑窃谧杂X接受人民監督,提高政府公根據材料小麗設計的議題可能是信力③利于建設法治政府,規范政府的行政權④有利于公民履行監督政府的義A.關注民生實事,提升幸福指數 B.參與民主生活,體驗新型民主務C.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綜合國力 D.完善政治制度,實現公平正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同學們圍繞“共享發展”的話題展開了討論,下列你不.支.持.的觀點是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將愛A.共享發展應該是人人享有 B.共享發展追求的是高速度發展國主義教育寫入法律、形成制度,意義重大。對此,認識正確的是C.共享的是國家發展的所有成果 D.共享發展需要人人共享人人共建①良法之治能更好地促進愛國主義教育②法律的規范作用重于道德的教4.“我會用新方法解這道數學題啦!”“我跟樂隊的伙伴們一起給老歌配化作用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完善④愛國主義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曲,挑戰真大呀!”這些創新故事啟示我們根本遵循A.生活處處有創新,人人皆可創新 B.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D.創新就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 1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內涵豐富。下列名言與中華傳統美德5.下列觀點與右側漫畫寓意相符的是對應恰當的是①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討不來①施惠勿念,愛恩莫忘→勤勞勇敢,自強不息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的②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③創新是當代之樂而樂→憂國憂民,心系天下③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④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物力→誠實守信,見利思義④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牢端在自己手上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1頁 共 8頁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2頁 共 8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 … … … ○ … … … … 密 … … … … 封 … … … … 線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題 … … … … ○ …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我是文學愛好者: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和中國作家在國際上獲獎12.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不同時期形成了不同民族精神,新民主主義革 C.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經常想“中國芯”有未來嗎?命時期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雷鋒精神,改革開放時期 D.我雖然是一名普通個人:但我相信國家的發展會給我更多提升的機會的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這表明 17.以下是展銷店上一組商品的對話。這則對話表明經濟全球化①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②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變化③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④中華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使國家關系也變的復雜多變 B.令世界的發展趨勢不斷走向多極化13.2024 年 9 月 8 日—10 日,“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走 C.使風險與危機跨國界傳遞 D.促進了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優化配置進興安盟,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魅力與中華民 18.2024 年 12 月 3 日,習近平主席向“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致賀族一家親的生動畫面。對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信時強調,中國期待同各國攜手創造有利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積極應對各種困A.各族人民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 難和挑戰,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下列事件不.符.合.這一觀點的是B.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A.“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開幕C.中華傳統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B.中國派遣高級農業專家援助布隆迪“種植雜交水稻”D.我國各族人民必須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C.“一帶一路”國際茶業合作論壇在福州舉行14.2024 年 12 月 3 日 在第十一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行。論壇從 D.中國援建非洲的亞吉鐵路通車兩岸文學、歷史、教育、藝術、語言文字、文化遺產等多角度展開深入研討。 19.以下兩則新聞表明我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②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④要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經濟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 ①充分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貢獻中國方案②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③領導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展15.濕地是重要的生態系統,被喻為“地球之腎”。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 現大國擔當④廣泛參與國際事務,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導力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下面是同學們收集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取得的成就A.濕地保護的補助額度在減少 B.濕地保護與修復不容樂觀 對此點評正確的是C.濕地改造耕地項目不斷增多 D.濕地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 ①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②我國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④中國16.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下列不.能.體.現.自信的中國人的是 中國夢的正確道路A.我是企業家:越來越多的中國行業標準正在成為世界標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3頁 共 8 頁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4頁 共 8 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 … … … ○ … … … … 密 … … … … 封 … … … … 線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題 … … … … ○ … … … …二、非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按要求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本題 4 道大題, (3)請針對“案由”反映的問題,結合所學,完成上面提案中的“建議”共 60 分) 填寫(4分)。(要求:寫具體做法,至少兩條。)21.(16分)某地為了推進本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做了如下工作: 22.(14分)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展示了我國的一組科技成果圖片。★學習系列文件及會議精神。下面是一位學習者學習筆記:請結合圖片中的科技成果及名字,運用所學回答下列問題:(1)說一下這些科技成果名字的共同來源。(2分)(1)請運用所學,補充完上面“學習筆記”中“學習后的認識或理解” (2)簡析對科技成果如此命名的原因。(6分)內容。(6分) (3)任選一個科技成果,結合名字的具體來源,談談自己感受到的精神★到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取經”。下面是到深圳取得的經驗: 力量。(6分)(也可以舉一個自己更為熟悉的科技成果,且命名方式同以上科技成果相似,結合名字具體來源,談自己感受到的精神力量。)23.(14分)初中生小明居住的某社區隨處可見私拉亂牽的晾衣繩,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為了解決“私拉晾衣繩擾民”問題,該社區居委會在社區網絡論壇發起“民意懇談”活動。以下是部分居民的留言(2)請運用所學,填完上面表格中“取經所得”內容。(6分)★尋找本地高質量發展的痛點,撰寫提案,提請本地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下面是一份提案:(1)面對小區和留言區提到的問題,小明也想體現自己的民主參與意識,他在上面留言區應該說些什么呢?(4分)不久,小明發現“私拉晾衣繩擾民”問題得到解決。小區“變裝”的密碼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5頁 共 8頁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6頁 共 8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 … … … ○ … … … … 密 … … … … 封 … … … … 線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題 … … … … ○ … … … …是什么呢 帶著疑問,小明采訪了社區工作人員。以下是部分采訪內容 也是圓夢者。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br/>(3)請運用所學,結合自己的夢想和中國夢,制定一份圓夢計劃。(6分)(注:街道是政府的派出機構,與鄉鎮同一行政級別。)(2)請你結合材料及所學,探尋小區“變裝”的密碼。(4分)回顧整個事情解決過程,小明發現“原來生活中處處有道德與法治知識”,他打算把這一過程作為“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案例,整理后講給本班的同學聽,但是在區分民主形式上犯了難……(3)請你結合事情的解決過程,幫助小明區分一下所涉及到的民主形式。(6分)24.(16分)某班開展“夢想大講堂”活動,暢談祖國夢和個人夢,以及夢想實現的途徑。請你參與并用所學完成相關任務。活動中,同學們都認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各行各業都在實現著自己的夢想,如“航天夢”“航母夢”“強軍夢”“大飛機夢”“ 夢”“ 夢”……(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很多,請用一句話整體概括她實現后的樣子。(2分)請圍繞中國夢的樣子,嘗試寫出上面空格中的兩個夢。(2分)活動中,同學們還借助榜樣反思自我。以下是一位同學展示的學習榜樣(2)請介紹自己的夢想,并參考桂海潮的事例,簡要說明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的關系。(6分)活動最后,有同學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7頁 共 8 頁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8頁 共 8 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 … … … ○ … … … … 密 … … … … 封 … … … … 線 … … … … 內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題 … … … … ○ … … …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九年級 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1.B2.A3.B4.A5.C6. D7.D8.B9.C10. A11.B12B13. C14.C15.D16.C17. D18.A19.A20.D21.(16 分)(1)請運用所學,補充完上面“學習筆記”中“學習后的認識或理解”內容。(6分)參考答案: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主人,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是為了人民幸福安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評分建議:圍繞講話內容,談認識,所用觀點正確,一點 2 分,滿 6 分)(2)(2)請運用所學,填完上面表格中“取經所得”內容。(6分)參考答案: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發展理念,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對外開放、貫徹開放發展理念,擴大外貿交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綠色發展。(評分建議:可結合材料聯系教材理論觀點,也可概括使用教材對應觀點,夠兩點且正確即滿分)(3)請針對“案由”反映的問題,結合所學,完成上面提案中的“建議”填寫(4分)。(要求:寫具體做法,至少兩條。)參考答案:示例,封山護林,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引進無污染、高效益的企業;水泥廠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降低污染等(平分建議:只寫教材理論知識不得分??衫碚撝R+正確做法滿分,也可只答做法且正確,夠兩點滿分。)22.(14分)(1)說一下這些科技成果名字的共同來源。(2分)參考答案: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平分建議: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字樣即可滿分。)(2)簡析對科技成果如此命名的原因。(6分)參考答案:從名字本身意義看:名字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繼承。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從命名人的意圖看:命名人想通過傳統文化元素命名來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評分建議:任選兩個角度中的任意三點,不重復即可得 6 分。)(3)任選一個科技成果,結合名字的具體來源,談談自己感受到的精神力量。(6分)(也可以舉一個自己更為熟悉的科技成果,且命名方式同以上科技成果相似,結合名字具體來源,談自己感受到的精神力量。)參考答案:示例,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號”(2分)。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火神祝融,象征著我們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2分)?;鹦擒囈宰H诿屓烁惺艿?br/>中國人自強不息,不斷探索和超越自我的奮斗精神、追夢精神(2分)。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1頁 共 2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評分建議:說出具體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1 分。說出這個科技成果的名字,且名字與科技成果匹配 1 分。說出科技成果名字的具體文化來源 2 分。說出名字的現實、時代意義、價值或精神追求 2 分。)23.(14分)(1)面對小區和留言區提到的問題,小明也想體現自己的民主參與意識,他在上面留言區應該說些什么呢?(4分)參考答案:建議社區居委會可以召開居民會議,了解居民訴求,完善晾衣設施,滿足居民需求;建議小區居民增強主人翁責任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建議大家理性、公正、客觀地協商、溝通來解決問題;建議居委會要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公民做守法、守則公民,并對不遵守規則的行為進行教育。(評分建議:只要是針對問題提出的建議合情合理,體現了民主參與意識,不一定用教材的語言,也可滿分)(2)請你結合材料及所學,探尋小區“變裝”的密碼。(4分)參考答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協調作用;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優勢,創新工作方式;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勢,引導居民積極參與民主管理;(評分建議:任意兩點,不重復即可得 4 分。)(3)請你結合事情的解決過程,幫助小明區分一下所涉及的民主形式。(6分)參考答案:民主協商,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通過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的方式實現共識。民主決策,決策者通過廣泛爭取民意,根據民意反映,做科學地做出決策,解決問題。民主管理,讓人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給人民管理機會。(評分建議:僅寫三種民主形式不做區分,不得分??勺灾鹘庾x,也可結合案例說明,來體現區分。)24.(16分)(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很多,請用一句話整體概括她實現后的樣子。(2分)請圍繞中國夢的樣子,嘗試寫出上面空格中的兩個夢。(2分)參考答案:中國夢的樣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祖國統一夢,實現美麗鄉村夢,實現文化強國夢(評分建議:中國夢可答目標也可答內涵,準確,滿分。填寫的夢,只要符合中國某領域的奮斗即滿分。)(2)請介紹自己的夢想,并參考桂海潮的事例,簡要說明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的關系。(6分)參考答案:我的夢想:略。(2分)(評分建議:正向夢想,并且與中國夢有聯系,即滿分)正是因為我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之奮斗的過程中,推動了“中國夢”(或中國.......夢的實現)最終實現,也正是像我這樣的一個又一個.......夢匯聚成了偉大的中國夢(或中國的......夢),我的......夢想只有融入到中國夢(或中國的.......夢)實現過程中才會最終實現。(4分)(評分建議:能說明彼此作用,正確,即滿分)(3)請運用所學,結合自己的夢想和中國夢,制定一份圓夢計劃。(6分)參考答案:示例,若是教師夢,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等。(評分建議:考慮到國家需要、考慮到夢想實現需要的能力說努力、做法,兩點以上。滿分。)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2頁 共 2頁{#{QQABTQC94gqwkFQACC5LUQHwCEsQkJGQJaomhUAcqAwKQBFABI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試題.pdf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試題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