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7課時《做個加法表》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做個加法表》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7課時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完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基礎上的整理與復習。目的不僅僅是復習、鞏固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經歷獨立思考并將這些算式進行有序整理的過程。逐步發展學生發現規律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由于學生已經有了整理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經驗,教材在主情境中,淘氣、笑笑和機靈狗正在整理一堆凌亂的算式卡片,體現出整理加法表的學習任務的必要性,也便于學生抓住主要的學習問題。算式是在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整理的,在主情境中,教材通過淘氣和笑笑的對話,給出了兩個整理的思路:淘氣的思路是以得數為分類標準對算式進行整理;笑笑的思路是以算式。【核心素養】在觀察、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培養有序思考的意識。通過做個加法表,感受到規律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目標】1.歸納整理20以內數的加法表,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的加法。2.體會確定標準的必要性,了解標準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整理過程。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體驗數學學習中的樂趣。【教學重點】經歷整理加法表的活動,初步了解算式之間的聯系,提高20以內數的加法的計算正確率,發展數感。【教學難點】能夠通過觀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規律。【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任務單。【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引“探究”【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探究的欲望。】1.把下面算式分類。算式中有8的:_______________ 算式中有6的:_______________2.導言: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做個加法表》(板書課題)二、新知探究—習“方法”【設計意圖:初步觀察加法表的排列規律,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任務一:整理20以內數的加法表1.課件出示:你能幫忙整理一下這些算式嗎?2.把哪幾個算式排在一起呢?觀察這些算式的特點,說一說。預設:這幾個算式得數都是14。預設:這幾個算式中都有8。……3.提問:看來這些加法算式都是有規律的,那么你能把這些加算式整理成表嗎?想一想,我們在整理10以內加法表的時候,是怎么整理的?預設:把得數相同的算式按其中一個加數的大小順序整理成一列。預設:橫排都含有一個相同的加數,另一個加數是按順序排列的。4.提問:你能把下面的加法表填完整嗎?想想怎么填?預設:和是11的算式填在第1行,和是12的算式填在第2行……5.提問:你明白同學們說的意思了嗎?請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學的發現開始整理,完成課本的表格吧!【易錯提示】在整理加法表時,一定要注意每一行的算式的和相等。任務二:探究加法表的規律。1.提問:觀察加法表,你能發現什么?在小組內交流。2.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橫著看,我發現9+2=8+3=7+4=……豎著看,第一列都是9加幾,第二列都是8加幾……3.提問:把得數相同的算式擺成一排,把算式中含有同一個數的算式擺成一列。斜著看又有什么規律呢?4.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斜著看,每一列都是幾加9、幾加8……。三、達標練習——活“應用”【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這節課所學知識?!?br/>1.你能打準嗎?算一算。3.分別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加起來。4.看圖列式。5.小悅用自己所帶錢的一半買了一枝鋼筆,又花2元買了一盒酸奶,這時還剩6元。小悅原來帶了多少錢?四、總結評價—拓“延伸”1.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是怎么學會的?2.學習評價3.課后作業:完成分成作業對應練習。【板書設計】做個加法表【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在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加法表后,及時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發現加法表算式的排列規律,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樣的教學設計,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不足之處:小組間的交流組織得不夠好,部分同學感覺無事可做。教學建議: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間的活動組織要嚴密,讓人人有事做,不能讓組內活動成為個別優生的表演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