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4課時《開心農場》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開心農場》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4課時內容,是9、8、7加幾的進位加法。“9、8、7加幾”的內容,是 20 以內進位加法的起始課,也是后續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節內容中,教材安排了比較多的篇幅,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出計算方法和“湊十”的策略,為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打下基礎。【核心素養】養成細心,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與同學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9、8、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9、8、7加幾的進位加法。2.借助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會與他人合作,獲得良好情感體驗。【教學重點】掌握9、8、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任務單。【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引“探究”【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探究的欲望。】看圖填一填。導言: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開心農場》(板書課題)二、新知探究—習“方法”【設計意圖:通過撥一撥、擺一擺活動,讓學生直觀體會“湊十法”,建立正確的數概念,初步體會解題思路的多樣性。】任務一:探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1.出示情境圖:2.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決的問題。3.出示問題:(1)一共有多少只鴿子?擺一擺,說一說。列式:9+54.探究 9+5 的計算方法學生獨立操作思考,交流后匯報結果:預設1:有同學用接著數的方法,在9根的基礎上1根1根地加上數,數出一共有14根木棒;設2:將5根小棒拆成1根和4根,用9根加上一根湊成10根,再用10根加上4根得到計算結果。即9+1=10,10+4=14;預設3:將9根小棒拆成5根和4根,用5根加上5根湊成10根,再用10根加上4根得到計算結果。即5+5=10,10+4=14。5.比較:觀察比較后兩種方法,你能說說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小結:兩種方法不同之處是左邊的是看大數拆小數,把5拆成1和4,9+1=10,右邊的是看小數拆大數,把9拆成5和4,5+5=10。分法不同,都是拆數來湊十,我們把這樣的方法叫做湊十法。6.小結: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采用“接著數”、“湊十法”等進行計算。“湊十法”比較簡便。【易錯提示】湊十法可以拆大數,也可以拆小數。任務二:探究8、7加幾的計算方法。1.出示問題:(2)一共有多少只雞?想一想,擺一擺。列式:9+42.探究 9+5 的計算方法預設1:接數法;預設2:湊十法(拆大數);預設3:湊十法(拆小數)。3.出示問題:(3)一共有多少只鴨子?想一想,擺一擺。三、達標練習—活“應用”【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這節課所學知識。】1.教材P9“練一練”第1題。2.教材P9“練一練”第2題。3.教材P9“練一練”第3題。4.教材P9“練一練”第4題。5.下圖中的水果和小動物各表示幾?四、總結評價—拓“延伸”1.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是怎么學會的?2.學習評價3.課后作業:完成分成作業對應練習。【板書設計】開心農場9、8、7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1. 接數法2. 湊十法【教學反思】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看看有幾瓶牛奶,這種實際的情景,既有感性認識的一面,又有理性認識的一面,極好的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8、7加幾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創設情境以及游戲環節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