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年年有余——魚紋樣教學目標1.了解魚紋裝飾的形式與特點,初步掌握魚紋的繪制方法。 2.運用變形、概括、夸張等方法,繪制出簡潔生動的魚紋,并能將魚紋運用于裝飾生活物品。 3.領會魚紋裝飾的藝術魅力,感受傳統魚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民族紋樣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掌握魚的基本特征,運用概括、夸張、添加、變形等手法,點線面的形式設計魚紋樣。 教學難點: 用魚紋樣裝飾陶罐或其他器皿。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1.教師提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科學家們發現了32100多種不同種類的魚,生活中你們也肯定見過魚,你見過怎樣的魚?人們為什么喜歡用魚紋? 2.學生活動:思考魚有哪些相關的吉祥寓意?古人善用諧音的形式,代表了哪些美好的吉祥寓意?從而引出魚的吉祥寓意。 3.板書《年年有余》——魚紋樣、 (二)深入欣賞 1.教師提問:那什么是魚紋呢?他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看幻燈片中的這條魚紋造型,他給你什么感受?他與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魚有什么區別? 2.學生活動: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及魚紋與生活中的魚的區別。 3.教師總結:概括、變形、添加、夸張等方法設計出了具有裝飾味的魚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魚紋樣,畫一畫年年有余。 教師活動:出示三個典型時期的魚紋造型:新時期時代、商周時期、明清時期,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時期魚紋的區別。 學生尋找每個時期魚紋的特點,并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進行總結概括。 學生尋找每個時期魚紋的特點,并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進行總結概括。 教師總結:新時期時代具有幾何化風格,商周時期簡要生動,明清時期自然靈動并結合吉祥寓意。 學生活動:尋找不同時期魚紋樣的共同點。思考分別運用了哪些點線面或組合的形式表現了魚的哪個部分? (三)小練習 1.作業要求:運用概括、變形、添加等方法,線描的形式設計一條魚紋樣。 2.評價總結:重點1:外形;重點2:哪些點線面可以設計魚的哪個部分? (四)評價與欣賞 1.教師提問:一個陶罐上放一條小魚,這樣裝飾就可以了嗎?怎么修改? 2.教師示范:依據學生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3.教師總結:排版(橫豎構圖問題)、主體放大、多畫幾條、添加裝飾,如蓮花代表年年有余,如瓶口瓶肚添加花邊等等。 (五)創作與評價 1.作業要求:運用你設計的魚紋,裝飾一個生活“器皿”。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魚評價:學生將作品展出來,以學生自評為主,可以說說自己或同學作品,教師評價為輔助。 (五)總結與拓展 結語:今天我們學習了魚紋樣,魚紋樣只是民族紋樣中的冰山一角,魚紋樣屬于動物物紋樣中的一種,還有植物紋樣、幾何紋樣、風景紋樣、人物紋樣等等。按排列組合分,又可分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連續紋樣。單獨紋樣又可分為對稱紋樣、均衡紋樣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繼續深入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