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奇妙的點彩畫》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感知色彩空間混合的視覺效果,簡要分析點彩畫的基本原理,掌握點彩畫的基本技能。 2.轉化繪畫思維選擇合適的色彩,運用正確的點彩方法大膽地嘗并創作一幅有趣味的點彩畫作品。 3.體驗和感悟點彩畫的藝術之美,激發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通過多角度欣賞《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了解點彩畫的原理以及藝術特色,感受點彩畫的魅力,引導學生對作品發表個人見解。 教學難點:運用點彩的方法,創作一幅點彩作品,轉化固有的繪畫思維。教學過程一、故事情景導入 故事發生在法國,我們麗水的小朋友要坐著飛機去到這里,時間倒退到1884年,在塞納河的大碗島,一個星期天下午,陽光明媚,人們在島上悠閑時光,遠遠的我看到島上有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也在散步,我想去和她打個招呼, 走進一些,我竟然看不清她的臉,再走近一點,更加看不清,最后我只看到什么呢? (1)教師課件播放《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局部圖片 (教師課件演示由具體形象——色彩顆粒的推演過程)。 (2)課件展示整幅《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提問:原來這是畫家修拉把大碗島的這個下午時光畫了出來,你猜猜看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呢? (3)播放視頻:《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的作畫快進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局部作品引導學生關注修拉點彩畫的“分色主義”的基本依據:從一定的距離上看,放在一起的不同顏色的小點會自動融合成為另外一種顏色。 二、初步感受點彩畫特點 1.初步欣賞 (1)教師提問:了解到修拉創作這幅作品的過程,再看這幅作品,你有什么 感受或者疑問嗎? (2)學生觀看作畫過程,并從作畫過程中談對作品的初步感受。 2.質疑探究 (1)教師提問:修拉為什么這么畫? (2)學生細致觀察畫中局部細節,感受點彩畫的用色。 設計意圖:從作畫過程的角度了解和欣賞作品,從作品局部去感受點彩派的筆觸和用色特點,了解點彩派用色的方法。 對比分析點彩畫風格 1.同時期其他畫家作品對比 (1)教師提問你認為修拉的作品和莫奈的作品有何不同?說一說你的發現? (提示修拉點的筆觸與莫奈畫面的筆觸的不同?) 學生將作品進行橫向對比,比較和感受不同繪畫風格。 2.探究風格背后的原因 (1)教師提問:為何畫家的繪畫風格會不一樣呢? (2)學生結合歷史背景思考 (3)教師引導畫家生活的時代正是科學昌明的時代,畫家對光與色之間關系 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們看物體的角度不同 ,可見畫家畫畫是有一定思考的。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同時期其他作品的角度,學會對比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 來加強對點彩作品的感受和印象。結合畫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看到繪畫風格的誕生背后的原因。 四、創意嘗試點彩畫作品 1.銀杏葉點彩畫 用點彩畫的方法,創作一幅《秋日午后》的風景作品(工具,棉花簽、顏料) 五、展示評價 (1)利用展板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2)說一說自己的椅子構成的創作想法,說一說內心感受。 六、拓展 1.創編故事 根據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創編一個合理的故事,形成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2.致敬修拉 如果你對這幅畫有任何的疑問和質疑,你可以通過提問和質疑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猜測和發表自己的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