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美術 年級 4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瓶子變個樣教學目標1. 比較欣賞古代的瓶子與現代生活的瓶子造型變化,了解從古至今瓶子的材質、設計理念與功能,掌握利用器物外形特點進行創意實踐的理念。 2. 充分利用身邊的綜合材料,以聯想、添加、組合的方式,進行瓶子創新造型的設計實踐。 3.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瓶子的造型及創意思維的交流,感受藝術美的創造源于生活,建立廢舊物再利用的理念,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懷。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巧妙運用瓶子外形,用聯想、添加、組合等方法創意瓶子新形象。 教學難點:瓶子新生命的思維發散,及瓶子的構造和外形的巧妙利用。教學過程一、實物導入 1.分析瓶子結構。 教師活動:大家今天為這節課準備了一件特殊的材料,誰來介紹一下它?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設計意圖】 以學生自己的收集愛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事物,學會發現生活事物的美。以不同形狀的瓶子實物作為導入課堂,激發學生美術課興趣,集中注意力。 2.擁有新生命。 教師活動:如果它沒能來到今天的美術課堂,它會去哪里? 教師活動:你覺得哪一種去處更好呢?為什么? 【設計意圖】 瓶子本來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廢舊物,往往會被投入可回收垃圾箱。但瓶子被邀請到了美術課堂,引導孩子去思考瓶子來到美術課堂的使命,從而去發現它們新的生命。 二、新課初授 1.教師活動:今天就讓瓶子擁有新生命,讓我們幫幫它,幫它變個樣。出示課題《瓶子變個樣》 2.教師活動:說到瓶子變個樣,古人特別擅長跟大自然中的生物學習,將生物變成瓶子。 (1)部分替換 古埃及內臟瓶 教師活動:以四種神靈造形保佑死者的身體部位。那么古人是如何向大自然學習,將瓶子變個樣? 歸納小結:部分替換 遼代鳳首瓶 教師活動:遼代的一種瓷器。多作伸頸、斂翼、直立的鳳形?;ㄊ奖冢P首張目曲嘴,長頸、寬肩、底足外展。有的花式杯口作鳳冠形,有的長頸作竹節狀,但也有飾弦紋兩道的。鳳首有的作曲嘴張口,有和作曲嘴銜珠。古人將瓶子的哪個部分替換成了鳳首呢? 播放微課1,(我也向古人學一學,這種部分智換的方式) 【設計意圖】 欣賞古代瓶子的變化過程,感受瓶子形狀的系列變化。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瓶子形狀的多變和功能相關。從而了解變廢為寶的生活理念。 (2)添加裝飾 同齡人作品欣賞 教師活動:我們身邊的同齡人不光向古人學習,還研究出了自己的方法,請你說一說他用了什么方法,讓瓶子變個樣? 歸納小結:添加裝飾 (3)變換方向 作品對比欣賞 教師活動:另一位同學用相同造型的瓶子,創作了另一件作品。在這件作品中,瓶子發生了什么變化?變成了什么?怎么變得? 歸納小結:變換方向 【設計意圖】 以圖片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識圖(找瓶子的變化)到探究(如何變成大象),以追問的形式激發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思考,從而讓學生形成一種從現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 三、深入探究 1.酒瓶的聯想 (1)站立的酒瓶 教師活動:這是生活中常見的啤酒瓶,它的特點是頸部較細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哪些生物的某一個部位也是細長型? (2)平躺的酒瓶 教師活動:讓你想到了誰? (3)倒立的酒瓶 教師活動:你會將瓶子變成什么? 出示各種不同的實物瓶子,建議從學生中找。 教師活動:你的瓶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呢? 2.教師示范 教師活動:播放微課2,老師的瓶子新生命會是怎樣的呢? 3.同齡人作品秀 (1)圖片對比 教師活動:這是什么?在這件作品中,你覺得哪些地方設計得很巧妙? 圖片欣賞 教師活動:瓶子變成了什么? 【設計意圖】 瓶子變個樣的方法多樣,重點是從瓶子形狀出發,以一個大肚酒瓶為例,用聯想和添加的方法變個樣,以點帶面,教會學生聯想添加進行瓶子新造型的創意實踐。引領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引導,發散思維,引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 【我很棒】請你向大自然學習,進行“瓶子變個樣”的創意制作。 【我更棒】請你根據瓶子的外形特征進行聯想裝飾,完成“瓶子變個樣”。 【設計意圖】 設計分層作業,有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想要表現的方式。提倡對自我的肯定,我是很棒的,我可以更棒。從而建立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課堂拓展 教師活動:瓶子變個樣不光賦予了瓶子新的生命,其實瓶子還有一種吉祥寓意。由于“瓶”和“平”諧音,平平安安。 【設計意圖】 原本在孩子們的眼里,瓶子僅僅是牛奶瓶、可樂瓶、啤酒瓶等一系列容器而已,但在古代人們往往喜歡互贈花瓶,以表達美好的祝福。在拓展環節中,向學生們介紹瓶子在古代的寓意,以了解中華文字廣博的寓意和中國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