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統編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3.錯了就要改(第2課時)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我的改錯日志”分享會,了解彼此之間改錯的經歷,獲得彼此改錯成功的經驗。2.通過說一說、演一演、比一比、想一想、寫一寫等活動,學會正確面對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增長改錯本領,形成積極樂觀面對錯誤的心態。學習準備學生準備:彩紙和手工用剪刀。教學過程一、改錯故事分享1.展示“我的改錯日志”記錄表。2.導入上一節課,同學們填寫了“我的改錯日志”。經過大家的努力和家長的監督,我們改掉了壞習慣,變得更加出色。現在我們召開一次改錯故事會,大家分享改錯經歷吧。3.交流先組內交流“我的改錯日志”,再每組推選一人在全班交流。預設我的改錯日志(共18顆☆)什么錯誤 犯錯原因 改錯計劃 改錯效果不愛運動 覺得運動很累,也不愿流汗 1.制訂運動計劃,找到運動小伙伴2.爸爸媽媽負責監督3.每天打卡記錄,完成規定的任務可以獲得獎勵星 5顆☆4.小結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錯誤如同路途上的絆腳石。在爸爸媽媽的幫助監督下,我們正努力改正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錯誤,從而不斷地成長和進步。設計意圖“我的改錯日志”既體現了學生改正錯誤的過程,又邀請家長作為監督者和見證者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家校互通,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承認錯誤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促進學生真正改正錯誤。二、改錯促進成長過渡:認識到錯誤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正錯誤。下面這些同學都從改錯中獲得了成長。同桌合作,給大家介紹或者表演對你感觸最深的那幅圖中的場景。以下均為預設,根據學生課堂反饋情況,適時出示教材第12~13頁相關圖片。1.說一說:在改錯中吸取教訓(1)介紹: (我想給大家介紹《吸取了一個教訓》這幅圖)丁丁特別愛踢球,他的好朋友靜靜來到他家樓下,說:“丁丁,我們在這兒踢一會兒球吧?”丁丁說:“不行,這兒人來人往太不安全了。上次我們在這里踢球,把球踢到一個小姐姐身上,小姐姐都哭了。”靜靜說:“我們都要記住這個教訓,以后去運動場踢球。”(2)提問:丁丁在小區里踢球,踢到了別人。你知道在小區踢球還會有哪些危險嗎?預設1:容易踢碎鄰居家的玻璃。預設2:在小區樓下踢球,腳踢到路沿上,很容易受傷。(3)小結:在小區樓下踢球,因為場地狹小,不能充分地運動,容易扭傷、摔傷;小區里人來人往,容易踢到別人身上;還會產生噪聲,打擾到周圍鄰居的休息。所以,我們踢球就應該到運動場上去。(4)提問:丁丁后來再也沒有在運動場以外的地方踢球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進步呢?預設:因為他吸取了一個教訓,也聽從了建議,成長了。(板書:吸取教訓)(5)拓展: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改錯中吸取教訓并獲得成長的經歷呢?預設1:上次我和好朋友吵架了,我知道我說的話讓他傷心了。我吸取了教訓,知道在與朋友意見不統一時,不能發火,要先想想他的話有沒有道理,再好好和朋友商量。預設2:昨天的數學課堂練習題目非常簡單,我第一個做完,但是卻把加號和減號看錯了,導致錯了好幾題。我吸取了教訓,知道做題目一定要仔細,要看清題目。(6)小結:錯誤是成長的催化劑,每有一次改錯都是成長的機會。通過糾正和反思,我們改正了不良的言行和習慣,避免了重復同樣的錯誤。在改錯中吸取教訓,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觸最深的圖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他們分析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案例描述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有助于他們更深入地感知錯誤,分析原因,吸取教訓,糾正行為,避免犯同樣的錯誤。2.闖一闖:在改錯中發現自己的不足(1)介紹: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開始我們的“改錯大冒險”吧。在“改錯大冒險”中,你們會遇到很多“關卡”,每個“關卡”都是一個問題情境。你們的任務就是運用聰明才智,幫助自己的小伙伴找到問題的根源,并想出一個改正錯誤的好辦法。當你們找到錯誤的根源時,就能通過這個“關卡”,向著成為“改錯達人”的目標邁進一步!記住,在每一個“關卡”都會有不同的挑戰等著你們。相信你們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這些困難,最終獲得勝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開始“改錯大冒險”吧。(2)出示:第一關情境。①播放:(音頻)小雨說:“我總是把‘彩色’寫成‘采色’,我怎么經常寫錯別字啊?”②提問:你知道小雨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誤嗎?可以用什么好辦法來避免呢?預設1:小雨在認識生字時,只重視讀音,沒有結合字的偏旁和意思來記,就容易出錯。預設2:“采”單獨出現,像一只小手,抓在木頭上,表示動作;“彩”比采多了三個小小的“丿 ”,就像五顏六色的畫筆,這樣想就不會把“彩”寫錯了。預設3;我想給小雨提一個建議,在認識生字時,注意觀察同音字的偏旁部首,多多練習組詞,了解它們之間不同的意思,這樣就不容易犯錯啦。③小結:大家幫助小雨找到了犯錯的原因,相信小雨一定會按照大家的建議學會分辨同音字。發現不足,彌補不足,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恭喜同學們闖過了第一關。(3)出示:第二關情境。①播放:(音頻)東東說:“我作業本里的字怎么這么亂?它們混在一起,我自己都看不清了!”②提問:東東遇到哪些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彌補不足,解決問題呢?預設1:東東的字寫得太不規范了,有一些字都寫到格子外面了。預設2:東東要按照老師教的方法,按筆畫認真寫字,字的大小要差不多,不能出格。東東也可以利用假期學習書法。③小結:東東聽了大家的建議,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規范練字,作業寫得越來越工整了。感謝大家幫助東東找到不足,祝賀大家順利通過第二關。(4)出示:第三關情境。①播放:(音頻)小壯:“為什么我的體育成績這么差?哎,這次跑步又是不及格。”②提問:小壯有哪些不足,他應該怎樣彌補呢?預設1;小壯太胖了,會影響身體健康的。他平時不注重鍛煉,肯定跑不快。預設2:小壯要加強鍛煉。他可以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起床跑步。只要堅持,他的體育成績就一定會有進步。③小結;通過大家的分析和建議,小壯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并決定每天早起跑步。只要堅持下去,他的體育成績一定會逐步提高,也會變得更加健康。恭喜同學們成功幫助小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順利通過了第三關。每個錯誤都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不足,指引我們改進的方向。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找到不足,彌補不足,取得更大進步。(板書:發現不足)設計意圖通過闖關解謎題的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小伙伴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責任感和自我改進意識。3.辨一辨:在改錯中養成好習慣(1)播放:陽光燦爛的一天,靜靜與媽媽一起逛公園,玩得興起的靜靜喝光了手中的礦泉水。她跑到垃圾桶邊,仔細看了看,把塑料瓶扔進了可回收垃圾桶。媽媽笑著說:“靜靜做得不錯!”靜靜不好意思地說:“上次我亂扔垃圾被您看到,我就知道錯了。現在我每次都會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還會看清楚垃圾桶的標志,分類后再扔。”媽媽說:“這個習慣好!”(2)提問:靜靜的做法對嗎?為什么?預設1:靜靜的做法是對的,她及時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預設2:靜靜知錯就改,還學會了垃圾分類,養成了一個好習慣。(3)小結:靜靜改掉自己的錯誤,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我們也要和靜靜一樣,堅決改正犯過的錯誤,養成各種好習慣。(板書:養成好習慣)(4)追問:你有哪些好習慣是在改錯中培養起來的呢?預設1:以前我總喜歡亂丟玩具,有一次好朋友借給我玩的變形金剛玩具找不到了,我很難過。媽媽告訴我,只有整理好玩具,才能隨時找到它們。從那以后,我養成了把玩具收拾整齊的好習慣,我的房間也變得整齊干凈,大家都夸我呢。預設2:我以前總喜歡睡懶覺,總是急匆匆地吃早餐,有時候上課還會遲到。后來爸爸送給我一個小鬧鐘,催我每天早睡早起。現在我能夠自己按時起床,再也不遲到了。(5)小結:同學們在生活中,總會犯一些小錯誤。別擔心,這些小小的錯誤其實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小小挑戰。我們勇敢地改正它,堅持不再犯錯,慢慢養成好習慣。設計意圖本環節借助教材范例,啟發學生聯系生活經歷,體會到堅持改錯能逐步培養出好習慣。4.比一比:在改錯中找到了新方法(1)剪好窗花有方法。①過渡:同學們,你們會剪窗花嗎?我們來開展一次剪窗花比賽吧。請兩位同學到講臺上給大家展示一下。②比賽: (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引導學生安全用剪刀)同學們,請仔細觀察講臺上的同學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剪紙。③評選:請同學們來當小評委,說說誰的窗花最好看。預設1:靜靜的窗花最好看。她剪的窗花圖案好看,剪窗花的速度也很快。預設2:我也覺得靜靜的窗花最好看,圖形很完整,沒有斷開。兵兵的窗花紙被剪斷了。④采訪:靜靜,為什么你剪窗花又快又好呢?預設:奶奶告訴我剪窗花首先要學會疊紙,將紙折疊整齊,這樣剪出來的窗花才對稱。折好紙后,先用鉛筆畫出需要剪掉的地方,再在剪紙時仔細點,不剪偏或剪斷就行了。⑤練習:聽了靜靜剪窗花的好方法,同學們是不是和老師一樣躍躍欲試,想練一練呢?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彩紙和剪刀,按照靜靜講的剪紙要求開始練習吧。⑥出示:“囍”的剪紙方法。⑦采訪:(在剛才的比賽中失敗的同學)兵兵,你這次窗花剪得怎么樣?能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嗎?預設:以前我都是直接在紙上剪圖案,有時候把紙剪斷了,有時候剪得不對稱,可難看了。剛才聽了靜靜的介紹,我才知道要將窗花剪好,最重要的是將窗花紙折疊整齊。今天我按照靜靜告訴我的新方法嘗試了一下。瞧,剪得多好看呀!我找到了剪窗花的新方法。(板書:找到新方法)(2)解決難題有妙招。①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一些讓你感到困惑和無助,迫切地需要其他同學一起來幫你開動腦筋,想新的解決辦法的棘手問題呢?預設1:媽媽給我買的生日禮物上面有個標簽,我撕了半天都沒撕干凈。預設2:我在背古詩的時候總是顛倒順序,背了好多遍,越背越亂。②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呢?預設1:禮物上的小標簽不要直接撕,我媽媽都是用電吹風輕輕吹一吹,就輕松地撕下來了。預設2:想把古詩背好,第一樣要弄懂古詩的意思,第二要反復讀,第三可以一句一句地背。總之,多花點時間就能背誦出來了。(3)小結:當我們在學習、生活、游戲時遇到了困難,不要沮喪,可以多向他人請教,學習新辦法。每次改錯都是我們學習新本領的好機會,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設計意圖從剪窗花比賽拓展到解決生活難題的妙招,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遇到困難積極動腦并努力尋求新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5.想一想:在改錯中懂得了一個道理(1)提問:請你觀察教材第13頁最后一幅圖,說說“聞過則喜”是什么意思。預設:“喜”是開心、歡喜。(2)指導:“聞”是聽的意思。請同學們看完下面的故事,說說“聞過則喜”是什么意思。(3)播放:視頻《知錯能改的麗麗》。故事梗概:麗麗是大家公認的游泳小能手,經常在各種游泳大賽中獲獎,大家都很崇拜她。面對贊譽,她漸漸驕傲起來,經常應邀參加各類活動,忙得連訓練的時間都減少了。隊友很擔心她,勸她減少活動,繼續加強訓練。她不以為然,總覺得別人是羨慕嫉妒她。在一場小組游泳賽中,她得了最后一名,心情非常沮喪,教練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古人說‘聞過則喜’。當別人給你指出問題的時候,你如果愉快地接受,并想辦法改正,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啊?”麗麗聽了很受觸動,重新沉下心來認真訓練,終于在不久后的一次比賽中再一次站在了領獎臺上。(4)提問:驕傲的麗麗成了小組最后一名,后來為什么又再一次站在了領獎臺上?預設1:一開始別人給她提意見,她不聽,后來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改正,所以再有一次站在了領獎臺上。預設2:別人勸她少參加活動,是指出她的錯誤,但她不高興也不愿意改正,所以在比賽中失敗了。后來老師告訴她“聞過則喜”,要愉快地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見并想辦法改正,于是她改正了錯誤,并取得了成功。(5)追問:你們現在知道“聞過則喜”是什么意思了嗎?預設:“聞過則喜”的意思是,對于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感到高興,非常虛心并樂于接受批評和建議。(6)小結:通過這件事,麗麗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虛心、樂于接受批評和建議的人,才能獲得成功。(板書:懂得了一個道理)(7)交流:你能聯系教材上的事例談一談,為什么要“聞過則喜”嗎?預設1:靜靜“聞過則喜”,接受了媽媽的批評,改正了錯誤的行為,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預設2:丁丁選的踢球的地方不合適,后來他吸取了教訓,不再繼續犯錯。我認為他聽到別人的批評時沒有不開心,而是認真思考了自己的錯誤,所以有了進步。預設3:小雨接受了老師的建議,學到了區別同音字的方法,取得了進步。如果她沒有做到“聞過則喜”,被老師批評后只是生氣,就很難有進步。(8)分享:聯系自己說一說,怎樣做到“聞過則喜”。預設1:我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媽媽批評我,我還不開心。現在我覺得媽媽說的話有道理,她是為我好。我要“聞過則喜”,改掉這個毛病。預設2:我一下課就喜歡在走廊上跑,老師批評我,我應該“聞過則喜”,虛心接受批評,改掉毛病。預設3:玲玲說我有時候不團結友愛,我很生氣。現在我覺得,玲玲批評我,我應該高興,因為她是為我好。玲玲,謝謝你,以后我再有不團結同學的情況,請你給我指出來,幫我一起進步。設計意圖首先,通過看視頻,讓學生知道“聞過則喜”的意思;接著,通過對教材中案例的再一次回顧,強化學生對“聞過則喜”的認識;最后,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樂于接受批評和建議。三、改錯經驗總結1.說收獲(1)提問:每一次的改錯都是一次成長。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人們在改錯中會有哪些收獲。預設1:改錯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預設2:改錯能讓我們吸取經驗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預設3:改錯的時候我們會找到新方法,變得更聰明。預設4:改錯還能幫助我們養成好習慣。(2)小結:所以,我們要“聞過則喜”。2.總結經驗(1)出示:兒歌《我在改錯中成長》。犯了錯誤不要怕,知錯就改意義大。改正錯誤見行動,良好習慣人人夸。知道不足要彌補,吸取教訓不再犯。好的方法記心上,“聞過則喜”促成長。(2)總結:錯誤也是一種財富。我們在改錯中吸取教訓,彌補不足,學習新方法。錯誤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起點。在改錯的道路上,我們不斷前行,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板書:錯了就要改)板書設計錯了就要改聞過則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