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A C C C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D A A D B B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B C B B A C D D61.(1)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③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④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⑤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⑥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⑦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從整體看,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2)國家: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完善創新制度保障。社會: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個人:弘揚創新精神,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62.(1)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2)走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道路。(3)節能、環保、低碳、文明。(4)從自身做起,起到保護環境的帶頭模范作用;在學習中,盡量節約紙張的使用等;在生活中,隨手關燈。63.(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②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固步自封,我們需要培養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③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武威八中2024年秋學期九年級期末考試試卷道德與法治(滿分60分,考試時間50分鐘)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共30分)1.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書寫了精彩的“中國故事”,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塑造了嶄新的“中國形象”。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的事件是( )A.黨的十三大 B.黨的十一大C.黨的十一屆一中全會 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情辦好。”這是因為( )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②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④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下列蘊含的道理與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A.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B.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C.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D.為國者,以民為基4.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聚民心暖人心。請概括下列“清單”反映的共同主題( )促進青年就業,擴大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A.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決就業問題 B.我國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解決C.以人民為中心,增強人民的幸福感 D.完善制度,保障公民的物質幫助權5.2024年2月3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體現了( )A.共享發展理念 B.綠色發展理念 C.開放發展理念 D.創新發展理念6.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先行區,落實金融體制改革部署:”這是因為( )A.改革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B.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C.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D.改革開放讓我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7.下框時事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 ☆2024年8月21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在全球機器人產業領域已擁有19萬項有效專利,約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經濟發展助力創新 B.和平共處合作共贏C.科技創新引領未來 D.社會和諧安定有序8.下列對下圖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①科技發展能夠解決所有問題②科技改變生活,創新促進發展③網絡已經占據我們生活的全部④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從北斗組網、墨子“傳信”、“天問”探火等大國重器,到疫苗研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民生福祉,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這表明( )①我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②我國的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是很高③我國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10.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必須( )①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②以人工智能發展為中心工作③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 ④把科技創新作為所有人就業選擇的首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新質生產力”是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為主要內涵的生產力,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是體現數字時代融合性、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我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助于( )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建設創新強國 ②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重塑國際政治秩序③搶占發展的制高點,培育競爭的新優勢 ④轉換經濟增長動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對漫畫中所體現的民主形式,理解正確的是( )①我國發展協商民主,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的過程中進行充分協商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13.民本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能夠體現這一思想的有(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③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④治國有常,利民為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下列選項對應正確的是( )序號 事例① 張某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擾民問題② 小敏的哥哥參加了2023年村委會的換屆選舉③ 某居民會議上居民就小區車位劃分問題進行座談A.①民主監督②民主選舉③民主協商 B.①民主選舉②民主監督③民主管理C.①民主管理②民主選舉③民主監督 D.①民主監督②民主決策③民主選舉15.下圖三幅漫畫共同反映了( )A.依法實行民主監督 B.民主權利越來越多C.民主選舉越發科學 D.科學決策更加高效16.下面兩則材料告訴我們(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條、包括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 體現愛國主義道德要求的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A.愛國主義教育法發揮著法律的教化作用 B.愛國主義的道德要求發揮著規范作用C.愛國主義法對道德建設具有支撐作用 D.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17.僅需一張照片和一段逝者錄音,就能在數字世界中讓逝者“永生”……清明節前后,此類AI“復活”廣告宣傳在各大電商和社交平臺上日益活躍,甚至演變成一門新“生意”。有專家提出,AI“復活”技術被濫用,或將帶來侵害個人權益、數據隱私安全、傳播虛假信息等問題。面對AI“復活”技術,下列不同主體的做法正確的有( )①政府科學立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②公民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③商家依法依規經營,堅持誠信原則 ④我們遵守社會規則,遠離AI技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養和形成的傳統美德規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長河中能夠生生不息、不斷壯大的一個重要支撐力量。當前,我們應站在黨治國理政的高度來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習近平主席之所以如此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是因為中華傳統美德( )①包含了中華文化的全部 ②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遠大的民族理想③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 ④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從井岡山精神焦裕祿精神、特區精神,到偉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奧精神……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以______為核心,具有______的品格( )A.創新;勤勞勇敢 B.改革開放;自信自強C.愛國主義;與時俱進 D.時代精神;愛好和平20.“00后”戍邊烈士陳祥榕,曾寫下這樣一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下列詩句體現這一精神的是( )A.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2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固有根本,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下列名言哲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價值準則搭配正確的是(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業③言必行,行必果——誠信 ④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友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面對嚴峻的資源形勢,九年級(2)班同學以“我國資源面面觀”為主題進行討論。下來說法,正確的是( )A.小露: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無節制消耗,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B.小葉:與節約資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資源C.小剛:為了保障經濟快速發展,多用些資源也是值得的D.小華: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靠的就是資源支撐23.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將達到3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5年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這體現了我國人口的特點是( )A.人口基數大 B.老齡化加劇 C.人口素質偏低 D.大量的流動人口24.港珠澳大橋穿越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者始終高度重視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海洋環境的“零污染”和中華白海豚“零傷亡”的兩大目標。這表明( )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②保護環境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③我國保護環境的堅強決心 ④低碳生活方式已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2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是( )A.和平、穩定、公正、合理 B.平等、團結互助、和諧C.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26.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下列措施有助于加強民族團結的是( )①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②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在少數民族居住地方設立自治機構,行使自治權④堅決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7.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提高警惕性,防止被人利用②發現分裂國家的行為及時舉報③將分裂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扭送公安機關④各民族和睦相處,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8.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該條例包括“與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相關罪行”“與維護國家安全相關的執法權力及相關保障”等內容。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制定( )①保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②實現香港完全自治,“愛港者治港”③筑牢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屏障 ④有利于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長治久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目標,指引著方向;目標,匯聚著力量。下圖中①②③目標對應正確的是( )A.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③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③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0.“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我們為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將偉大成就歸功于中國人民。這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A.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B.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C.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凝聚中國力量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61.材料一: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我國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與此同時,日本提出了“科學技術基本法”,法國提出了“科學創新”計劃,美國提出《科學與國家利益》。我國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新一代高鐵、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成就舉世矚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充分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但是在大飛機、納米芯片、醫藥研發、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習近平指出: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材料二: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是擴大就業、實現富民之道的根本舉措,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的有效途徑。(1)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你對“創新決勝未來”的認識。(5分)(2)你認為怎樣才能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格局?(6分)62.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中國人民的智慧選擇。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什么國策?實施什么戰略?(2分)(2)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2分)(3)建設生態文明,應該大力倡導什么樣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2分)(4)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做的?(3分)63.從滿目瘡痍、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一輛汽車、一架飛機都不能造”,到構建起門類齊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一個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新時代中國人民更加自信,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大大增強。(1)新時代中國人民更加自信,前進動力更加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做自信中國人,成為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時代青年,你將如何作為?(6分)八中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秋九年級期末答案(道法).docx 九年級道法).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