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學期九年級聯考道德與法治學科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5.CCBCD 6-10.BBDDB 11-15.CBDDD二、非選擇題。(共45分)16.(1)(每點2分,共6分)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基本政治制度;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3.構建(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黨和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5.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文字、宗教和風俗習慣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6.(2)(1分)一個中國原則16.(3)(每點2分,共6分)1.兩地共同發展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2.有利于兩岸同胞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和信任;3.有利于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4.有利于加強兩岸交流,深化融合發展;5.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6.為兩岸發展增動力、添活力;7.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符合“一國兩制”的實踐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1)(每點2分,共6分)1.環境回題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2分)2.我國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2分)3.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2)(每點2分,共6分)1.有利于美麗中國建設。2.有利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3.有利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4.有利于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7.(3)(每點2分,共6分)1.學習環保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2.積極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3.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4.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環保行動。(具體措施: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做好垃圾分類,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門盡量乘坐公交車或步行;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踐行“光盤行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8.(1)(每點2分,共4分)1.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8.(2)(每點2分,共6分)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分)2.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3.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4.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2.3.4點答兩點得4分)18.(3)(每點2分,共4分)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2.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阿克蘇市第十三中學、第六中學、第 三 中 學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聯考道德與法治學科試卷卷面分值:75分 測試時長:60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在答題卷上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在此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30分)1.“只要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長安三萬里》點燃了一股“唐詩熱”。國產優秀動畫電影不斷推陳出新,國產動畫電影的出圈( )①顯示了中華文化獨步天下、領先世界的獨特優越性②充分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③表明大眾熱愛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文化自信的體現④說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要原汁原味、堅守傳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 年10月11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在湖南省長沙市聯合舉辦2023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向社會推出50名優秀少年的先進事跡。發布儀式通過視頻播放、現場采訪、嘉賓寄語等形式,重點推介了8名好少年的事跡,并對其他42 名好少年事跡進行集中發布。這一活動的開展( )①有利于引領青少年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②體現了我國尊重創造的社會共識③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使中華傳統美德開始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為了接待遠道而來的游客,凍梨被擺盤端上桌、“南方小土豆”占領冰雪大世界……極具地域特色的美食與景觀,吸引八方來客前來打卡。哈爾濱火爆“出圈”( ) ①生動演繹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②轉變了發展方式,助力全面鄉村振興③促進了經濟發展,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④縮小了城鄉差距,有利于推進全體人民同步富裕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這說明我國( )應先保護自然環境,然后大力發展經濟B.要走綠色發展道路,禁止開發自然資源C.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的理念D.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徹底解決能源危機5.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優化生育政策,全面放開一對夫妻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這些措施的制定( )A.能緩解人口與資源的緊張關系 B.是依據人口基數大這一國情制定的C.旨在使經濟發展適應人口增長 D.有助于促進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6.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黨中央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這是因為( )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③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④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以前娃娃讀書對農村家庭來說負擔很大,現在每個月都有政府補貼。以前是9年義務教育免費,現在學生享受 都是15年免費教育……”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鄭志平老人自豪地訴說著家鄉的變化。材料說明 ( )①國家重視民族地區教育事業 ②我國堅持民族團結基本原則 ③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感強④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經過長期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下列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理解正確的是( )①到2020年我國要總體上達到小康社會②到建黨一百周年時基本解決人們溫飽問題③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④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體包括( )①毛澤東思想 ②馬克思列寧主義③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0.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抗擊日本法西斯的艱苦斗爭,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下詩句中能體現這一情懷的有()①以身殉國,何事不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以下是針對中學生創新作品產生的影響的邏輯推導,其中不合理的有( )A.盲人藥物識別助手-----便捷盲人生活-----創新讓生活更美好B.基于可視狀態的搬運機器人設計-----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C.多功能驅蟲果盤-----保障食品安全-----根除安全隱患D.水面垃圾自動清理及過濾裝置-----提升垃圾清潔效率-----減少環境污染12.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在武漢某醫院的隔離病房中出現了一個萌萌的身影,一臺自動配送機器人正在隔離病房內挨個向隔離者分配各種食品或者其他物資。這表明( )①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②機器人可以取代人類進行疫情防控③我們的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④知識的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_________密切相關。( )A.公民的法治意識 B.公民的責任意識 C.公民的國家意識 D.公民的民主意識14.杜絕闖紅燈現象和各種“中國式過馬路”等不文明現象,需要全體公民加強交通安全意識,在生活中自覺遵紀守法,這體現了依法治國要求中的(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編纂過程如下。民法典的編纂過程體現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 )①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決策②2017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總則,完成民法典編纂工作的第一步③2018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④2019年12月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十次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聽取有關部門、專家意見,到地方調研。累計收到102萬條意見⑤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A.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堅持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C.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二.非選擇題(45分)16.和諧與夢想,簡要回答。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開幕式報告中說“要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材料二:2021年7月23日,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杭州市舉辦,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向論壇組委會發賀信指出,我們歡迎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筑夢、圓夢,愿意持續關注臺灣青年的所思所憂所盼,為大家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提供良好條件。世界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包括哪些內容 (三點即可,6分)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什么?(1分)(3)我們為什么要歡迎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筑夢、圓夢 (6分)17.材料一 研究顯示,室外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330萬人喪命,其中近75%是因為長期吸入空氣中的微塵顆粒所引發的中風和心臟病而死亡,其余的則是因呼吸道疾病和肺癌不治身亡。據統計,我國人均耕地、草地面積和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分別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37%,在經濟發展中,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霧霾現象凸顯。材料二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結合材料一,從以上資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6分)結合材料二,請你說出國家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意義。(6分)(3)我們中學生應如何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建設美麗中國助力?(6分)18.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夢想就要如愿,站在歷史新的起點上,民族復興的夢想正在實現。中國人自信地走在一條追求夢想、實干興邦的康莊大道上。材料二: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要做自信的中國人,與祖國和時代共成長。(1)請你簡要闡述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4分)(2)“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一“新的歷史起點”是指什么?(2分)請你對其背景進行簡要解讀。(兩點即可,4分)(3)邁向新目標,我們信心十足。我們的信心源自哪里?(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聯考試卷.docx 聯考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