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 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終九年級教學質量監測道 德 與 法 治 試 題 卷全卷共8頁,滿分為100分,考試用時為60分鐘說明:1.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欄目填寫自己的監測號、姓名、監測室號和座位號,用2B鉛筆在每張答題卡的“監測室號”欄、“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監測室號和座位號。2. 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3. 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 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 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1.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習近平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中強調,要把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同時,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群體幫扶。這表明( )A.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 B. 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C.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宗旨 D. 同時富裕是人民共享發展的必然要求2. 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求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如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對該政策預期傳導路徑描述正確的是( )A. 淘汰落后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市場→培育新質生產力B. 提升產品技術標準→促進設備更新換代→激發企業創新動力→提高經濟效益C. 發展循環經濟→引領綠色生活方式→豐富消費品種類→滿足美好生活需要D. 落實“四大行動”→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實現經濟高速發展3. 2024年春運40天90億人次出行。出行工具從綠皮車到動車“陸地艦隊”,從“摩托大軍”到自駕新能源汽車……這變化折射出( )A.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挑戰B. 改革開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解決了主要矛盾C. 中國經濟持續向好,迸發出旺盛的生機活力D. 我國已實現共同富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4. 人工智能大模型參加高考能考多少分 2024年6月,極客公園發布高考新課標1卷大模型評測報告:多家大模型語文客觀題滿分,但作文缺乏感染力,是弱項; 數理化等學科全線不及格。對此,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 )①人工智能具有局限性,沒必要發展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我們要培養創新精神,為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④說明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縮小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2024年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產權日”,廣東知識產權局圍繞“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主題在全省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開展這些活動有助于公民( )A. 打擊侵權行為 B. 處理侵權糾紛C. 增強維權意識 D. 完善立法體系6. 跟著習總書記學“用典”,下列對“用典”的解讀不恰當的是 ( )A. 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尊重和保障人權B.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發揚勤勞勇敢、實干奮斗精神C.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尊重人才、尊重創造D.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弘揚改革創新精神7. 去年起,珠海南水打造特色基層治理,居民變身小區治理參與者,共商民生訴求,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這表明( )A. 民主監督能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居民權益B. 民主管理讓人人都能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C. 民主協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D.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民主的真諦8. 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強調公民參與。下列對公民參與的途徑表述正確的是( )①趙某被某選區的選民選舉為人大代表——民主選舉②李某對本市的發展規劃草案提出建議——民主決策③孫某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工地噪音問題——民主監督④王某參與居民用電階梯價格的聽證會——民主管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要突出法典編纂、涉外法治建設、綠色發展法治保障、法治政府建設和科技創新等重點任務,從“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這表明( )A. 我國堅持科學立法,公民權利得以擴大B. 全面依法治國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C. 我國實行善治,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D. 我國不斷完善法治體系,建設現代化法治國家10. 某縣城管局探索執法新模式,變“嚴罰式”為“容錯式”,以“柔性執法”避免“一罰了之”,以“誠”管“城”,讓服務理念貫穿工作各環節。該縣城管局的執法新模式 ( )A.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B. 以“柔性執法”助推管理型政府的建設C. 彰顯執法溫度,使德治和法治共同發揮作用D.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政府執法為民的宗旨11. 淄博燒烤后,天水麻辣燙的“出圈”,引起當地政府重視。3月16日天水召開工作推進會,明確要舉全市之力做好全方位服務保障,以“一碗麻辣燙推動天水大發展”。這啟示我們政府應( )A. 堅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 B. 規范權力運行,杜絕腐敗C. 積極改進工作,全面政務公開 D. 堅持為人民服務,依法執政12. 下列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的是( )A. ①愛國主義 ②民族精神 ③中國精神B. ①助人為樂 ②中華傳統美德 ③核心價值觀C. 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形式D.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基本政治制度 ③制度13. 4月6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期聚焦“先生”,通過名帖展現尊師文化。節目中提及《醉翁亭記》碑刻,由歐陽修撰文、蘇軾書寫,立于歐陽修逝后二十年,凝聚蘇軾對恩師的懷念。本期節目的播出旨在( )①弘揚革命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創新人才的涌現④感受古圣先賢的道德智慧,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12月 3 日,習近平向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致賀信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傳統醫藥需守正創新,推動中西醫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走出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發展之路。這啟示我們( )A. 中醫藥文化引領世界文化發展方向 B. 越古老的文化越優秀,要全面繼承C. 要努力實現中西醫融合統一 D. 增強中醫藥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15. 2024年9月 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并對外發布。穩妥有序實施延遲法定退休政策( )A. 侵犯勞動者權利,損害人民的利益B. 順應人口發展趨勢,延伸了生命的長度C. 有利于調整我國的人口結構,緩解人口壓力D. 是推動我國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的重大舉措16. 九年級某同學按時間線梳理了我國紅樹林相關的新聞(如下圖),從中可以看出我國( )20世紀50年代,我國紅樹林面積約為5萬公頃2000年,我國紅樹林面積減少到2.2萬公頃2020年, 出臺《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2021年,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2022年,我國紅樹林面積恢復到2.7萬公頃A. 不斷健全生態保護制度 B.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C. 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仍不容樂觀 D. 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17. 10月14日,解放軍東部戰區舉行多軍種演習,覆蓋臺灣海峽。國臺辦稱,賴清德挑釁一個中國原則,破壞兩岸關系,若繼續謀“獨”,將危及臺灣民眾。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B.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C. 在網絡中發布武力攻打臺灣的言論,揚言早日實現統一D.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18. 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廣東省多年來積極響應民族團結號召,持續開展援疆工作,落實援疆資金64.22億元、援疆項目212個……我省該舉措旨在 ( )A. 推動新疆發展,實現全面小康 B. 實現高度自治,維護社會穩定C. 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繁榮 D. 實現祖國統一,保障國家安全19. 2024年秋,15歲的小蘭讀九年級,和同學一起暢談未來,下列美好愿景與新時代的節點不相符的是 ( )A. 國慶假期回家,感受家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感滿滿。B. 大學畢業后,我們將積極投身于祖國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C. 30歲的我們,可以見證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D. 30年后我們相聚,中國已然成為現代化強國屹立東方20. 2024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習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下列同學做法與寄語一致的是 ( )①為了成為一名運動員為國爭光,明明每天堅持鍛煉②為了表現自己,小吳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短處比較③為了“適應社會”,小文初中畢業之后到紋身店進行紋身④為了更好奉獻社會,玲玲不斷激發自己的創造潛力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二、非選擇題。(40分)21.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0分)他們,身披迷彩,手握鋼槍,日夜守衛在祖國的邊疆。從寒風凜冽的雪域高原,到炙熱如焰的戈壁沙漠,他們用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的熱血,為祖國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他們是邊疆的守護者,是國家的衛士,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與擔當!(1) 你從這些駐守邊疆的戰士身上感受到哪些優秀品質 (4分)(2) 有人說:“駐守邊疆、維護領土完整是戰士的職責,與中學生沒有關系,我們也做不了什么。”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請說明理由。(6分)22.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通過多次調研、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反復修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于2023年12月29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表決通過。(1) 上述材料體現了教材的哪些觀點 (6分)材料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2024年9月5日,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正式施行,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慈善氛圍更加濃厚。新《慈善法》鼓勵和支持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依法開展慈善活動。在法律指引下, 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 推動形成人人行善的社會氛圍。 慈善力量不斷壯大。截至2024年6月,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 1.5萬個, 官方指定互聯網公開募捐服務平臺29家,發布公開募捐信息17萬多條, 600億人次網民參與, 募捐善款500多億元。慈善制度不斷完善。民政部門推動制定配套法規。涉及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公開募捐、信息公開和財產保值增值等多方面。 慈善事業發展更加有序。國家堅持鼓勵支持和監督管理并重。指導督促慈善組織健全治理機制, 加強自律監督、嚴守公益初心和非營利性底線。(2)結合材料,運用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分析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原因。(8分)23.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6分)【向“新”而行,圳在行動】●推進綠色制造示范,涵蓋工廠、園區、供應鏈企業,實施全流程低碳改造,成效顯著;●實施產業集群能級提升工程,滾動完善提升“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體系;●建設高水平科研機構與大學,提升青年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升教育質量;●探索發展飛地經濟,通過跨區域合作模式,打造“總部+基地”“企業+資源”“研發+制造”“市場+產品”等協作模式,以產業協同發展幫助中小城市突破經濟短板;●實施“綜合查一次”制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檢查,減少多頭、重復檢查,降低企業經營負擔,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1) 結合材料,說明深圳是如何點燃新質生產力強勁引擎的 (6分)【傳承非遺,粵來粵潮】端午節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端午賽龍舟歷史悠久。2024年端午前后,佛山疊浮的“龍船漂移”火爆出圈。從龍舟制造,到賽事舉辦,再到“龍舟+旅游”“龍舟+文創”等“花式整活”,千年龍舟成為“新國潮”。(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分析廣東千年龍舟成為“新國潮”的價值所在。(6分)【見賢思齊,逐夢而行】巴黎奧運會上,中國網球選手鄭欽文以超凡技藝與無畏精神,奪得女子單打金牌。對陣克羅地亞維基奇,她冷靜堅韌,憑借不懈的努力和頑強的斗志,以2 - 0鎖定勝局。賽后鄭欽文稱:國家榮譽高于一切,這份熱愛和責任感讓她賽場無畏、突破自我,實現夢想。(3) 結合材料,說說鄭欽文的事跡給廣大青年的啟示。(4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C A D A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C D D A B C C D二、非選擇題(40 分)21.(1)愛國、奉獻、責任、擔當、忠誠、勇敢等優秀品質。(4 分)(2)不同意。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雖然不能像戰士一樣駐守邊疆,但可以通過學習宣傳國家安全知識,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行為;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基礎等方式,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貢獻自己的力量。(6 分)22.(1)①我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公民依法參與民主決策。③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要求。(每點 2 分,共 6 分)(2)①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修訂和施行,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規范了慈善活動,推動慈善事業有序發展。②政策支持:黨和國家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鼓勵人們依法開展慈善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③文化引領: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了人們的慈善熱情,形成了人人行善的社會氛圍。④社會參與:慈善組織不斷發展壯大,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的完善,眾多網民積極參與,為慈善事業提供了強大的人力和資金支持。(每點 2 分,共 8 分)23.(1)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綠色制造示范,實施全流程低碳改造,促進產業綠色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②實施產業集群能級提升工程,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升級,激發新質生產力。③重視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提升,建設高水平科研機構與大學,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④創新發展模式,探索飛地經濟,通過跨區域合作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挖掘新質生產力發展潛力。⑤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綜合查一次”制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檢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 3 點即可)(2)①文化價值:廣東千年龍舟成為“新國潮”,傳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②經濟價值:推動了“龍舟 + 旅游”“龍舟 + 文創”等產業發展,促進了地方經濟增長,創造了經濟效益。③社會價值: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社會凝聚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每點 2 分,共 6 分)(3)①要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榮譽、國家發展緊密結合,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②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冷靜堅韌,堅持不懈,努力拼搏。③增強責任感,勇于擔當,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 2 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