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寧縣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九年級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20分)1.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對上述材料認識正確的是 ( )①科技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④百年大計,教育為本。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2024年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周歲延遲到63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周歲、55周歲,分別延遲到55周歲、58.周歲。實施此政策的意義是( )①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 ②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的需要③徹底解決我國人口問題 ④充分利用人力資源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2024年9月14日,隨著龍龍(福建龍巖至廣東龍川)高鐵廣東梅州西至龍川西段開通運營,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高鐵里程超4.6萬公里,分別較2012年底增長64.2%、392.2%。中國高鐵營業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高鐵營業里程的總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的國家。上述材料說明了( )①我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為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有效配置資源,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投入到鐵路建設行業。③以私營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制度,保障了鐵路建設的戰略規劃實施。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有利于激發中國鐵路的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偉大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英雄輩出,黨和人民事業就會興旺發達、長盛不衰。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彰顯對杰出貢獻者的高度尊崇 ②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作用 ④加強國家凝聚力和向心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西游記》中的“取經四人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團隊。唐僧,手無縛雞之力,但意志堅定;孫悟空,降妖除魔,情商卻欠費; 豬八戒,心志不堅,習慣做和事佬; 沙僧缺少主見,勝在任勞任怨。一路上,他們彼此扶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材料對我們參與集體生活的啟示是( B )①人無完人,要學會彼此包容 ②團結協作,堅守共同的目標③發展個性,只求個人的榮譽 ④發揚民主,遵守集體的規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論語·學而》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下列古語描述的行為,解讀正確的是 ( )序號 古語 行為解讀① 孝子之養也, 樂其心, 不違其志 任何事都必須順從父母意愿、不可逆其心意② 呼喚應聲不敢慢, 誠心誠意面帶歡 父母召喚, 應愉快地馬上應答, 不可怠慢③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時間的流逝不隨個人意愿而停止④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在規勸父母的時候,要和顏悅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國家主席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這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①依法行使勞動權利,積極履行勞動義務 ②通過勞動實現自身價值,創造美好生活③制定相關的法律,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珍惜勞動者的勞動果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近年來,某地創新小區黨支部統領的“1+2+N”親鄰議事會機制,搭建“馬扎議事”“樓頭議事”等載體,定期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居民等協商議事,從一個閑置車位如何利用等小事做起,共同解決平安驛站建設等難題1569項,書寫了一篇社會治理的“大文章”。該地基層治理的成功在于 ( )①堅持了黨對基層社會治理的領導 ②擴大了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權利③拓寬了居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渠道 ④增強了居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以下是“我眼中的自信中國人”的采訪摘錄。這說明( )企業家:“越來越多的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文學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和中國作家在國際上獲獎,證明中國文學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港口維修工:“我是一名普通工人, 敢求新、愿擔當……我和同事取得的一項技術革新成果, 被國內外同行廣泛采用。①國家的發展讓我們充滿自信 ②我們的自信來源于我國已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③自信的中國人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④實現中國夢需要部分人的辛勤勞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 “中國的前途命運,也關系世界各國人民和眾多民族的命運和未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共建‘一帶一路’ ‘全球文明’ ‘全球發展’ ‘全球安全’等重大倡議注入新動能,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連通、和諧。"這說明中國 ( D )①承擔國際責任,主導世界發展 ②謀求開放包容,摒棄國際競爭③與世界緊密相連,順應時代潮流 ④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和智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共28分)11.閱讀漫畫《防不勝防》,運用法律知識回答問題。(6分)某些APP 自動續費侵犯了我們的什么權利 (2分) 為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請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議。(4分)12、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0分)創新引領發展材料一:我國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 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2013年 11846.6億元 35位2023年 33278億元 12位材料二:寧夏科技大會上指出,全區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到2025年,寧夏力爭使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1.65%,科技企業突破3200家,全區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超11.5%;到2035年,具有寧夏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將更加完善,面向產業重大需求的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新質生產力培育取得重大成效,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1) 材料一說明了什么 (4分)(2) 結合寧夏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分析寧夏采取上述舉措的原因。(6分)13、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12分)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材料一:【中國畫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1)根據“中國畫卷”的具體內容,說說我國堅持怎樣的戰略和國策 (4分)材料二: 近年來,寧夏在能源領域,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比如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利用當地充足的光照資源,建設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電站,增加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生態建設方面,加強城市綠化。寧夏建設了眾多公園和綠地,像閱海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和提升。通過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不僅為眾多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場所,還發揮了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2)結合材料二,分析寧夏是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的 (8分)三、應用與探究(共22分)14. 閱讀三則新聞,運用法律知識回答問題。(8分)新聞一: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這是我國首部通過立法的形式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門法律。 新聞二:重慶南開中學的5名 學生代表參加愛國主義教育 法意見征詢座談會,并提出了 以法律固化愛國主義教育有 益方式、家校共育厚植愛國主 義情懷等12條立法意見建 議。 新聞三: 2024年4月3日, 寧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學的2000余名師生徒步前往固原市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緬懷先烈,來回54公里。眼前有山河, 心中有家國,這堂“行走的思政課”已經堅持了29年。某校九年級學生圍繞“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總議題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僅靠頒布相關法律是遠遠不夠的,結合上述新聞談談如何厲行法治 (6分)(2)九年級某班同學圍繞“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為題撰寫一篇小論文,需要引用有關愛國的古語名言,請你幫忙擬寫兩句。(2)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堅定文化自信 鑄就文化輝煌材料一: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慶祝春節。從東方到西方,從北半球到南半球,世界各國點亮“中國紅”,共享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感受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材料二:春節成功申遺,這一傳承千年的盛大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闔家團圓的年夜飯,到熱鬧非凡的廟會活動,從寓意吉祥的春聯福字,到走親訪友的拜年習俗,春節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家庭倫理的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春節申遺成功不僅是對這一節日文化價值的國際認可,更是賦予了我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責任,標志著中華文明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得到了更廣泛的價值認同。(1) 除材料一展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外,你還知道哪些 請舉兩例。(2分)(2) 結合材料二,探究“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申遺成功的文化價值。(8分)(3)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青少年使命在肩。假如你是一名文化志愿者,在春節期間參與文化傳播活動,請設計一個宣傳春節文化的活動方案。(4分)“傳承春節文化, 共慶申遺成功” 活動目的: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深入宣傳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 弘揚春節文化內涵,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與認同感, 促進春節文化在青少年群體及社會各界的傳承與發展, 營造歡樂、祥和、富有文化氣息的節日氛圍。 活動內容: ①舉辦春節文化展覽, 展示春節的歷史淵源、傳統習俗、文化內涵等。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寫出至少兩條可行措施)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0分,每小題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B D B B A D二、材料分析題(共28分)11.侵犯權利:某些APP自動續費侵犯了我們的自主選擇權和知情權。(2分)建議:a.國家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APP的自動續費行為,明確告知義務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b.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APP進行查處,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c.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仔細閱讀APP的用戶協議和續費條款,避免盲目授權自動續費;遇到侵權行為時,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身權益。d.APP開發者和運營者應遵循誠信原則,尊重用戶選擇,優化續費流程,提供便捷的取消續費渠道,增強用戶體驗。(每點1分,共4分)12.(1)①材料一說明我國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不斷增加,從2013年的11846.6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33278億元,顯示出我國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②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從2013年的35位上升到2023年的12位,表明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在全球創新競爭中的地位不斷提高,逐漸躋身世界創新強國行列。(每點2分,共4分)(2)①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寧夏采取上述舉措有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②科技創新能夠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寧夏通過增加研發經費投入、培育科技企業等措施,有助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③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寧夏通過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等,能夠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提升寧夏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④科技創新有利于培養和吸引人才,寧夏通過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環境,能夠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于科技創新事業,為寧夏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每點2分,任答三點可得6分)13.(1)①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旨在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②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通過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環境保護等措施,保障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資源和環境基礎。(每點2分,共4分)(2)①寧夏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體現了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②寧夏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公園和綠地,如閱海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和提升,體現了貫徹協調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③寧夏通過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發揮了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生態服務功能,體現了貫徹共享發展理念,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④寧夏的上述舉措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經驗。(每點2分,共8分)三、應用與探究(共22分)14.(1)①厲行法治需要科學立法,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形式、責任主體等,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②厲行法治需要嚴格執法,相關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監管和指導,確保各項教育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③厲行法治需要公正司法,司法機關要依法公正審理涉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案件,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每點2分,共6分)(2)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2分)15.(1)①昆曲。②太極拳。(2分)(2)①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②春節申遺成功能夠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和共同發展。③春節申遺成功有利于增強全球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凝聚全球華人的文化共識和民族精神,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和進步。④春節申遺成功為春節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促使人們更加重視和關注春節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推動春節文化的創新發展和與時俱進。(每點2分,共8分)(3)開展春節文化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習春節文化的興趣,加深對春節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認識;組織春節民俗體驗活動,如剪紙、包餃子、寫春聯等,讓青少年親身體驗春節的傳統習俗,感受春節文化的獨特魅力。(每點2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