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 和第Ⅱ卷(非選擇題) 兩部分。第Ⅰ卷為第1頁至第5頁,第Ⅱ卷為第6頁至第8頁。考試實行開卷; 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祝你考試順利!第I卷 選擇題(共48分)注意事項: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1. 觀察右側社會關系網絡圖,你的感受是①我是社會關系的一員②大社會中的我微不足道③我在處理社會關系中成長④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八年級學生小東和伙伴們利用暑假在社區組織了“墨緣·大手拉小手”活動,教小學生書法和國畫。你評價他們的行為①為了贏得贊揚和關注 ②體驗在社會課堂中成長③會影響學校課堂學習 ④是一種親社會行為表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3. 通過互聯網,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一些生活繳費、車輛投保業務,辦理轉賬、匯款、理財等銀行業務,享受數字圖書館、 “云端博物館”、網上劇場……這體現了A. 網絡推動社會進步 B. 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促進人際交往 D. 網絡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4. 觀察右圖. 你給圖中同學的提醒是A. 信息節食理性上網B.在網上傳播正能量C.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 自覺抵制不良信息5. 對漫畫寓意理解正確的是A. 動車上只能有權利吸兩次香煙B. 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C. 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D. 違反社會規則必追究刑事責任6. 在銀行、醫院等公共場所,經常看到“一米線”的標識,據心理學研究表明,除了至親好友之外,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安全距離約為一米。社會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線”能夠①避免混亂,保障社會秩序 ②規范行為,優化生活環境③約束自由,限制合法權利 ④尊重權益,彰顯社會文明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身高超高情況愈發常見。為惠及更多兒童旅客,從2023年1月1日起,全國鐵路按年齡實行兒童優惠票。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可購買兒童優惠票,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為分界線。這一調整說明①社會關系是人們享有自由的重要保障②規則一旦失去合理性,應該自動廢止③完善規則是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調整和完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觀察下列信息,表達你的建議某校同學交往情況調查統計表調查問題 所占比重喜歡拿別人開玩笑 11%在公眾場合隨便喊同學的綽號 14%時常做出一些言而無信的事 10%關心并經常談論同學的“小秘密” 13%貿然打斷其他同學融洽地交談 10%①“人無信則不立”,要以誠信安身立命②“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學會尊重他人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懂得換位思考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學會欣賞他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做文明有禮的人要①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②遇到遛狗不拴繩的鄰居要惡語指責③在小區內,機動車要低速行駛,不鳴笛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并把垃圾放入垃圾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一種非同尋常的買菜方式——賣菜人不出現,買菜人只要把錢放 可拿走自己想要的菜。這種無人照看的自助菜攤已經延續多 年,攤主卻不曾虧過一分錢。這說明①我國公民的誠信意識提升 ②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③誠信經營應運用信用體系 ④誠信能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 張某因嫌所住小區樓下有人跳廣場舞太吵,于是往樓下扔鵝卵石,先后砸壞17輛私家車,車損達2萬多元,張某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對此,有很多不同聲音,你贊同的是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要謹遵法律的要求③無論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④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認清危害,遠離犯罪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2. 下面是15歲中學生劉某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這一過程啟示我們①避免沾染不良習氣,杜絕不良行為②網絡有弊無利,應該拒絕使用網絡③珍惜美好生活,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④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自覺遵紀守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 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剛在拐角處發現有人正在吸毒,還有人看樣子像在交易毒品,此時小剛應該A. 馬上阻止其違法犯罪行為 B. 視而不見,與我無關C. 上前看個究竟,確認一下 D. 確保安全情況下報警14. 你從愛因斯坦的話中感悟到◇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看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愛因斯坦①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②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③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④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15. 無論是誰,承擔責任都會感受到責任沉甸甸的分量,做負責任的人應該勇擔這分量。這沉甸甸的分量指的是①為承擔責任而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②因為做得不好而受到的責備,甚至處罰③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作出的正確評估④雖不是自愿選擇,但也應自覺承擔的責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 評為全國五好家庭的莫益娟夫婦,13年如一日先后照顧了30個社會孤殘兒童,用愛心、耐心、責任心陪伴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此夫婦的行為體現了A. 熱心公益,努力贏得他人贊許B. 見義勇為,不計個人利益得失C. 孝親敬長,履行公民道德義務D. 關愛他人,傳遞了社會正能量17. 被評為“新時代好少年”的優秀少年們,他們有的利用節假日參加各類環保公益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有的到社區講革命英雄的故事,傳遞新風正氣; 有的到博物館做義務講解員,用行動服務社會……對此,以下認識正確的是①要善于汲取榜樣的力量,止于至善②要在奉獻社會中成長,促進全面發展③志愿服務是法律所規定,每個公民必須履行④只有參加志愿者活動,才能獲得尊重和認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 漫畫《準備出發》啟示我們應該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理能力②正確處理親子關系,全力護航生命成長③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④爭取家長更多的幫助,獲得勞動經驗和方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 在蘇丹和黎巴墩炮火連天的時候,我們黨和政府都高度重視中國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外交部、中國軍隊等全力以赴,在炮火中逆行,周密組織撤離行動,使僑胞安全回國,演繹了現實版的“萬里歸途”。這體現了①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使命②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緊密聯系高度統一③黨和政府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④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感動中國人物沈忠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他說: “我最大的幸福是為國防 業奮斗,這輩子沒有白活,還干了點事。”這表明沈忠芳①為了國家利益無私奉獻②為了追求個人成功舍棄一切③心懷愛國之情,堅持國家利益至上④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1. “糧穩天下安”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我們黨提出:要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因為①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②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糧食安全是根本③糧食安全事關人的生存,事關人民的幸福④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定要重視糧食安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2. 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依然存在,世界各國維護本國安全和發展的任務依然嚴峻,建立起強大的人民軍隊對于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們必須①到二○三五年,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②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④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3. 下列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的核心內容。舉措與內容對應正確的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舉措 內容基本方針 培育生態文化 ①基本途徑 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 ②基本動力 深化改革、創新驅動 ③重要支撐 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④A. ① B. ② C. ③ D. ④24. 為了在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取得更好成績,我國選手“吃下苦”“沉住氣”闖過重重關卡,經歷漫長備賽時光,最終斬獲金牌榜和團體總分第一的驕人成績。這告訴我們①每一項優秀成績的獲得,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②唯有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③只要發揚實干精神就能成就不同凡響的精彩人生④新時代是每一個中國人通過奮斗實現夢想的時代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注意事項:1.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2. 本卷共 8 題,共52 分。根據各題要求,回答問題。2023 年 12 月下旬《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發布:未成年網民突破1.93億! 上網數據信息如下。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占比 未成年網民日均上網時長(2022年)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2小時以上的比例為11. 1%; 節假日平均每天上網時長5 小時以上的比例為13. 1%。25. (6分)觀察以上信息,你從中感悟到哪些道理 (6分)26. (6分)下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識,代表的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請你談談我們要弘揚這種精神應該怎么做 (6分)27. (6分)結合右圖,談談你對關愛他人的理解。 (6分) (至少答出兩點)【遵守社會規則】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中強調,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學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長、有關部門將其轉入專門學校進行教育矯治,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八年級學生小林發出感嘆:以后在學校都不自由了!28. (8分)閱讀上述材料,運用自由與規則的關系,對小林的看法進行評析。 (8分)【維護社會秩序】“欲知平直,則必準繩; 欲知方圓,則必規矩。”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3729. (8分)從維護社會秩序的角度,談談這兩句古語給我們哪些啟示 (8分)【維護國家利益】“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隱姓埋名,30年沒能回廣東老家,父親直到去世也沒有見到他。有人問黃旭華: “忠孝是不是不能兩全 ”他回答說: “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30. (6分)結合材料,說說黃旭華是如何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的 (6分)【認識國家安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設立,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制定,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設立……十幾年來,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實現了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31. (8分)我國為何如此維護國家安全 (6分)請準確描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內容。(2分【捍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人人都是主角。32. (4分)請你列舉一個關于國家安全的情境并說明應有的正確做法。 (4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C D A B B D A C B D C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D C C D A B C C C D C B25. (6分)(1) 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豐富日常生活,但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和生活;(2)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每點3分, 共6 分)26. (6分)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 (2分) 熱愛勞動,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活動):(2分)主動服務和奉獻社會,勇于擔當時代責任。 (2分)27. (6分)從關愛他人的涵義、原因、意義、做法回答都可以。 (體現兩個不同的維度即可)等級水平 要求描述 分值水平1 內容體現一個維度, 語言描述不規范, 意思正確 2水平2 內容體現兩個維度, 語言描述比較規范, 觀點準確 4水平3 內容體現涵義、原因、意義、做法中的任意兩個維度,觀點正確,語言規范, 回答體現層次性. 628. (8分)(1) 小林的觀點是片面的。小林只看到了規則對于自由的約束,沒有看到規則對自由的保障。(2分)(2)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3分)(3)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3分)29.(8分)(1)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 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啟示我們:維護社會秩序靠規則,并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我們應與規則同行,共建共享和諧美好的社會生活;(2)“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啟示我們:維護社會秩序需要講道德,道德是人際和諧的基礎.思齊,共同創造文明的社會生活。等級水平 要求描述 分值水平1 回答內容能夠體現古語寓意, 結合青少年學生自身能夠體現做法 4水平2 水平3 回答內容比較準確對應古語寓 意, 結合青少年學生自身比較準 6 確的體現做法或者具體做法 回答內容準確對應古語寓意, 結 合青少年學生自身較為規范地體 8 現做法或者具體做法, 語言表達 體現學科語言, 具有邏輯性30.(6分)(1) 黃旭華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他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3分)(2)當國家利益同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他為了國家利益可以放棄個人利益,甚至為國家利益奉獻終身。 (3分)31.(8分)(1)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每點 2分,共6分)(2)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 (2分) (本問錯一點即0分)32. (4分)(1) 有情境例舉,情境體現主題。 (2分) (2)對應情境能體現正確行為。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