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年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卷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寫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每題 2 分,共 30 分)1.暑假里,李華所在學校組織了以“關注家鄉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李華和同學們一道參觀了新農村建設和鄉鎮企業。李華了解社會的方式主要有A.研學活動 B.志愿服務 C.勞動體驗 D.社區治理2. 2024 年國慶期間,在某一著名景點,人們看到:義工志愿服務團的同學們在人群密集區域,撿拾垃圾、清除小廣告,并向市民游客發放環保宣傳手冊等。向志愿者學習,我們應該①主動了解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②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③參與社會實踐,這樣就能擁有成功人生④體驗社會生活,不斷發展成就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從 2014 年 3 月起,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設板塊,至今已有 10 年。網民通過“我向總理說句話”板塊,將一些好的意見建議直接送到總理的辦公桌上,這讓中國網民的電腦桌與政府總理的辦公桌離得如此之近。中國政府的這一做法①說明互聯網滿足了網民的所有要求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參與權、監督權③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④體現了互聯網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2024 年 9 月 29 日,劉某為博取網絡流量,在互聯網散布“西安下雪”的虛假視頻,擾亂公眾視聽,對市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之后,劉某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對此,同學們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你贊同的是A.流量為王,為吸引觀眾編造虛假信息可以諒解B.在開放的網絡世界里,網民有自由表達的權利C.公安機關有點小題大做,對劉某的處罰過重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5.某校八年級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同學們共同擬定了一份“研學須知”。以下是內容節選:研學須知①遵守紀律。按序參觀,請勿打鬧,注意安全,服從管理。②文明有禮。對人禮貌,遇事謙讓,與人為善,遵守公德。③愛護公物。不在景區、古跡上亂刻亂涂。這份“研學須知”說明A.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無序化狀態 B.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C.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D.規則約束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6.對漫畫理解不正確的是A.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C.誠信主要體現在師生交往中 D.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7.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需要各種社會規則和行為規范,從而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我們需要遵守一定的社會規則和行為規范。其中,最剛性的社會規則和行為底線分別是A.道德、不違法 B.法律、不違法 C.道德、不違紀 D.法律、不違紀8.八年級學生楊某放學時在路上正常行走,被一輛快速行駛的電動車撞倒,電動車車主及時撥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交警及時趕到進行現場勘查,“ 120”及時將楊某送到醫院治療。楊某康復出院后,電動車車主根據交警的責任認定對楊某進行合理賠償并道歉,這起交通事故得到妥善處理。該案例啟示我們①騎電動車違法②自覺守法③遇事找法④解決問題靠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學生葉某為積極推動當地垃圾分類的攻堅工作,他參加了 12 個社區的垃圾分類入戶調研和 30 多次夜間垃圾投放督導服務,回收問卷 900 多份,用微薄的力量為自己生活的城市默默作出應有的貢獻。對此,葉某承擔的責任來自A.職業要求 B.道德規范 C.法定義務 D.對他人的承諾10.承擔責任能夠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承擔責任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負責。工列選項體現了“對自己負責”的是A.小錢:元旦假期好快樂,網游一刻不能停 B.小孫:眼保健操太無聊,抓緊時間寫作業C.小趙:盡管考試快來到,每天晨跑少不了 D.小李:最近作業特別多,家務暫時不參與11. 2024年 7 月 30日,2024 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舒苑社區第四黨支部書記馮貴珍,30 多年來堅持為經濟困難學生捐款捐物,幫助多名學生完成學業。馮貴珍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是A.勤勞儉樸、愛崗敬業 B.助人為樂、無私奉獻C.珍愛生命、勇對挫折 D.不斷探索、勇于創新12.閱讀以下巴黎奧運會中國運動健兒的語錄,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的目標就是把中國國旗升到最高。▲我很累,但如果讓我為祖國再打 3個小時,我仍會全力以赴。A.培育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 B.維護國家安全,增強防范意識C.關心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D.維護國家利益,舍棄個人利益13. 2024年 4 月 15日,是我國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守國家秘密,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對每位公民的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A.在同事、家屬面前談及國家秘密或工作秘密B.不在軍事禁區或軍事管理區進行非法測繪或拍攝C.不私自抄錄、復印、翻拍國家涉密文件、資料D.不發布涉及國家秘密的言論、圖片及視頻音頻等信息14.2024年 6 月 25 日,嫦娥六號返回器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小明在電視里看到這一新聞時,感到由衷的歡喜和驕傲。這表明感受社會生活會讓我們A.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 B.為國家的發展感到自豪C.更加地關注社區的治理 D.一定成為一個完美的人15.五年評選一次的全國勞模、每年評選一次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既有高科技人員,也有工人、農民、清潔工……這說明①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②只有勞動模范才值得人們尊重③所有勞動者都應受到尊重④我們的社會尊重勞動和勞動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主題活動(共 30 分)16.【合理利用網絡】(6 分)材料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少地方都實現了“一尊手機走天下”的目標。小南的媽媽出門帶一部手機就行,就餐、購物、娛樂,掃一掃付款輕松搞定。小南與遠在深圳的姥姥姥爺視頻聊天,如在身邊……材料二國務院頒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該條例回應了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關切。未成年人更需要在網絡生活中加強自我保護,扣好“觸網”的“第一粒扣子”。(1)網絡是把雙刃劍,請結合材料一,談談網絡的“利”。(3 分)(2)請你結合材料二和自身經驗,介紹扣好“觸網”的“第一粒扣子”的方法。(3 分)17.【認清違法犯罪】(8 分)案例一 2024 年 10 月 25 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某英拐賣兒童案作出重審一審宣判,對被告人余某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余某英被控拐賣兒童多達 17 人,楊某花就是其中一個。被拐 26年后,楊某花將人販子余某英告上法庭,尋求正義。案例二經查,網絡主播余某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間,以個人及其成立的個體工商戶名義從事網絡直播帶貨,通過個人賬戶收款等方式隱匿銷售收入,未依法申報納稅,少繳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共計 805 萬元。國家稅務總局瀘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余某依法追繳稅費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 1 431萬元。(1)案例一中,余某英因拐賣兒童罪被處以相應的刑罰處罰,其行為違反了什么法?(1 分)(2)從違反的法律來看,案例二中余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1 分)(3)結合上述案例及所學知識,請從三個角度談談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6 分)18.【參加公益活動】(8 分)“志”在心中,“愿”在行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奉獻社會,不是遠離現實的高談闊論,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我們要以真誠的態度、積極的行動,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1)請說出兩項你參加過的或準備參加的公益活動。(2 分)(2)請你談談參加公益活動對我們自身發展的意義。(3 分)(3)社會因為大家的相互關愛而溫暖。在關愛他人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問題?(3 分)19.【國家利益至上】(8 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這是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他們長年累月駐守邊疆,為祖國邊防筑起戰斗堡壘,踐行戍邊衛國的崇高使命,堅決捍衛國家利益。(1)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什么為宗旨?(2 分)(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國家安全的重要性。(3 分)(3)請你談談公民應如何維護國家利益。(3 分) 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