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學業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試卷試卷 I一、判斷題(本大題有 4小題,每小題 1分,共 4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 F涂黑。)1.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2. 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中國排名第 11名。這表明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3.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4.中國健兒在巴黎奧運會奮勇爭先,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10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0分。請選出各小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 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5.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自覺將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這是因為①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②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④我國經濟已由高質量發展轉向高速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寧波市江北區政府啟用“法治 E企服務中心”,為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務。該舉措A.擴大了政府的行政權 B.杜絕企業法治糾紛C.體現為人民服務宗旨 D.體現政府依法執政2024年 9月 2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開始實施。據此回答 7-8題。7.該法在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過程中,鎮海中學師生積極參與并反饋意見建議。這說明 ①公民的參與意識不斷增強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③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④公民所有權利得到充分實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該法明確了國防教育內涵,對某些內容作了更為完善和具體的規定(見下圖)。這說明A.中國特色主義法治體系己經完善B.只要有良法就能實現善治C.該法能為新時代國防教育提供堅實法治保障D.該法強化了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9. 2024年 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規劃靈感源自中華文明傳統“中正和合”的哲學理念。“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有利于①實現中外文化交融趨同 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確立中華文化主導地位 ④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 2024年,我國生態修復工作取得進展,國土綠化面積再創新高,“雙碳”目標推進成效顯著,黃河治理再上臺階,資源循環書寫新篇。這份“生態成績單”體現了①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③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完成 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在新中國成立 75周年的成就展活動中,某小組采集到以下資料,據此推測他們的主題是 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福建號”航母下水 嫦娥六號帶回世界首份月球背面采樣品 首艘自主研制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入列A.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B.國防建設,主導世界C.改革開放,強國富民 D.大國工程,科技創新12.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 25周年大會上指出,澳門回歸后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躍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大幅增強,對外合作持續擴大。這體現了①“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②“澳人治澳”方針的貫徹③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 ④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為迎接第九屆亞冬會,哈爾濱政府優化完善賽事細節,持續推進城市交通建設,實施“十大監管護游行動”等。這說明政府A.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B.接受人民監督,推進政務公開C.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D.補齊民生短板,推動同步富裕14.聚焦微行為,傳遞正能量。下列對“微行為”點評正確的是序號 微行為 點評① 小李積極投票選舉新一屆區人大代表 積極參與民主選舉② 小孔堅持每周六參與志愿者公益活動 傳遞著友善的力量③ 小王常常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去上班 體現開放發展理念④ 小軍發現某地圖缺少臺灣立刻提出異議 積極維護民族團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試卷Ⅱ三、綜合題15.(13分)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某校擬以水稻為主題進行微視頻拍攝活動,邀你一同參與制作腳本。鏡頭一 前世篇·染就文化底色【小組 1】整理陳“稻”史◎從河姆渡稻作文化到海水稻、再生稻的培育種植,承載著精耕細作、自強不息的不懈追求。◎稻的生產生活衍生出了 “精”、“粹”等漢字,產生了中秋賞月、端午吃粽、賞稻等習俗。(1)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特點? (2分)鏡頭二 今生篇·撐起振興底氣【小組 2】發掘新“稻”路(2)根據鏡頭二,歸納這些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4分)鏡頭三 未來篇·筑牢安全底線【小組 3】探尋新“糧”法近年來,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我國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于 2024年 6月 1日正式實施,維護糧食安全;公安機關開展“亮劍”專項執法行動,保障全國糧食流通;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審理各類涉農糾紛案件,為“百姓飯碗”保駕護航;浙江多個企業規范生產行為,推動優質稻米生產,積極打造“浙農”品牌……(3)結合鏡頭三,從厲行法治角度談談不同主體如何筑牢糧食安全底線。(5分)鏡頭四 活動篇·青春守護中國糧【小組 4】爭做守“糧”人小組見聞:我們發現食堂就餐、外出餐館就餐時仍有糧食浪費現象。(4)請你一起參與“青春守護中國糧”活動,撰寫一份倡議書。(2分)16.(13分)2024年寧波第 15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某校九年級學生以“甬有幸福”為主題開展微項目化學習,請你一起參與。驅動性問題:在寧波,何以幸福?【子項目一:寧波數據,顯示幸福“印跡”】 (1)從“寧波數據” 2023年全市生產總值為 16452. 8億元,比上年增長 5. 5%。 中,概括寧波獲評 2023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 80144元和 48350元,城 “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鄉居民收入倍差降至 1.66,連續 20年呈縮小態勢。 理 由。(3分) 2023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 1.28萬億元,同比增長 0.9%。 ……——數據來源于寧波市統計局【子項目二:寧波行動,揭曉幸福”密碼”】 (2)根據“寧波行動”,談談實施“幸福密碼”的重要性。(4分)【子項目三:寧波力量,共享幸福“成果”】 (3)“寧波力量”體2024年寧波市援疆農產品展銷會現場: 現了怎樣的新型民族關系? “援疆農產品展銷會”的舉辦有何意義? (3分)【子項目四:寧波挑戰,謀繪幸福“未來”】 (4)“寧波挑戰”反映目前存在哪一問題?請你為謀繪幸福“未來”,提兩條合 理——數據來源于寧波市統計局化的建議。(3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試卷 I一、判斷題(每小題 1分,共 4分)1. T 2. F 3. F 4. F二、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 20分)5. B 6. C 7. A 8. C 9. D 10. B 11. D 12. A 13. C 14. A試卷 II三、綜合題15.(1)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點 1分,共 2分)(2)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發展綠色生態農業;②堅持農業優先發展,打造優質品牌;③推廣先進種植技術,構建種業芯片,延伸產業鏈;④吸引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每點 1分,共 4分)(3)①科學立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為糧食安全提供法律依據。②嚴格執法:公安機關開展“亮劍”專項執法行動,保障糧食流通。③公正司法: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涉農糾紛案件,維護糧食安全。④全民守法:企業規范生產行為,推動優質稻米生產,打造品牌。(每點 1分,答全得 5分)(4)示例: “青春守護中國糧”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然而,食堂和餐館中的糧食浪費現象仍屢見不鮮。在此,我們倡議:就餐時,按需打飯、點菜,踐行“光盤行動”;外出就餐如有剩余,主動打包帶走。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用青春守護中國糧!倡議人:***日期:***(2分,圍繞主題,語言通順、表意明確即可得分)16.(1)①經濟持續穩定增長;②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城鄉差距縮小;③對外貿易保持增長。(每點 1分,共 3分)(2)①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②打造“甬上教育講堂”,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質,促進教育公平,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③實施“科創甬江 2035”重點研發計劃,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每點 1分,答全得 4分)(3)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1分)意義:①有利于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②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增進民族團結;③有利于豐富寧波市民的生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每點 1分,答出兩點得 2分)(4)問題:寧波市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增加,能源供應壓力較大。(1分)建議:①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②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減少能源消耗。(每點 1分,答出兩點得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